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1.5k的長封包都可以到近1000Mbps的理論值,扣掉一些overhead,若電腦夠快,在網芳上可達
近100MBytes/sec的速度。
100MB/sec其實不慢了,在我的Q6600 + 500GB SATA HD上對拷也不會比用GBE網路傳快多少。
GBE絕對比用USB 2.0或IEEE 1394外接硬碟快,畢竟USB 2.0才480Mbps還有頻寛分享的問題,
一般Mass storage是用Bulk mode只能到40多MB/sec,1394才400Mbps,實際不到40MB/sec,
就算是1394b也才800Mbps (好像沒看過1394b的外接盒??)。
若是用eSATA外接盒,我實際測試結果跟內建SATA硬碟差不多快,速度跟GBE差不多,
但方便性還是不如GBE。
一些舊一點的電腦上,如Athlon 1.6G + 20G ATA100,硬碟對拷可能只有30~50MB/sec的速度。
若要買GBE的設備,3C賣場一個5 port GBE Switch Hub才1000元不到,GBE Card也很便宜,甚至
很多主機板都內建GBE chip,雖然接在33MHz的PCI Bus上會有點限制住,但不會差很多。
有人提到線的問題,我印象中做GBE的時候只有用過Cat 5e,國內某大廠的實驗室也沒有看過Cat 6的線,
一樣可以上1000mbps,所以線絕不會是問題。
還有人提到Jumbo,Jumbo主要藉由加大封包長度,以減少Interrupt的次數,如果你電腦夠快,不用
Jumbo就可以到1000mbps了。Jumbo有相容性的問題,所以這個功能不見得好用。
注意,接Hub不要過ADSL的modem,ADSL的小黑龜才100M,1000M Hub會自動降速為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