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覺的不對勁(機殼散熱不好,造成排線老化)
於是把將它改插另一條排線,結果又生龍活虎起來,不過也重組了3個多小時 才好
我也常用bt者 c:160g d:100g e:250g
我用三顆硬碟c系統碟,d是遊戲映像檔或其它應用,驅動程式或臨時資料夾暫放,e是bt專用下載區
如果bt 下載數目過多我會暫放d槽等下載完在移回e槽或直接燒錄起來
通常是2個禮拜固定一次燒dvd備份起來,讓硬碟至少有50%以上的未使用空間,
我是使用PerfectDisk 8.0這套軟體在半夜時後重組
至大大講的那套o&d 我用過雖然速度上還可以但感覺上cpu使用率吃蠻大....
喜歡喵咪的秤子 wrote:
不要相信這種沒有根據...(恕刪)
小弟五年前的筆電硬碟
4200轉 30G
現在回想起來
當初 聽說重組會提升效能
便開始了瘋狂的重組生活....
最高紀錄
一天重組5次
一個禮拜重組超過3天
重組前都有清除無用的暫存檔
不久之後....小弟生平第一台筆電的硬碟就開始出現 咖咖咖的聲音
趁保固內送修 硬凹 換了一顆新的
第一顆硬碟 IBM
第二顆 TOSHIBA (還不是IBM技術轉移~XD)
這顆硬碟 則開啟了小弟的BT生活.....
一樣 過了一年多 硬碟突然掛點
連修理壞軌的機會都不給 (卡在6%處...超過12小時)
當下決定自己去買一顆新硬碟
所以小弟的結論是 還是減少對硬碟做存取的動作 才可長久啊~
O&O的缺點是會佔用系統很大的資源,(不過所有的重組軟體好像都會吧??
)那麼既然磁碟重組時會佔用掉系統大量的資源,不但執行工作變慢,重組效率也低(我想這也是重組時間過長的一大主因吧!)
那麼,乾脆不要在磁碟重組時做任何工作如何??(好像回到很古早前的時代....)
在這邊介紹一個這樣的軟體:SpeeDefrag.
要執行這個重組軟體時,電腦會先自動關機.然後再度自行開機,啟動軟體,開始重組.
與其它重組軟體不同的地方是,它沒有任何的視窗與圖表,也沒有任何的排程或操作模式.
它有的只有(磁碟重組).
沒錯,它就只會這一件事,很基本很單純,卻也最有效率最完整.
在它重組時電腦完全無法使用,只有一個視窗(有點像傳統的DOS畫面)告訴你它現在正在重組中,請勿打擾它的工作.
重組完畢時你可以設定直接關機,如此一來你不用一直去確認重組是否完成,也不會有耗電的疑慮.
由於重組時電腦完全無法使用,因此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磁碟重組這單一事件上面,所以重組出奇的快,超級有效率.
至於有多快呢?以我的E槽60G的大小,離散程度大約60%為例,要六個小時嗎?
不用!
要四個小時嗎?
不用!!
要兩個小時嗎?
不用!!!
要.....一個小時嗎?
當然也不用!!!!
只要....30分鐘.
然後重組完成後的離散程度為...................0%.
重組得夠完整了吧?
最屌的是,它是一個免費軟體喔!
比起那個號稱史上最貴的重組軟體O&O來說,免費的SpeeDefrag對我來說才是王道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