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cow1234 wrote:一年多前 XP 的舊...(恕刪) XP配擴充卡 速度也不錯 雖然沒原生晶片優但你到現在都只講系統 怎麼不講講你的硬體配備 只會講W7 新電腦歸新電腦 晶片也有分原不原生的
七合變體魔王 wrote:小弟用USB3.0一...(恕刪) 請按照以下步驟操作,也許能解決您的煩惱!!打開裝置管理員,找到擴充卡裝置後,按滑鼠右鍵,開啟[內容],打開[進階],選項,勾選:將USB3.0電源管理功能設為無效
phuang3 wrote:的確,USB 3.0...(恕刪) 基本上光NEC 202 200A 200 這些就搞死人 然後FL1000 FL1100 再度搞死人 INTEL AMD也湊一腳Z87 C1 BUG睡不著也來湊一腳鈺創168A TI ...等各種 USB HOST BUG一堆 這些搞死人之後再來USB HUB 爛東西一堆..再來外接盒晶片也是BUG 一堆..基本上光上面的混合起來排列組合就解不完的BUG了..再加上OS的排列組合隨便都是上百.千種組合...再來就是該死機殼線材超爛..保證亂做光海盜牌機殼 大咖小咖同系列的 USB就大咖正常 小咖供電出包..更不用說那種千元以下垃圾機殼等級的..再過個幾年都剩下原生HOST時代我想問題才會少
1. USB 3.0排線要求很高... 好的線材光1組USB就很粗了, 何況面板都是兩組2. Renesas/Nec 晶片 韌體+驅動 需要更新到 最新版3. 外接盒內的USB 3.0晶片 不穩定要是主機板有 eSATA 我會用eSATA...因為是硬碟直接介面
kaworu.liu wrote:基本上光NEC 20...(恕刪) 基本上銅導線序列式傳輸已經走到盡頭,再上去成本與難度就飆高,沒人要用了。INTEL要推光纖也是這個原因,只可惜光纖目前的難度仍然太高,要普及化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