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網站曾經對這種大陸「拼裝機」測試,雖然功能項目眾多,但是每一樣都是不堪使用;例如有MP3,還標上MegaBass咧,但是音質奇差無比;有500萬象素AF相機鏡頭,但是拍出來比10萬畫素還慘;可以講電話,但是測出來的電磁波遠遠高過標準;外觀看起來跟正廠品類似,但是用料很差;而且這種產品通常是「用後即丟」,因為妥善率大約用了兩三個月整支機子就掛了!
仿冒人人都會,但是有沒有腳踏實地下苦工去研究別人產品精髓的KnowHow進而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了!原廠光要減少電磁波到達標準、還能維持通話品質,下的研究成本就不知道多少了,手機的其他部分就更不用說了.........
中國人的弊病就是老是只想炒短線,仿一仿拼一拼就想撈一筆,永遠都只會在低階的仿冒跟代工間徘徊,大家共勉吧!
hsusu wrote:
台灣唱片不景氣的問題個人認為也許和智慧財產權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 現在真的沒有任何一個國語唱片能讓我甘願掏錢, 唱片送我我都懶得聽. 那天收音機在撥費玉清唱的千里之外, 我跟我老婆都聽不懂這哥到底在唱什麼, 我老說那大概是文言文, 我說那也許是火星文吧.
盜版猖獗, 也許, 缺乏創作的能力和動力, 才是主因吧.
(恕刪)
嗯,其實每件事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所以這點我就不多回應了,至少跟他們聊,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嗯,其實我認為盜版猖獗 和 缺乏創作的能力和動力,應該是兩件事。
有價值的東西才值得盜版,缺乏創作或是創意的東西我想應該是沒有價值的,那值得盜版嗎。
走一趟夜市就可以知道,老闆不在一片五十三片一百的CD還是有在舖貨,價值的認定每個人不同,歌曲的喜愛也每個人不同。我也覺得現在的流行歌也真的是千篇一律,那為什麼還是看的到一片五十三片一百,因為還是會有人買,有人買對盜版商就是有價值,對買的消費者也是有價值----
其實寫到這,才覺得,我將MP3和智慧財扯在一起,其實應該是個錯誤
這個論點,不聊了,也不回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