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俺一直在物色一台像樣一點的家用 NAS 服務器。
經過多方面的查找資料及測試,結果就選擇了這隻:
香港區是由漢科代理,參考售價是:HKD$1580
雖然其價錢相對地比較貴,但經過我多日來的使用,整體上還算是值得的。
硬盤安裝尚算容易。按照說明書所示,開啟電源,長按著背後的重啟鍵,在聽到『咇』的聲後,再長按重啟鍵,在聽到『咇』兩聲後,就會開始格式化硬盤。
約三兩分鐘後,就可以用跟機的程式去設定網絡資料,如 IP Address ,網絡名稱及密碼等。
設定好並重新開機後,就可以經由網絡(如http://landisk)去再設定如用戶登入名稱及目錄保全等。
每個目錄均可以單獨設定使用者權限,而使用者亦可以設定群組,這對於一般網絡用家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設定好後,就可以開始經由網絡(如 \\landisk\program)去存取資料,如果想方便一點,還可以以連續網絡磁碟機來連線,方便快速。
我安裝的是 WD 的 160GB 硬盤,平均的速度都可以達到 6~8MB 。算是不錯的速度,而且反應速度非常快速。
機背後有兩個 USB 接頭,在連接了 USB 2.0 的硬盤後,在 \\landisk 的畫面上,會顯示多了一個 usbshare1 的目錄,但不能設定用戶權限。
這個 USB 硬盤可以選擇 FAT32 ,這就方便用戶連接至其他電腦。
但如果經由這機子來格式化做專用格式,速度竟可達至 6~8MB (FAT32 時只有 2~3MB)。而且亦因為 allocation 的問題,當檔案較散時,使用上會比較有效率。
說明書上說,可以再經由 USB Hub ,最多可以同時插入三台 USB 硬盤,提高了擴展性。另外,還支援 USB 打印機,直接經由網絡分享。
另外,前面板上有一個 USB 插座,並有一個按鍵,當我連接上一台數碼相機或讀卡機,則可以按這個鍵後立即把檔案抄至機內的硬盤上。
但我覺得這台機的最大問題還是散熱效果,因為其是用膠質外殼,且沒有風扇之類,只靠其所謂的散熱孔,而且硬盤與底板的空間非常近,當我使用上一兩個小時後,我已經可以感受到其溫度。
昨天,我先把舊的台機火牛的接線剪出一段,略加改裝,再買了一只小風扇,就這樣放在機子的頂上,當機子啟動後,就帶動風扇,就已經有很明顯的改善。
可以自由設定硬盤的休眠時間,由 10mins 至數小時不等,以減低對硬盤的損耗。
全面支援多語言之功能菜單,及 Unicode 之檔案名稱。這點是不少 NAS 所不能造到的。
而檔案名稱也沒有限制,繁簡日都可以任何寫上。
還支援了 FTP 的功能。可以在路由器上設定好 Port forward 的功能後,就可以不需電腦,經由互聯網隨時隨地存取這台硬盤上的資料。
另外,如果下載了最新的韌體,還多了一個靜態的網頁服務器,可以將個人網頁放上去然後經互聯網分享。不錯的小功能。值得推荐。
現在市場上還有一款新版 101g+,是支援 SATA 的版本,多了一個相片簿的查看功能。而內部亦多了一個小風扇來協助散熱。可以考慮。
硬件指標:
Intel IXP420BB Processor
64MB SDRAM / 16MB Flash
One IDE Port for HDD
RJ-45 10/100Mbps Ethernet
USB Support USB 2.0 Support
Max. 480Mbps (HS Mode) or 12Mbps (FS Mode) for data transmission
1 USB printer
Max. 3 USB disks
HDD Sleep Mode Support To reduce system power and noise
Continuous power: 11.4W (Standby), 12.12W (Working), 6.12W (Sleep)
Size & Weight Size: 18.1 cm × 21.2 cm × 6.0 cm
Weight: 0.5 kg (Without H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