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XM的USB傳輸速度真的有達到USB2.0嗎?(有圖有真相)

>>10F:

在6F的時候已經有人把記憶卡單獨拔出來測過,看測試效能圖的表現
記憶卡+讀卡機速度遠大於記憶卡插在5800XM當中的狀況

所以才會懷疑5800XM是傳輸瓶頸。

基本上現在嵌入式處理器要找到硬體不支援USB 2.0 full speed的還真的很難,
如果傳輸有瓶頸我會先猜測是機器的軟體方面的問題...
Kiichi wrote:
>>10...(恕刪)


是嗎?
我只是知道手機的傳輸速度大多都遠不及讀卡器那麼快的
就算是N系列的也未必能夠做到USB2.0滿速
畢竟手機的功能不是純為傳輸文件而設計的
自然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不能達到像讀卡器般的速率
當然記憶卡也是其中一項因素

各代USB所支援的傳輸速率如下
USB 1.1 = 12Mbit/s = 1.5MByte/s
USB 2.0 = 480Mbit/s = 60MByte/s
USB 3.0 = 5.0Gbit/s = 625MByts/s

記憶卡部分也有自己的速率標準-Class 2, 4, 6
而個別的class分別保證最低速率為:
Class 2 - 2MB/s
Class 4 - 4MB/s
Class 6 - 6MB/s


就樓主的測試中可以看出
5800的數據線傳輸速度已經是超出USB1.1的能力了
也就是說已經進入了USB2.0的範圍
並且已經達到和超過class 4的最低標準了
儘管它的速率並不很高
可是至少已經達到class 4所該有的速率訴求了

如果就你說的"基本上現在嵌入式處理器要找到硬體不支援USB 2.0 full speed的還真的很難"
縱使硬體本身真能夠做到USB 2.0滿速
可是一張class 4的記憶卡能夠衝上60MB/s嗎?

以下是我用Class 6的Sandisk Mobile Ultra 4G卡以及原廠讀卡器測出來的結果


就算是class 6的也不過如此的速率而已
所以說一張class 4的卡能夠達到USB 2.0 的滿速嗎?
我想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以現在的技術來說
記憶卡要達到USB 2.0 滿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當然傳輸速率手機本體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再用同一張卡在我的5610上測速
結果如下


與3樓的大大相比
我的相較來說還比較快一點
所以我才說手傳輸速率是跟記憶卡有關的

(有錯請糾正)
無聊測了一下
發現寫入手機的速度的確蠻慢的
但又沒有USB1.1這麼慢
而從手機複製的速度又蠻快的
看起來似乎是讀取速度正常
寫入速度稍慢
雪、無音、窓辺にて。
feiplane wrote:
如果就你說的"基本上現在嵌入式處理器要找到硬體不支援USB 2.0 full speed的還真的很難"
縱使硬體本身真能夠做到USB 2.0滿速
可是一張class 4的記憶卡能夠衝上60MB/s嗎?

USB 2.0 full speed極限也只有12Mbps呀
不管什麼卡都不可能衝上60MB/s的
kouyoumin wrote:
USB 2.0 fu...(恕刪)


12Mbps的是 USB 1.1
feiplane wrote:
12Mbps的是 U...(恕刪)

USB 2.0 high speed才是480Mbps
full speed是12Mbps沒錯
kouyoumin wrote:
USB 2.0 hi...(恕刪)


USB 2.0 本身就是high speed了不是嗎?
有必要時它是可以限制在full speed的速度
不過單看5800就知道不只是full speed的速度而已了
full speed最高只能衝到1.5MB而已
而樓主的測試結果已經超過6MB了


資料來源:wikipedia
USB supports following data rates:

The Full Speed rate of 12 Mbit/s (1.5 MB/s) is the basic USB data rate defined by USB 1.0. All USB hubs support Full Speed.

A Low Speed rate of 1.5 Mbit/s (187.5 kB/s) is also defined by USB 1.0. It is very similar to full speed operation except that each bit takes 8 times as long to transmit. It is intended primarily to save cost in low-bandwidth Human Interface Devices (HID) such as keyboards, mice, and joysticks.

A High-Speed (USB 2.0) rate of 480 Mbit/s (60 MB/s) was introduced in 2001. All high-speed devices are capable of falling back to full-speed operation if necessary.
感覺討論串有點離題了.....
其實會開這串討論的原因就是5800是定位在"音樂&娛樂"走向,您想像一下,辛辛苦苦轉檔了一部愛情纏綿穿插動作火爆的經典影片,假設有2G大小好了,轉檔就已經消耗很多時間了,傳到手機裡又要消耗一堆時間,俗話說的好,時間就是金錢,過長的等待會消磨人的耐性的...
由其最近剛入手這支手機(前一支是E680),著重在他的娛樂效果,所以轉了許多不同格式&流量的影片測試,每次丟到手機裡都要花上不少時間,記憶卡又難拔...,偶爾要是傳好久進去的影片無法支援時,還挺讓人惱火的~
P.S不得不稱讚MOTO E680,當年這支可是可以讀取RMVB檔,編碼器的取得以及轉檔後檔案大小都讓人滿意阿~
可惜MOTO不爭氣,後來出的娛樂機好像都無法造成當年E680的轟動囉~
E680骨子裡是Linux核心,對大容量裝置的管理本來就很有效率,傳檔案當然是得心應手啊。
不過MOTO已經放棄了這條路而轉愛google啦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8/11/01/motorola-motomagx-symbian-android/

所以以後也不會有這種好事了

諷刺的是目前現役當讀卡機最快的是wm架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