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室內設計工作室

陳兄:
想請教,由於我的客廳縱深不夠,因此我在設計時不想將相關之設備(DVD player,PC, 擴大機,CD play,AP)由電視櫃來置放.因此我用了很笨的方式,用個櫃子將相關之配備集中電視牆之斜對面,雖然有遙控的不便,不過一般來說電視有內建tuner,PPC 有藍芽,而其餘多媒體設備播放後也很少會遙控,影響不大。可是問題來了,我的管線需由機櫃透過地面通往電視相關線路有

1.第四台cable
2.DVD player (AV,色差端子)
3.PC(DVI )

我的管線需由機櫃透過地面通往電視兩側喇叭有
1.擴大機(AV)
2.PC(audio)

問題1:請問這樣的走法對嗎?
問題2:水電告訴我DVI的接頭由於管路管徑問題,可能無法將DVI放進管路中,是否有處理的方式?

看來大大跟小弟有同樣的問題!
小弟一樣有縱深問題(現在能買的起的房子越來越小了),
看來您應該也是建商將陽台做二次施工打出去所以左上方才有一根柱子!
原本計劃將設備放在電視牆下方,但因縱深問題所以改放到左上角水泥柱前作立櫃,
不過有個缺點,若是常換線材,那成本會增加不少!
看樣子,您應該是篤定以後都不會換線材才做這樣規劃!

看看陳大如何指點迷津

asdf66999 wrote:
陳兄:
想請教,由於我的客廳縱深不夠,因此我在設計時不想將相關之設備(DVD player,PC, 擴大機,CD play,AP)由電視櫃來置放.因此我用了很笨的方式,用個櫃子將相關之配備集中電視牆之斜對面,雖然有遙控的不便,不過一般來說電視有內建tuner,PPC 有藍芽,而其餘多媒體設備播放後也很少會遙控,影響不大。可是問題來了,我的管線需由機櫃透過地面通往電視相關線路有

1.第四台cable
2.DVD player (AV,色差端子)
3.PC(DVI )

我的管線需由機櫃透過地面通往電視兩側喇叭有
1.擴大機(AV)
2.PC(audio)

問題1:請問這樣的走法對嗎?
問題2:水電告訴我DVI的接頭由於管路管徑問題,可能無法將DVI放進管路中,是否有處理的方式?
你所放的位置時在有點匪夷所思,若是HI-END全手動的機器,而且線路非常單存,那也就算了
看起來你又想要功能強大,但是位置又是在沙發的右後方,那遙控與手動都是不方便操作的位置
我實在不建議你放在現在的位置

我寧可放電視牆左邊柱子的旁邊櫃子,或是將牆面某區加厚放置音響,都不願放到電視主牆的對面,因為萬一未來若要加電視櫃,將音響放在矮櫃上,連後喇叭的線都拉不到此處了

若硬是要放
1.DVI線與HDMI線都可以用焊的,若是線可過,頭可另外做,光華商場旁的新國際電子廣場B2有一家線材很專門的店家,找找看
2.電視的聲音輸出AV線要到擴大機,你似乎漏了,這樣電視的聲音無法從音響出來
3.後環繞喇叭線也須到擴大機
4.S端子線還是留一下吧,畢竟是比AV好,但比色差低階一些,Y/C分離的畫質還是贏RCA很多

你若是選SONY,SHARP,PIONEER這幾個品牌的電視,幾乎都有自己專用的外接盒,你若只有壁掛,又無法穿線,那你的高階選擇性將會少很多,我很確定的是我最近裝設的SHARP 45" LCD 與PIONEER 43" AND 50"都是有外接盒的電視,而且是跑自己規格的線,沒有辦法穿線,只能放棄這個選擇,但是在PDP與LCD中你不能選這兩個品牌,似乎太可惜了吧

asdf66999 wrote:
陳兄:
想請教,由於我的客廳縱深不夠,因此我在設計時不想將相關之設備(DVD player,PC, 擴大機,CD play,AP)由電視櫃來置放.因此我用了很笨的方式,用個櫃子將相關之配備集中電視牆之斜對面,雖然有遙控的不便,不過一般來說電視有內建tuner,PPC 有藍芽,而其餘多媒體設備播放後也很少會遙控,影響不大。可是問題來了,我的管線需由機櫃透過地面通往電視相關線路有

1.第四台cable
2.DVD player (AV,色差端子)
3.PC(DVI )

我的管線需由機櫃透過地面通往電視兩側喇叭有
1.擴大機(AV)
2.PC(audio)

問題1:請問這樣的走法對嗎?
問題2:水電告訴我DVI的接頭由於管路管徑問題,可能無法將DVI放進管路中,是否有處理的方式?

陳大哥您好
看了您以上的精闢解答
實在相當佩服

想要請您指點兩道迷津
最進入手一間三樓四的透天厝預售屋
1)我的2F主臥浴室(有開窗)想多裝toto四合一暖風機,
但是建商只能預留通風管連到三樓浴室的通風管之後走在柱子中
通到頂樓, 而且只能留5cm直徑的通風管
而toto的規格是10cm的
這樣可行嗎? 會不會很吵或很快壞掉?

2)有預留一間更衣室約270cm x 190cm
------------------------
|SSSSSSSSSSSSSSS|
|SSSSSSSSSSSSSSS|
|SSSSSSSSSSSSSSS|
===*********===

(直線為實牆, =想做隔間木板, *想做推門/和室門)

看了您之前的規劃及配置, 很羨慕
但是基於預算有限
想自已買現成的衣櫃將門拆掉, 組合一下放在裡面
想聽聽您的建議, 關於整體規劃或組合的方式
希望能撥空指教, 多謝
絕對不行,排風不良會很大聲,若是進出風量太少,機內溫度會過高,面版網罩會變形融掉,有遇過真實狀況,而且鐵定會很吵,不一定要順這管道排到頂樓,只要穿牆出去即可,跟冷氣管線的穿孔機一樣,後來在加工即可

可以但是衣櫃的轉角空間會很難利用,還不如五金掛桿鎖一鎖,裡面不要做木作了,還來得省空間且省費用

mibi wrote:
陳大哥您好
看了您以上的精闢解答
實在相當佩服

想要請您指點兩道迷津
最進入手一間三樓四的透天厝預售屋
1)我的2F主臥浴室(有開窗)想多裝toto四合一暖風機,
但是建商只能預留通風管連到三樓浴室的通風管之後走在柱子中
通到頂樓, 而且只能留5cm直徑的通風管
而toto的規格是10cm的
這樣可行嗎? 會不會很吵或很快壞掉?

2)有預留一間更衣室約270cm x 190cm
------------------------
|SSSSSSSSSSSSSSS|
|SSSSSSSSSSSSSSS|
|SSSSSSSSSSSSSSS|
===*********===

(直線為實牆, =想做隔間木板, *想做推門/和室門)

看了您之前的規劃及配置, 很羨慕
但是基於預算有限
想自已買現成的衣櫃將門拆掉, 組合一下放在裡面
想聽聽您的建議, 關於整體規劃或組合的方式
希望能撥空指教, 多謝
shangri兄您好,

小弟過一陣子將遷居基隆,新居原為磁磚地面,準備加鋪木質地板。
但基隆地區比台北市潮濕,地板必須慎選。最近在網路上看了不少意見,
也去店頭看過實品,仍感難以選擇。
目前已知有幾種比較適合的方案,依板材質料分為:
1.多層實木地板
2.海島型地板
3.扣卡實木地板(橘色B&X賣場)
依鋪設方式又各可分為 1.增高 與 2.平鋪 兩種,
組合起來共有6種選擇,因此考慮良久仍未定案。想請問shangri兄:
1. 多層實木地板和海島型地板的特性有何差異?
2. 目前有兩種施工方式:
增高(防水布、四分夾板、再以木條架高約6公分)
平鋪(防水布加四分夾板)
這兩種方式各有哪些優缺點?
3. 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下,就防止地板變形及隔絕地板濕氣而言,
增高是不是最佳的選擇?若平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4. 上面提到的DIY扣卡地板,底下的扣卡是厚約1公分、5公分左右見方的塑膠片,
也就是木板會跟磁磚地面有1公分左右的間隔,
這種方式會比傳統木架式增高好嗎?是否有什麼潛在問題?

以上幾點麻煩shangri兄指點,衷心感謝您的熱心分享。
我並不清楚多層實木地板,我從不去比較那麼多種木質地板的差異,名稱是人定的,到底它的表面實木板材有多厚,是5mm、3mm、2mm、還是1.5甚至0.3mm,到底它是塑化皮、染色的、還是真的實木,是本色還是染色、壓紋等,我不管你在哪裡看多少木料,不外乎材質的差異,一分錢一分貨

建議至少使用表面有足3mm以上的海島型實木地板,下層的夾板也不要太薄,總共有足5分以上最好,你的狀況原來的底板是磁磚,並不是好的底,因為釘槍打下去,磁磚會裂掉,附著力很差,時間久了很有可能會有聲音,而且在怎麼補強都沒用,因為在多打釘下去也是會打碎磁磚面而已,除非你能準確打到磁磚縫,機率實在不高,所以磁磚底直舖木地板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除非要做複式地板,也就是跟一般地板區隔層次,可以直舖被單睡地上,要不然我是不會架高地板的,那走起路來有砰砰的聲音不舒服,若真的架高,多買一點木炭、備藏碳丟在下面,可防潮

木地板DIY我是沒有想過,看到那一點質感都沒有的木地板,不鋪也罷,慎選木紋塑膠地板,我都還可贏過BXQ

建議你還是用防水布加四分夾板方式直舖就好,夾板釘到磁磚時,盡量用墨斗彈線,將鋼釘打在磁磚縫上,以防止以後磁磚裂掉附著力減少

布儒斯 wrote:
shangri兄您好,

小弟過一陣子將遷居基隆,新居原為磁磚地面,準備加鋪木質地板。
但基隆地區比台北市潮濕,地板必須慎選。最近在網路上看了不少意見,
也去店頭看過實品,仍感難以選擇。
目前已知有幾種比較適合的方案,依板材質料分為:
1.多層實木地板
2.海島型地板
3.扣卡實木地板(橘色B&X賣場)
依鋪設方式又各可分為 1.增高 與 2.平鋪 兩種,
組合起來共有6種選擇,因此考慮良久仍未定案。想請問shangri兄:
1. 多層實木地板和海島型地板的特性有何差異?
2. 目前有兩種施工方式:
增高(防水布、四分夾板、再以木條架高約6公分)
平鋪(防水布加四分夾板)
這兩種方式各有哪些優缺點?
3. 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下,就防止地板變形及隔絕地板濕氣而言,
增高是不是最佳的選擇?若平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4. 上面提到的DIY扣卡地板,底下的扣卡是厚約1公分、5公分左右見方的塑膠片,
也就是木板會跟磁磚地面有1公分左右的間隔,
這種方式會比傳統木架式增高好嗎?是否有什麼潛在問題?

以上幾點麻煩shangri兄指點,衷心感謝您的熱心分享。
部落格
謝謝shangri兄,
其實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已經看到不少架高地板的負面意見,
例如音響特性變差、行走時響聲吵人(包括本身及樓下)、日久容易吱吱作響等,
只是心裡一直顧忌著基隆比較潮濕,才考慮略做架高以隔絕濕氣,
聽兄一席話心裡已經有個底,近日應該可以定案。
想再請問一下,除了下釘時注意之外,多加一層防水布(也就是防水布+四分夾板+防水布+地板)
這種方式是否可進一步防潮?會不會反而讓濕氣悶在裡面?
另外如果採平鋪方式,日後除了經常除濕,還有什麼方法可降低濕氣對地板的影響?再次謝謝您。
只要有人住的房子,溼氣不會多重的,若是你有漏水問題,那我就不敢確定
房子是怕沒人住,通風不良,那才容易悶熱濕氣重
若是一樓或是地下室的地面,溼氣才會比較重,其他樓層應該還好
多一層防水布,我沒有這樣做過,我想應該沒太大差別,而且施工不方便

布儒斯 wrote:
謝謝shangri兄,
其實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已經看到不少架高地板的負面意見,
例如音響特性變差、行走時響聲吵人(包括本身及樓下)、日久容易吱吱作響等,
只是心裡一直顧忌著基隆比較潮濕,才考慮略做架高以隔絕濕氣,
聽兄一席話心裡已經有個底,近日應該可以定案。
想再請問一下,除了下釘時注意之外,多加一層防水布(也就是防水布+四分夾板+防水布+地板)
這種方式是否可進一步防潮?會不會反而讓濕氣悶在裡面?
另外如果採平鋪方式,日後除了經常除濕,還有什麼方法可降低濕氣對地板的影響?再次謝謝您。
謝謝shangri兄,
新居是在大樓的5樓,目前看來沒有漏水問題,
不過地面磁磚有濕氣痕跡,不知道是不是原住客疏於清理,
聽您這麼一說放心不少,我想日後定時除濕應該就沒問題了,再次謝謝您的指教。

shangri wrote:
只要有人住的房子,溼氣不會多重的,若是你有漏水問題,那我就不敢確定
房子是怕沒人住,通風不良,那才容易悶熱濕氣重
若是一樓或是地下室的地面,溼氣才會比較重,其他樓層應該還好
多一層防水布,我沒有這樣做過,我想應該沒太大差別,而且施工不方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