fedora wrote:
我實測是沒有那麼糟糕
AP 源頭在 2樓,放大器在 1樓、3樓
使用的是 小米放大器1代(150M)
掉一半,手機開 speedtest 測速,仍有 60~70M左右
(外網是 VDSL 100M/40M)
2代的300M,再不濟,當它只有 200M(66% 效率),掉一半也還有 100M
我的數字不是指小米WiFi放大器
而是指規格標示300M的產品(不一定是哪一家)
有可能因為干擾而跑不到標示的(理想)速度
所以這也要取決於你家的環境到底干擾嚴不嚴重
不同的速率要求不同的接收靈敏度
較慢的速度所能忍受的干擾可以較多一點
所以第一代(150M)的表現
不見得第二代(300M)可以直接x2來看
因為300M所能忍受的干擾會更低
我也不太追求上網速度(我家還只辦60M/20M)
只是後來感覺2.4G越來越容易頓
WiFi分析儀打開看看,連同我家一共有十多個AP
老婆(追劇)用手機、小朋友(看卡通)用網路電視盒
再加上其他WiFi設備:筆電、平板、IP攝影機、小米檯燈...
所以我只好想辦法整頓家中的WiFi連線品質
以免老婆追劇和小朋友看卡通常哇哇叫說又在轉圈圈了
一開始的策略是便宜的AP買個幾台
(例如:ASUS WL-520GU、小米路由器mini)
不過AP多了後就會想集中控管
所以後來把AP換成RB941(單頻)、RB952Ui(雙頻)
(折合台幣分別約650元、1500元)
換到雙頻機後發現果然還是有好處的
第一沒人搶5G頻寬、干擾少
第二無線中繼速度可不減半
(中繼和終端一定要拆開用不同頻才能不減半)
fedora wrote:
我想不出花更多錢,提高速度的的好處在哪裡,沒有那個需求
對我家而言不是"速度"的問題,是"干擾"的問題
2.4G已經變成要和左鄰右舍互搶"制空權"的狀況
尤其現在一堆WiFi分享器標榜什麼覆蓋範圍廣
你不蓋別人的台,別人就蓋你的台
所以我後來想轉移陣地到5G,把家裡AP都換成雙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