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訊號延伸器 與 wifi 分享器有何差別?

Repeater會打折,畢竟是一送一收,收到了才能轉送,速度會打折是一定的
中繼,每一層「區網」速度掉一半

比方 WIFI 源頭是 300M,中繼器 也是 300M 的,第一層中繼,剩下 150M

中繼器,若再去中繼另一個「中繼器」的訊源,屬第二層,剩下 1/4 速度,300M的 WIFI,在第二層中繼只有 75M。

理論上可以一直中繼下去,但每次中繼都會掉一半速度,實際上中繼 3~4層後,速度就不堪用了。

如果是 "星狀拓樸",放射狀中繼出去,不管幾台中繼器去中繼源頭,都屬於第一層,只掉一半速度。



這個掉一半速度,是「區網」 LAN 的速度。與外網 WAN 無關。

比方假設租用的是 100M/40M 的 VDSL ,並不是這個外網 100M 掉一半。

而是內部區域網路,WIFI 的 300M,掉一半剩下 150M。

區網 150M,應付 100M/40M 的外網,仍是錯錯有餘。

手機/平板,連線家中 NAS,串流看高清影片,150M 也是錯錯有餘的。


*************************

300M (802.11n,2T2R 雙天線),是比較普及的規格,價錢經濟實惠。

當然 WIFI 也有更高速度的,802.11ac,有 450M、900M、甚至 1G多的,天線愈多,4根/8根/或更多根的,速度愈快。機子價錢也愈昂貴。

簡化的中繼器,特色是價錢實惠,所以通常規格不會超過 300M,都是 802.11n - 2T2R 而已。如果要做更高規格的,那必定不便宜,就失去簡化的意義了。

所以中繼若想要更高的區網速度,就要直接買多天線的 WIFI分享器,802.11ac 機種的,買來大材小用,當無線中繼器用,這樣中繼後,仍可以有高速的 WIFI 區網。但需大把銀子打造這種高速無線區網環境就是了。


如果需要 「高速區網」,辦公室或家裡,電腦之間高速傳檔,目前來講,還是走有線 1G 較為划算。

WIFI 通常只是為了方便,因為 手機/平板 插條網路線的,畢竟不現實,不便利。

而手機內部儲存也沒多少,貌似沒有手機可以裝硬碟的,1~4TB 容量這樣子。所以手機根本就不會用來高速下載檔案。

會用來高速下載檔案的,只有電腦,而電腦通常固定位置,走有線,插 1G 網路線就好了,較為經濟。

花費大量資金,打造高速 WIFI 區網,其實意義不大。爽度高,但實用性和成本,不成正比。
fedora wrote:
花費大量資金,打造高速 WIFI 區網,其實意義不大。爽度高,但實用性和成本,不成正比。

很實在的結論,著重在實用面。
謝謝您的分析!
fedora wrote:
中繼,每一層「區網...(恕刪)


請問市面上的 wifi 延伸器,一般是走 Repeater mode ,或 Bridge mode ?

Repeater mode 和 Bridge mode 是否皆有傳輸速度會剩下一半的問題?

yu_gimmy wrote:
請問市面上的 wifi...(恕刪)


中繼跟橋接都是會讓速度減半的
Essent wrote:
中繼跟橋接都是會讓速...(恕刪)

這樣網路延伸器的功能性就降低了
插在沒硬撥功能與無線傳輸會有很大的機率衰減之差別.‍‍‍‍‍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yu_gimmy wrote:
這樣網路延伸器的功...(恕刪)


因為訊號對傳,一來一回就會讓訊號減半,似乎是用這類產品無法避免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