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閒貓 wrote:
但你去看看,320萬跟500萬畫素的畫質差多少...(恕刪)
感光元件大小與畫素並不是成絕對正比~
現實上,目前各家廠商都將感光元件的密度越做越高,
也就是說同樣尺寸的感光元件放下更多的畫素~
目前的手機,DC,DSLR,...等都有相同的情況~
畫素追高,但手機用的感光元件並沒有跟著變大,反而越做越小.
(建議多去看看SHARP,SE等大廠...每次推出新感光元件時的新聞照片吧)
沒錯!科技是會進步的,不過就目前來看,
相同畫素大小的感光元件畫質提升的速度,顯然跟不上廠商把感光元件密度提升的速度~

320萬跟500萬畫素的畫質差多少?!
這個問題問得好~
建議您可以去查查看,
有沒有一台可以打敗T91(903SH)的320萬畫素下晴天戶外照片的500萬畫素等級的照相手機~
(目前僅知 910SH 一台符合條件)
就算是930SH用800萬畫素去照,只比放大到100%下後的畫質,
也沒有比903S用320萬畫素照出來的清楚到哪去,反而還有些糊(大概是細節跟雜訊一起被磨平了吧?)~
在不加大感光元件面積的前提下,除了提升感光元件的畫素密度外,
目前新手機能做的不外乎是加強雜訊處理,提高ISO,其他相關影像處理技術...等,甚至是加入氙氣閃光燈,
使其在一些原本不利於拍照的情況(如室內or暗處)下,照片能夠拍得比較好~
但是在光源良好的環境下拍照,相機最原始的能力便會顯漏無疑(最少的軟體加工狀態)~
所以,畫質跟畫素是沒有絕對的關係的~
就算是只用200萬畫素拍照,
可以把800萬畫素的拍照手機縮圖後的畫質壓著打的DSLR也是一堆~

感光元件大小造成的畫質差異,遠大於畫素大小所造成的畫質差異~
最後,在不改變感光元件的製程水準下,提高畫素密度只會讓感光元件容易出現較多的雜訊~
透過抹雜訊的處理又會讓細節損失不少~
這樣說它是感光度下降不曉得是否正確,但可以確定該感光元件在同樣畫素範圍下的畫質是下降的~
(因為實際感光面積因密度提高而縮小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