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希望台灣人愛用國貨,只要不要排斥國貨就行了!!

我覺得重點有點偏了

愛用國貨應該是要愛用台灣品牌的產品

而不是掛著外國品牌台灣製造的產品

DELL,HP很少有美國製吧,因為都交由台商在中國製造了,

應該沒人會說DELL,HP是中國貨吧?

哪裡製造是其次,重點應該是品牌





我是沒什麼文化,知識也淺薄,但我知道認同生我的土地以及它的產業.

對案的軍費開銷以2007年白皮書來算,約為2900億RMB,上漲了14%多一點,(白皮書通常數字不準,實際一定會多出來的)
不過比起廣東省2006年出口總額 3 019.5億美元,還要近7.7倍的差距,60%由台商貢獻的話約為1800億美金.還有4.7倍的差距.

沒有我們這些人,他們現在也還不知道是如何.我不認為後娘比較有錢,就捨去舊家.


至此我覺得我的發言應該已經離題了,請版主刪了吧
Labrador DAD wrote:
我是沒什麼文化,知識...(恕刪)

那麽請問了,你的意思是不是大陸應該感謝我們給他們帶來這麽多MONEY。 又或者是不是我們應該感謝大陸給我們提供這麽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既然你把大陸貶低的一無是處,那麽爲什麽我們的公司紛紛投資大陸? 難道是廉價的勞動力?~
MSN:fallslight@live.com
我本來是不想繼續在這個討論串發言的,因為我覺得已經離題了

不過有些事情,讓01的朋友知道也好
台商之所以會來大陸,無非是為了做全球的生意
以前,這些產業在台灣,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現再有了一個"共同語言"的生產基地,
所有的台商紛紛卡位搶進設廠,繼續做以前的全球生意
殊不知中國政府很聰明

進口機器,設備,材料幾乎是零稅率
但實際經營生意時台商只能是"來料加工',
內銷的話,必須開徵17%的稅金
所有進口的生產加工設備,一律從嚴出口,
也就是說,企業一但設了廠,即便設施完全攤提,最終可以撤離中國時,
多半也沒什麼殘餘了,即使有,過程中也教會了中國人如何操作與使用.
這個產業就會留下種子在中國<---這一招我實在佩服,眼光夠遠,也夠低級

所有的外資企業(也就是外來的資金,含港澳台與其他國家)
必須與本國資金配套申請掛牌,也就是說,
台商必須找一個本地人,以它的人頭去申請.並開立公司銀行帳戶
或與本地公司合作,雙方立合約分別出資運作
這樣咧,如果雙方吵翻了,也會讓本地人有機會保護自己.
不過通常比較相信人的台灣同胞,會吃虧

台灣人,為了賺錢,身陷中國;其實往往是不得已
不過能夠重來的話,我會建議去越南,印度或泰國,
全球市場,需要的是外語人才,印度我認為是首選

補充一下,
廉價的人力成本與土地租金,以及進口超低稅率,還有共同語言是吸引台商的最大利基

人力有多廉價咧,
以廣東省為例,1個作業員1個月的基本薪資不得低於690~700RMB
而他的加班費咧,大約會在1小時6-10元RMB之間,視工作內容而定,週六日雙倍

土地有多廉價咧
以台商進出次頻繁的珠海特區的房價來說
100平方米/約33坪 合台幣200萬左右,市區,有的更低
但只能買使用權70年,賺到的還是中國政府.

進口關稅有多低咧
要看項目,在此不贅述

共同語言咧
這我想大家都說普通話吧,
須知同樣的條件,在印度一年,英語不知道可以精進多少


真的離題了啦
不好意思,問大家一下,公司在大陸或產品在大陸製造或運零組件回台組裝,但老闆是台灣人,算是國貨嗎?
Labrador DAD wrote:
我本來是不想繼續在這...(恕刪)

我想貿易的本事就是雙贏,如你所說現在臺灣的老闆全是傻瓜,自己非要去趟大陸這個渾水。
就算現在臺灣老闆認識到大陸是“是非”之地,也沒看對大陸的投資减少嘛? 根本的原因就是臺灣企業把先進的生産技術帶給了大陸,台商同時從大陸賺到了很多MONEY。 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可怕的,如果大陸的生産水平到了相當高的一個檔次,那麽臺灣一點競爭的實力都沒有。 與其在遮糾纏所謂的國貨不國貨,或者貶低大陸,不如幹好自己的工作。
MSN:fallslight@live.com
espresso wrote:
道德觀念提升後,就可減少黑心產品的出現,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呢?...(恕刪)


道德當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可惜實際上是很難的。最強而有力的還是消費者組織發起的拒買甚至訴訟。

就法律面來說,其實一個地方有進步的消費者保護法律與賠償制度,就會比較容易建立起安全有保障的商業環境,培養出循規蹈矩的企業。比方說 SONY 去年在美國發行搞怪的 CD 唱片(放進電腦裡就會自動安裝類似病毒的程式,會連上網路傳送資料回該公司總部,而且可以很容易被寫病毒的人利用),被踢爆之後好幾個州面臨集體訴訟。其他像是汽車容易爆胎翻覆、新藥有副作用之類的案子可說層出不窮。這些公司慢慢就會學到教訓,不能過份地欺負消費者不懂事。

反過來說,這樣會造成廠商在出貨前謹慎小心,所以很多產品的最新技術會在其他國家先實驗,某種程度上也減緩了新產品上市的速度與提高成本。不過我想目前台灣還沒走到這一步。

所以真要提高本地的服務與商品品質,我想最重要的是增強消費者群體力量與健全法律制度。

PM 為什麼變成 post 啊 最近 mobile 01 都怪怪的
有時候可能是廠商自己的態度問題...


上禮拜陪女朋友去買電腦,因為現在空閒時間比較不充裕,加上也沒那個興致繼續當電腦維修員

所以就鎖定了三家大廠的套裝電腦 ACER ASUS 和 浩鑫

因為 ACER三公升 只有一年保固,所以刪除後只剩下 華碩三年保固 和 浩鑫三年保修兩年保固

晃阿晃的,越逛越有點不爽......
平常的批發商沒有就算了,哪有人店門口掛著華碩專賣店的招牌沒有賣華碩的機型(我說的招牌不是帆布的那種宣傳,是真的店家招牌),然後浩鑫的專賣店自己的機型只有兩種,老闆還一直推銷ACER三公升,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最終我們去哪買了?? 順發......而且發現之前要的機型訪價殺價後的價格都比順發貴,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廠商中盤商批發商光華商場的老闆們,大家一股腦都抱怨消費者不愛國貨,請問這樣子對消費者真的公平嗎??


PS.我們買的是浩鑫G5920,這應該是最新DM和促銷品吧...

PS.另外一件讓我不可思議的事,就是大家都在賣VISTA,就是沒有人賣XP,是被微軟施壓的嗎??我很懷疑...
我覺得台灣所製造的東西是值得信任的...

所以我買 CHIMEI N5327.....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