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有一段時間了,不過我覺得還蠻實在的,
而且,好像也沒變過。最近剛從palm轉到ppc,真是有苦說不出,
由於原文是簡體的,怕有人看不懂,所以我轉碼後轉貼如下。
獻給想要從palm轉ppc或想從ppc轉palm的人參考。


★ Palm 與 Pocket PC 的深入對比!
2002年10月24日 18:21

深入評比 Palm 及 Pocket PC

  這是一場戰爭:一場手持(hand-held)系統的領導廠商-Palm,以及重獲新生的 Pocket PC 之間的戰爭。事實上,ZDNet 最近有一篇報導,預測 Compaq 電腦公司新推出的 iPaq Pocket PC 將可以在手持系統的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Palm 是不是應該更認真去探討,消費者是否不會只滿足於一部輕巧、可以放進口袋,只記載一些 PIM(個人資訊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資料,而且價錢低於 200 美元的機器呢?」身為一個從 1996 年就開始用 Pilot(譯註:Palm 的前身)、而對外型大小跟價格都很在乎的使用者,本文的報告將會呈現 Palm OS 機型跟 Pocket PC 的異同點。

  1996年,當時體型最小的「萬用記事本」(organizer)-Pilot 1000 推出。從此以後,Palm OS 就影響、打造,並且控制手持系統的市場。這四年之中有許多事情都已改變,大部分的Palm 使用者已經不再只是單純使用一些簡易的 PIM 功能,如行事歷、通訊錄、待辦事項,及記事本而已。單純 PIM 的時代已經逐漸消失,繼之而來的是一個行動手持科技的新時代,使用者會要求越來越多電腦運算之類的功能。

  這個現象從最近的無線科技,在 Palm 上讓你可以閱讀 Word、Excel 及 PDF 文件,甚至是控制 WinAmp(譯註:著名的 MP3 播放程式)的軟體的興起,可以得到很明顯的印證。所以,我們到底希望我們的手持裝置擁有什麼樣的功能呢?我相信我們大部分人在沒有真正使用一部手持裝置之前,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這呈現出一個問題,而隨著微軟最新的 Pocket PC 機種的上市,它鐵定會在決策過程中的某一個點上,讓我們都覺得很沮喪。

  我將會檢視 Palm 及 Pocket PC 的 PIM 功能,從軟體啟動程式(application launcher),包括紅外線傳輸及刪除程式,到內建的行事歷、通訊錄、任務,以及記事本;基本上來說,就是所有出廠就內建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對資料同步化(主動跟被動)的比較、Graffiti 跟 Character Recognizer(字元辨識)的比較,以及電池、螢幕、外部協力廠商(third party)研發(軟體、硬體、配件,及線上支援)的比較。

殺戮戰場
  Palm OS機種跟Pocket PC是兩個不同層次、不同用途的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Palm是一個有光環圍繞的PIM,並藉由令人難以置信地廣大的軟體及網路資源的支援,將它提升到了PDA的層次。 1996年,Palm的第一代機種Pilot的初始概念並不是為了提供無線通訊服務、控制 WinAmp、將股價或試算表與電腦進行同步化,或者是撰寫 Word及Excel文件。它只是被設計用來將一天的工作(如行事歷、通訊錄、任務,及記事本)做個摘要(snapshot),並將這些資訊同步複製到一個小巧、方便、可隨時從襯衫或褲子口袋中取出使用的裝置而已。市場上終於有了一部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 PIM/PDA裝置。

  不過隨著時代的改變,使用者也要求更先進的功能,這也就是產品開發產生爆發性發展的主因。現在的『日常工作』內容,包括如閱讀Word、Excel及PDF文件等;Palm不願意冒險投入這個市場,所以有許多的外部協力廠商就開發出極具創意的軟體來支援這些功能。這種形式的支援讓Palm使用者如虎添翼,讓他們可以輕鬆、有效地掌控日常的資訊管理,並確保任務按計劃準時執行。這點醒了許多較積極的外部協力廠商,他們藉由新產品的開發,賦予Palm新的用途,重新塑造最初『工作摘要』(snapshot)的觀念。

  這是因為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 Palm使用者把他們的電子記事本拿來當做手持式電腦來用:在 Palm上編輯文件、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等;只單純使用內建 PIM功能的反而越來越少。由外部協力廠商的觀點來看,很明顯地,或許現今Palm的使用者是在找尋一種簡易、有彈性的方法來收發電e-mail,閱讀Word、Excel、及圖像附檔,瀏覽網頁,將約會跟記事及待辦事項連結在一起,並且較能夠跨入如 GSM、GPS、多媒體等最新的科技領域。下一代的Palm必須跳脫出『工作摘要』的窠臼,並將 Palm由PIM/PDA電子記事本的層級提升到Palm『電腦』的觀念,也就是維持小巧的外型,但要擴大作業系統的功能。

  反之,Pocket PC也提供PIM的功能,但它有點像是PIM/PDA『電子記事本』跟迷你筆記型電腦(如Psion)的混合體。它不只跟Palm一樣能提供給你日常工作的摘要,它還給你一個具有彈性的『系統』,如同桌上型電腦一般。這個『系統』其實是一組經過特殊架構的應用軟體及資料檔,讓你可以像是在桌上電腦上般地駕馭這些檔案。

  Pocket PC所採用的是一個多工(multi-tasking)的作業系統(譯註:Windows CE),也就是說,同時間內你可以執行多個程式。舉例來說,你可以在背景播放一組MP3歌曲的同時撰寫一個 Word文件、寫信給母親、在Excel中分析這個月的銷售數字,或者是在 Pocket Money中記帳。Pocket PC內建有檔案總管(File Explorer)。

  這其實就是我們在Windows上又愛又恨的檔案總管的簡化版本,但它仍可以讓我們用視覺化的方式來悠遊於Pocket PC的系統之中。它無法讓您用傳統拖放(drag-n-drop)的方式來搬移檔案,但你可以在資料夾中剪下一個檔案,再把它貼到另一個資料夾中。Pocket PC也有我的文件(My Documents)資料夾。這是許多應用軟體,如Word、Excel、Reader(電子書閱讀程式)以及Windows Media Player(多媒體播放程式)會先行尋找其資料檔的地方;這個觀念又是從 Windows桌上系統帶過來的。

  Pocket PC也內建有多媒體的能力,例如透過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MP3、MPEG1及MPEG4的檔案型態(註:目前只能播放MPEG Layer-3音樂,影像播放必須藉助於外部協力廠商的軟體)。

  Pocket PC具有可擴充的Compact Flash (CF)插槽(註:Palm陣營的TRGPro也有CF擴充槽,Handspring Visor有專屬的 SpringBoard擴充模組,而Sony Clie使用的是獨家的MemoryStick技術)。這讓你可以輕易地透過一個 CF Ethernet網路卡將你的 Pocket PC連上網路,或是透過CF插槽插入一個 56k的數據機、增加額外的記憶體,或是透過一個 CF到手機的轉接器,無線收發e-mail或是瀏覽網頁內容。

  不過Handspring的Springboard技術看起來比 Compact Flash要來得多樣化,而且兩者的大小很接近。請注意,Pocket PC不是被設計用來存取一些你桌上電腦PIM資訊的摘要而已,它將你從基本的 PIM/PDA跳脫出來,回到桌上型電腦的世界。

  有了以上的基本認知後,讓我們來看看 Palm及Pocket PC出廠時內建的應用軟體,包括行事歷、通訊錄、任務、記事本以及e-mail的管理。除了把兩種平台的軟體拿來做比較之外,並探討它們的優點及缺點。


應用程式管理
  Palm 跟 Pocket PC 都提供有 PIM 工具程式,包括行事歷、通訊錄、任務(待辦事項)、記事本以及 e-mail。你可以在 PocketPC.com 的網站上查看 Pocket PC 內建軟體的清單,也可以在Palm.com的網站查看Palm 的內建軟體清單。所以讓我們仔細看看這些功能,將它們擺在一起比較,找出 Palm 及 Pocket PC 的優點及缺點。

  應用程式管理

  Palm 跟 Pocket PC 的一個主要不同點在於應用程式的管理方式。Palm 是利用一個內建、很簡單的『程式總管』(application launcher)來呈現你 Palm 上的所有東西。它會顯示所有你 Palm 上內建及安裝的程式,但它並不會顯示資料庫檔案,所以你可以很輕易地找到想要的程式並執行它。程式可以依圖示(icon)、名稱,或是小圖示來排列,也可以把程式分類管理。除此之外,Palm 的程式總管還可以讓你查看 Palm 的『資訊』,也就是到底上面有些什麼東西。這些資訊包括有檔名、版本,以及大小。您還可以透過這個內建的總管來刪除程式(及相關聯的資料檔),並將沒有保護的程式透過紅外線傳輸給其它的 Palm。Palm 非常認真地落實『要簡單到連笨蛋都會用』這句話。

  反過來說,在 Pocket PC 上它比較像在使用你桌上的 Windows系統。開發人員可以設計讓安裝程式在程式(Programs)資料夾中、或是在『開始』選單資料夾中建立一個圖示。但若他們沒有建立圖示(如 Snoop Software 的 BananaPC),你就必須利用 Pocket PC 的檔案總管程式,在 Pocket PC 的『系統』中進行『點-開』的動作,直到你在"c:\device\program files\snoopsoft\bananapc"中找到執行檔為止。這很快就會讓人覺得很沮喪,因為其實絕大多數時候你想做的只是『執行』那個程式而已,但就是有些 Pocket PC 的開發人員要把它搞得像個尋寶遊戲一樣。

  儘管有一些廠商,如 Compaq,增加了一些『應用軟體』管理程式來幫忙解決這個問題,但它就是沒有 Palm 來得簡單。不過我發現還是有一些程式(如 BananaPC)在要加到 Compaq 的應用軟體管理程式的程式清單中還是找不到,因為它們並沒有安裝到 Pocket PC 的'programs'資料夾中。

  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將某個應用程式跟朋友分享,Pocket PC 是支援這項功能,但你必須透過檔案總管以及點住不動(tap-hold)的選單方式。 (譯註:在 Windows 系統上的『滑鼠右鍵出現蹦現式選單』動作,在 Pocket PC 上就是用筆將該檔案點住不動,一段短時間延遲後蹦現式選單就會出現。)

  如上面所提到的, Pocket PC 上的紅外線傳輸功能並不像 Palm 一樣跟系統有很好的整合。事實上它會讓人感覺像是當初忽略掉了這個功能,Pocket PC 研發小組在正式發表產品之前才把這個功能『修補』進去。舉例來說,在 Palm 上我只要按住通訊錄按鈕兩秒鐘,就可以把我的個人資訊傳送給你。它會尋找另一部接收端的 Palm 裝置,找到後一下子就送過去了!

  回過頭來看,若我想要在 Pocket PC 做一樣的動作,我必須啟動通訊錄(Contacts)程式,在索引中找到個人資料,用筆在該資料上點住不動,選擇『傳送』(Beam),然後等待接收端另一部 Pocket PC 啟動『紅外線接收』(Infrared Receive)程式。看過上面的例子,我想大家都會同意 Pocket PC 紅外線傳輸看起像是個事後才想到的功能,因為絕對不會有人開發一項功能是需要透過如此差勁、繁瑣的程續才能完成的。

  暫且撇開應用程式管理及紅外線傳輸不說,Palm 還可以讓你在其它的內建應用程式中快速地搜尋電話或是 e-mail。舉例來說,當建立一個約會時,你可以查尋(look-up)並插入通訊錄中特定的聯絡資訊。我並沒有在 Pocket PC 平台的任何一個內建軟體中找到這樣的整合功能,我甚至連在外部協力廠商的軟體中都找不到。這對一個已經習慣使用這項功能的 Palm 使用者來說,感覺有些失望。

  在應用程式跟內容的管理來說,Palm 無庸置疑是一個較佳的選擇。希望 Pocket PC 開發小組會改進作業系統在這方面的支援,讓我們未來可以簡便、快速地『執行、傳送、刪除、或是查詢』一個程式,而不需要在作業系統內部的應用程式及檔案結構中打轉。有時候我覺得我好像一隻在迷宮中找尋乳酪的老鼠,更糟糕的是,在最後到達終點時有可能發現乳酪根本不存在。



行事歷

  在 Palm(OS 3.5 版開始)及 Pocket PC 上都有一個 agenda(工作事項)的顯示模式。這個模式會顯示有關今天活動的資訊,如約會及待辦事項等。在 Palm 上,agenda 顯示模式包括約會及待辦事項的一覽表,而在 Pocket PC 上的 Today 程式(倣傚 Outlook)則包括有:約會、任務、未閱讀信件,以及擁有者資訊(owner information)。在日常的管理中,Pocket PC 在這項功能上比 Palm 要來得好,因為我在每次按下電源按鈕開機時就可以清楚看到這些重要資訊的一覽表。

  當你按下 Palm 的行事歷(date book)按鈕時,系統預設顯示的是日顯示模式(daily view)。我發現與 Pocket PC 相比,Palm 的操作設計比較容易、而且比較快速。Palm 的螢幕左下角有一組小小的方型圖示,可以讓你點一下就切換到其它的顯示模式:周、月以及 agenda。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按行事歷鈕來循環切換顯示模式。Pocket PC 也同樣可以用按鈕來循環切換 Palm 有的幾種顯示模式(日、周、月),但 Pocket PC 另有兩種相當實用的模式,年跟 agenda(agenda 只顯示今天的約會)。你總是會有需要用到這兩種模式的時候(例如查看 2005 年的耶誕節是星期幾)。

  在 Palm 或 Pocket PC 上輸入一個約會或是不定時事件的動作都差不多。不過Palm 讓我可以用較少的筆點(tap)次數而且較精確地輸入我的約會。舉例來說,在 Palm 上建立一個上午八點的約會,我只要在日顯示模式畫面寫一個 8 即可;一個已經選好上午八點開始的新約會視窗就會出現。在 Pocket PC 上就沒這麼方便了,你可以試看看,相同的動作會在 Pocket PC 的 Calendar 程式中建立一個以'8'做標題開頭的約會。不過兩個平台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允許你直接用筆書寫來自動建立一個新的約會或是不定時事件。

  繼續完成上面的動作,Pocket PC 上秀出一個新的約會,所以你完成建立該約會所需的筆點數目比你在 Palm 上要來得少。除此之外,Pocket PC 的約會還可以讓指定見面的地點、約會的形式(特定時間或整天)、類別、與會人員(從通訊錄加入)以及狀態。不過當你在編修一個約會時,Pocket PC 的行事歷會要求你先點一下一覽表(summary)的畫面-這有一點多此一舉,但跟 Palm 的通訊錄很相似。

  建議可以在 Pocket PC 的點住不動(tap-hold,類似 Windows 上的滑鼠右鍵)選單中加入一個『編輯』的選項。除此之外,當在 Pocket PC 上觀看一個約會主題時,(如同 Palm 一樣)右邊應該要有一個小圖示代表該約會有附加註解(note)。而且,當使用者點下該小圖示時,約會的內容畫面應該顯示該約會的細節以及附註文字。

  讓我們對兩個行事歷做實際測試。我把兩部機器放在同一張桌子,用相同的觸控筆(stylus),計量我用手寫建立同一個新約會所需要的時間。這個新約會的內容為:"Meet with Scott",時間為 2000 年九月 26 日,下午一點到兩點,五分鐘前提醒我,每週二同一時間召開,附加註解則為"The brown fox jumped fast"。我很驚訝我在 Palm V 上竟然花了 1 分又 6 秒建立這一個新約會(沒有寫錯字),我使用的觸控筆為 Pilot Pens 3-way Pentopia,手寫方式則是 Palm 上標準的Graffiti。

  用相同的觸控筆在 Pocket PC 上,用微軟內建的字元辨識系統(但不用自動完成 auto-complete 功能),我只花 45 秒就完成建立相同的約會。

  結論:我在 Pocket PC 上建立一個新約會,可以比在 Palm 上要快 21 秒。為什麼?Pocket PC 有一些下拉選單讓我可以快速地在主題欄位自動填入(不是自動完成功能)"Meet with …",然後當設定重複事件時,它就蹦出一個已經選好 weekly(每週)的選單。不過,若我要設定這個重複約會的截止時間,我鐵定要再多花 10 秒鐘,因為這樣一來我就要建立一個自訂(custom)的重複順序;反之在 Palm 上這可能可以快個2-3 秒,因為設定重複事件截止日期的選項就在內容(details)畫面中的重複(repeat)子畫面中。

  總而言之,我個人認為行事歷功能在這兩個平台上可以說是平分秋色。主要的差異在於約會發生前提醒使用者的鬧鈴。Palm 的鬧鈴聲聽起來像是你把它放在枕頭底下一樣,反之 Pocket PC 的鬧鈴絕對可以把你從熟睡中叫醒。兩個平台上的喇叭品質有著天壤之別;Pocket PC 的要好太多了。除此之外,Pocket PC 還可以讓你針對通訊錄中的人員傳送會議邀請函,並可以確認他們的出席與否,這個內建的群組功能是 Palm 所沒有的。
通訊錄

  Palm 跟 Pocket PC 上的通訊錄功能也非常相似。事實上,你在進入到編輯畫面之前大概查覺不出什麼明顯的差異。兩者都是依照分類來顯示通訊資料,但 Palm 可以依『姓、名』或是『公司、姓』來排序,而 Pocket PC 則無法如此。不過,Pocket PC 有一個選項可以只顯示人名,而不顯示電話號碼。我認為這樣就有點違反索引(index)的目的了,因為你無法在同一個畫面中快速地同時對姓名及電話做掃瞄。

  回過頭來說,Pocket PC 有一行'ABC'標籤,這是 Palm 沒有的。這個'ABC'標籤列共分成九個段落,每個段落有三個字母,如'#ab cde fgh ijk'依此類推。你可以利用這一排字母標籤列快速跳到某一字母開頭的通訊錄資料。Palm 上沒有字母標籤列,但你可以直接用筆手寫人名,它會將通訊錄資料下卷,隨著你手寫輸入的字母跳到符合的人名。沒錯,Pocket PC 上也可以這樣做,但它只會顯示姓氏中符合寫入字母的人名(未定的通訊錄資料是依姓、名排序)。

  在哪個平台上建立新通訊錄資料會比較快呢?兩者都需要先點一下 new(新資料)鈕,無法直接手寫建立一筆新資料。我把兩部機器放在同一張桌子 ,用相同的觸控筆(stylus),計量我用手寫建立同一個新通訊資料所需要的時間。我輸入的資訊為 John Smith,Professor,UNR,(775) 337-9080,(775) 784-6208,(775) 337-0980,john@unr.edu,123 Main St.,Reno,NV,89503,US。我刻意將呼叫器及手機號碼兩個欄位留空。我很驚訝我在 Palm V 上竟然花了 1 分又 55 秒建立這一個新通訊資料(沒有寫錯字),我使用的觸控筆為 Pilot Pens 3-way Pentopia,手寫方式則是 Palm 上標準的Graffiti。用相同的觸控筆在 Pocket PC 上,用微軟內建的字元辨識系統(但不用自動完成 auto-complete 功能),我花了 1 分 37 秒就完成建立相同的資料。
  結論:我在 Pocket PC 上建立一個新通訊資料,可以比在 Palm 上要快 18 秒。為什麼?首先,姓跟名是同一個欄位中(所以可以少點一下),然後當輸入電話號碼時,Pocket PC 根據我的個人設定自動完成區域碼的填入。而且,我認為字元辨識系統也幫了些忙。Pocket PC 的字元辨識系統似乎比 Palm 的 Graffiti 更能辨認自然的手寫風格,所以我比較不需要更正錯字。本文稍後我們會再談到這個話題。

  Pocket PC 的通訊管理程式絕對比 Palm 佔了些優勢,因為除了'ABC'字母標籤列外,它還可以讓你在通訊資料中包含更多的資訊。舉例來說,Pocket PC 上用來輸入電話資訊的欄位就有 11 個,3 個是用來填入多個 e-mail 位址(這點很有用,因為現在越來越人同時擁有公司及私人的 e-mail 位址),四個欄位用來放地址(住家、工作、公司,及其它)。

  不過有一點令人失望的是沒有自訂(custom)的欄位。補救方式就是,Pocket PC 指定了下列的欄位:助理、生日、週年紀念、配偶以及小孩。這讓這個內容應該是相當豐富的通訊管理程式有些受到限制,因為我並不會對每個人都記錄這麼詳盡的資訊,這時候我就想把這些欄位改用來記錄別的資訊。除此之外,它也無法像在 Palm 上可以把通訊資料設成私人(private)非公開顯示。這是 Pocket PC 通訊錄以及其它內建程式的共同缺點。

 任務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陳腔濫調:『明明是可以拖到明天的事情,為什麼要在今天完成呢?』Pocket PC上的Tasks程式給人的第一印象並不如Palm的待辦事項(To-Do list)來得簡單,但看到後來,它可能比較合邏輯。Palm的To-Do程式看起來很簡單,你只要拿筆開始寫就可以新增一個項目。Pocket PC的Task程式就沒那麼簡單了。
它的確是有一個類似Palm的『拿筆就寫』觀念的選項,但你必須在Tools選單下選取Entry Bar才能享受拿筆就寫、快速輸入的好處。這個選項會在螢幕的上方顯示一個輸入欄位,裡面寫著"Tap here to add a new task"(點這裡新增一個任務)。這種情況下要快速新增一項任務,只要在輸入框內寫字即可。Palm的『拿筆就寫就可以新增』的觀念無疑是比較直覺的方法,因為你不需要像在 Pocket PC上一樣,還要先找輸入框在哪裡。

  等等!雖然Pocket PC的Tasks程式不完美,但它卻包含許多Palm使用者多年以來夢寐以求的強大功能;這些功能在Palm下都必須得透過外部協力廠商的軟體產品才能達成,如To-Do Plus及Re-Do等。Pocket PC可以讓你設定開始及截止日期、重複任務、設定提示、附加註解(可加入圖片),並將任務分門別類。

  不過,Pocket PC上的類別跟Palm上的比起來,是完全不同的。而 Pocket PC在任務提示(reminder)屬性上的唯一問題在於,它會自動在該工作天的起點提醒你,也就是上午8點。令人失望的是,這是無法變更的,你也無法設定提示的時間,只能設定日期。Palm的使用者可能也不會喜歡 Pocket PC上的任務重要性等級:高、一般以及低,不像Palm上的1到5。我發現這樣的方式比較好,因為把任務分成高重要性、一般、或低重要性是比較容易的。大部分的任務的重要性不是高就是低,否則就是無關緊要(一般),所以我覺得這個方式比較合邏輯。Pocket PC上的任務可以被設定為『私人』(private),但是Pocket PC上的私人記錄跟Palm上的意義不太一樣。我們在本文稍後再來討論。

  在Palm上查閱任務很簡單。每個待辦事項都有兩部分,事件主題以及附加的註解。在Palm上,待辦事項的索引是依類別來顯示的,若有附註文字則在螢幕右方會出現一個圖示,另外還可以透過選項控制是否要顯示截止日期以及類別。用筆點一個待辦事項不會發生任何事情,只會選取該項目內的文字而已,要知道細節的話要用筆點details鈕。

  Pocket PC上的任務同樣也是顯示成一張清單,若有設定顯示起始/截止日期,它們會顯示在任務主題的下方。我覺得這樣看起來很亂,而且它也沒有像Palm一樣的小圖示來代表附加註解。你必須用筆點開任務才能讀取附註的內容,或是才能知道當時到底有沒有加上附註。不過,Pocket PC上的Tasks程式有一個很不錯的功能,就是可以用左側的 rock switch上下捲動螢幕上所顯示的任務。在找到你想要查看的任務後,按一下 action(動作)鈕即可(在我的iPaq上我只要壓一下左側的 rock switch即可)。

  我不太能理解,Pocket PC的Task程式可以有前面提到的方便設計,但卻忽略掉一些很明顯的設計,例如在螢幕右方顯示一個小圖示,代表該任務有附註的存在。另一點讓我很失望的是,在Pocket PC上無法像Palm一樣『清楚』(purge)所有完成的任務。
不管是在Palm或是在Pocket PC平台上管理待辦事項或任務,該寫的我想我都已經寫出來了。對有些人來說,標準的 Pocket PC Task或是Palm To-Do程式還是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促使了眾多的外部協力廠商(尤其是在Palm的平台上)開發出包含繪圖、清單管理,甚或是其它管理方式(如 Franklin Covey)的解決方案,以取代這兩種平台內建程式功能之不足。這樣看起來,其實待辦事項應該視為特別的約會而納入行事歷程式中。通常我是這樣子做的,因為這樣可以把我的待辦事項及任務跟行事歷中的約會一起管理;我可以用『時間』來設定任務,而不是開始及截止日期而已。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空出一個硬體按鈕,將它設定成呼叫其它比Tasks或To-Do更常用的程式,例如e-mail(或是Pocket PC上的Inbox)。

 記事
  由於許多原因,我還在試著搞清楚Pocket PC上的『記事』(notes)觀念。其中一個原因是Pocket PC隨機就附有Pocket Word。找發現它是Pocket PC上一個功能強大的文件編輯程式,比內建的 NoteTaker還好用;NoteTaker似乎比較適合用於語音記事或是靈光一現的點子。一個雜記本(outliner)程式會是 Pocket PC上相當不錯的替代方案。在Palm上的記事稱為『便箋』(memo),當你想要寫 5行以上的文字時,它絕對是你第一、而且是最簡單的選擇(沒錯,你可以使用DOC文件格式,但在個人電腦上你通常需要外部協力廠商的程式才可以做格式轉換的動作)。 Palm上的便箋跟Palm本身有許多相同之處:小巧、有系統、分門別類,而且簡單。它們的配置明顯,可以依Memo Pad程式自己的類別來分類,Pocket PC就無法這樣做。Pocket PC在某些特定的程式中有自己的類別,但也有一種包含多個 PIM功能(global)的類別。這樣就算了,NoteTaker是Pocket PC中唯一一個不讓你把便箋分類整理的PIM程式,而Pocket PC上的其它PIM程式(行事歷、通訊錄,及任務)都有這樣的功能。這是PocketPC NoteTaker程式中,讓人很難相信它怎麼會發生的一個缺點。也許微軟公司裡面有人上班在睡覺。

  通常我每天隨『機』都載有四十篇以上的記事,身為一個認真的文件編輯人員,Pocket PC實在無法滿足我的管理需求。很不幸地,若你想要在Pocket PC上達到類似Palm的『類別』功能,你必須在"My Documents"資料夾中建立子資料夾,這些子資料夾的名稱就是你要的類別。舉例來說,我就建立了下列的子資料夾:notes_business、notes_palmguru、notes_conferences,以及notes_unfiled。這些子資料夾都必須存在於"My Documents"(或ppc:\My Documents)資料夾的根目錄中,否則 NoteTaker程式會找不到它們。

  這是因為 NoteTaker程式並不會到資料夾中再去尋找其它的資料夾。這做的缺點是,"My Documents"資料夾很快就變得雜亂無章。我並不贊成微軟把NoteTaker程式中的類別省略掉的選擇,因為很多人開始使用PDA就是因為它的資料分類及排序的能力,把這點拿掉就失去意義了。這也是為什麼 Palm可以如此成功。它避免成為一套複雜的『系統』,把資料整理、歸類的方式留給使用者及個別的應用程式,並保持PIM的功能簡單、好用。反過來說,因為 Pocket PC上是把記事儲存成個別的檔案,所以要把它們以純文字格式抽出來也相當容易。舉例來說,若我寫了一個便箋給所有同事,事後想要在桌上的電腦做編輯,我可以不用開啟 Outlook(或其它PIM軟體),直接在電腦上找到那個 Pocket PC上的便箋檔案(用滑鼠在桌面上雙擊即可),把它拖放到桌面上即可。坦白說我很喜歡這樣的便利性,而我的 Palm做不到。

  Pocket PC的NoteTaker程式有一些Palm所沒有的不錯功能。Pocket PC讓你可以在記事中『隨意亂畫』(freestyle draw),還可以讓你把記事放大到原來的 300%大小,如此就不需要Palm中的一般、大、粗體等各式字體樣式。跟 Memo Plus(Palm上一個很有名的取代內建記事本的程式)不一樣,Pocket PC不會把圖案跟記事分開存放,而是讓你在文字區域內隨便畫。這在需要畫地圖時就很好用。利用Pocket PC的NoteTaker程式,你可以在同一個文件中畫出街道的簡圖,然後在上面或下面加注說明文字。其中的圖案就成了一個物件,你可以任意搬移、清除、複製,甚或是蓋在既有的文字上面。Palm上面就沒有這樣棒的功能,即便是外部協力廠商的軟體都做不到。

  Pocket PC上另一個 Palm沒有的功能,就是內建的語音錄製功能。Palm的使用者可能聽過Landware公司的GoVox語音錄製模組。基本上它可以取代你Palm的上保護蓋,同時具備有錄製及播放語音訊息的能力。這很明顯是一個 Palm使用者想要的產品,而且他們發現這個產品對他們在Palm平台上的生產力增加是很有幫助的。

  通常在每一部Pocket PC的側邊都會有一個錄音按鈕。當按下錄音鈕,Pocket PC會啟動 NoteTaker程式,而在空白文件的下方(可以設定調整)會出現一個錄音控制列,在你放掉錄音鈕後開始錄音。錄音完成後,這一段錄音就會存在 Pocket PC上供日後播放之用。我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很有用的功能,尤其當你正在開車,無法拿出觸控筆、找到NoteTaker程式圖示、開啟一個新記事的時候。在你完成上述動作之前,女嘛已經忘了剛剛想到什麼,否則就是已經出車禍了。語音錄製功能可以讓你只按一個按鈕就輕易完成這些動作(或者是防止車禍的發生)。

  儘管Pocket PC擁有錄製語音便箋、可以加插圖,以及在螢幕上以原尺寸300%的大小顯示等額外的功能,我還是比較喜歡 Palm的Memo Pad。我喜歡這個程式的簡單、有條理,以及可以將便箋分門別類排序的能力。最糟的就是需要不斷地捲動清單,在長串的檔案及資料夾中尋找想要的東西(跟在Windows上一樣)。在現今的PDA戰爭中,Pocket PC的NoteTaker程式沒有理由久缺類別的支援,特別是其它Pocket PC上的PIM程式都支援分類的功能

電子郵件  

  最近Palm跟Pocket PC都把焦點放在通訊上面,透過Internet提供電子郵件及網頁內容給客戶,最好還是透過無線傳輸。兩種平台都可以讓我們透過數據機來連線上網收發e-mail及瀏覽網頁,但若談到與其它內建軟體的整合性(例如用筆點e-mail內容中的網址就可以用PIE-Pocket Internet Explorer瀏覽該網頁),Pocket PC絕對是贏家。

  Palm的Mail(郵件)程式沒有太多可以說的。就跟Palm上的其它東西一樣,它很簡單。它可以讓你在外出時讀信或寫新信件,等到回到電腦前面時再透過網路或是HotSync動作將信件同步化(synchronize)。在同步化的過程中,它會在 Palm跟電腦上的預設郵件軟體(可以是Outlook、Notes、Eudora,或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之間做信件交換的動作。這個時候,它會把 Palm上的信件拿來,透過電腦上的郵件程式發送出去。若Palm上的信件設定是跟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進行同步化,你的信件就會立即被發送出去,而伺服器上的任何新進信件都會直接被加到你的 Palm上。

  不管是在Palm或是在Pocket PC上直接與Exchange Server連線是很棒的,因為你不需要先啟動 Outlook或Eudora然後再選『傳送/接收』功能來確保信件是在最新的狀態。Exchange不是從用戶端,而是從伺服器的層級做到的。Palm的Mail程式中,更令人失望的是你無法接收到信件附檔(attachments),它也沒有內建的 IMAP或POP服務。所以你就只能在 Palm跟你的桌上電腦信件軟體之間進行信件的同步化,除非您另行購買外部協力廠商的產品,如HandMail(公司及產品已經被Palm收購)、MultiMail Pro(產品還在,不過公司也已被Palm購併),或是免費的POP用戶端程式 TG Postman。

  反之,不管從伺服器或用戶端的層級來看,Pocket PC Inbox的功能不但比Palm的桌面同步化要來得多,而且功能比較強。當你讀到本文介紹同步化的部分時,你就會瞭解為什麼 Pocket PC的信件同步化比較好。除此之外,Pocket PC的Inbox程式可以讓你建立多個 IMAP及POP3的服務,所以你可以直接撥接到一個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或者是連接到網路上來收發 e-mail、下傳並觀看附檔,並且解析Internet及網路的路徑。朋友送信寄來一個網址(URL),你只要用筆輕輕一點就可以了。

  若你正連在網路上,你用筆一點馬上就可以用Pocket Internet Explorer(可惜現在只支援到HTML 3.2)來瀏覽該網頁。這個步驟跟你在桌上電腦上收到一個內含網址的e-mail情形類似,點一下就行了。在今天這個 Internet無所不在的世界,這些內建軟體之間的整合性是很重要的,也是Pocket PC上很棒的功能。不過,令人吃驚的是Pocket PC並不支援MAPI通訊協定,而Palm的信件同步化卻可以。這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會是一個問題,但一些PDA的潛在購買者恐怕要留意這個通訊協定的不支援問題。

  兩種平台上的收信匣(Inbox)所提供的資訊都很類似:寄件人、日期/時間,以及主題,並用它們來做排序。Palm的收信匣畫面顯示相當擁擠,我對這點感到相當困擾,因為每封信都只顯示一行,不可避免的就會切掉很多欄位。很不幸地,由於顯示出來的信件主題大概只有15個字元而已,這讓人很難判定到底要不要閱讀這封信件。不過,你可以設定不顯示日期欄,這樣就可以增加寄件人跟主題欄的寬度。

  對我來說,所的資訊都很重要,Pocket PC很簡潔、有條理地把每封信件的資訊分兩行呈現出來,而不浪費太多的螢幕空間。第一行顯示信件的狀態(已閱讀/未閱讀/信件是否附帶檔案)、寄件人、日期/時間以及信件檔案大小,第二行則顯示信件主題。用觸控筆點任何一行都可以將信件展開。除此之外,Pocket PC的Inbox程式還可以讓你新增郵件資料夾,不像Palm只能有標準的『收信匣、寄件匣、已刪除郵件,及存檔』等資料夾。若你主要是把郵件存放在Pocket PC或Palm上,這個功能很有用。

  在Palm上跟在Pocket PC上閱讀信件最大的不同在於版面配置。兩者都把信件標題(header)資訊(包括寄件人、日期/時間、收件人,及主題)隱藏起來。若進去看Pocket PC的信件標題資訊,還會看到以字元為單位的信件大小。Palm跟Pocket PC對於哪些標題資訊是重要而應該顯示出來,有相當程度的共識,這包括信件的發件人以及信件主題。而Pocket PC認為在閱讀信件時,發信日期也是很重要的而應該顯示的。我傾向同意這樣的觀點,因為有許多信件不見是同一天發出來的,而有些人在讀完一封信後就直接跳到下封,不見得都會回到信件索引畫面。不過,若你使用的是Palm而你想知道信件寄出的時間,你可以點一下『展開標題』的圖示,或是在索引清單得到想要的資訊。

  兩個平台上的程式都在螢幕下方擺了一排常會用到的工具,包括回信、刪除信件,以及關閉視窗。Pocket PC甚至讓你可以在閱讀信件視窗中建立一個新信件,在Palm上就不行了。在這些工具選項中,Pocket PC可以讓你以最快的速度轉發出去,或是回信給所有人(reply all)。點一下『回信給』(reply-to)圖示,就會出現一個包含『轉發、回信給全部,或只是回信』等選項的蹦現式選單。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Pocket PC的Inbox信件列表上用筆點住(tap-hold)某封信件,就跟按滑鼠右鍵一樣的觀念。該信件會出現一個選單讓你選擇以下的功能:標記為已閱讀/未閱讀、複製到、搬移到、取得完整備份、回信、回信給所有人、轉發以及刪除。一旦你適應了 Pocket PC上這種特別的滑鼠右鍵選單觀念,你在操作上就可以便利、省時得多。Palm就沒有類似這種會因螢幕內容不同而有不同選項的選單功能。

  在Palm上要轉發或是回一封信件會來得比較慢些,因為你要先點『回信』鈕,然後再選擇接下來要做什麼,選項有:『回信給:發信人|所有人|轉發』,『包含原信件內容』或『信件內容前加注』(譯註:在每行的最前面加上'>'符號)。包含及加注原信件內容在 Pocket PC上是Inbox程式的設定選項。沒錯,使用者在Palm上必須多點幾下才可以完成回信的動作,但它也給使用者更大的控制權來決定到底這封信裡面要有哪些東西,因為它的選項設定是一封信一封信來設的,不是針對整個程式來做設定。

  兩種平台上的程式都有箭頭選項讓使用者跳到下一封信,或是回到上一封信,也可以用硬體的上下按鈕來達成。兩個程式在顯示信件時都沒有加上行線,也都針對較長的信件在螢幕右邊提供捲動棒(scroll bar)。兩者都可以讓你設定傳送到手持裝置的信件大小(用字元或KB計量),不過Pocket PC可以讓你在下次的同步化或SMAP/POP3服務時,把整封信件(包含帶檔)傳下來,這是Palm辦不到的。不過,Palm內建的 Mail程式會在把信件傳送到機器前,先用下列四種基本方式來過濾信件:

  全部信件只傳送 Palm上送件匣中的信件而不接收任何新信件用收件人、寄件人或主題等欄位來過濾決定要接收或忽略特定信件Palm只接收電腦收件匣中未閱讀的信件。

  Pocket PC並沒有任何內建的信件過濾功能,但信件的過濾動作可以透過 Exchange Server或是Outlook來完成。除此之外,透過 ActiveSync的設定,你還可以指定每封信要傳幾行、要傳幾天之內的信件、要不要傳送信件附檔(以及限制附檔的大小)到Pocket PC上。Palm讓使用者可以對一些基本選項做簡單的設定,而由於Pocket PC上的Inbox程式是一個具備完整功能的郵件服務程式,所以能給使用者更進階的設定控制。
  在Pocket PC上可以做的最酷的事情之一就是觀看信件附檔。只要你有與該檔案型態/附檔名(如doc、gif、jpg、mpg、mp3)相關聯的程式,你只要點一下圖示就可以看到檔案的內容了。舉例來說,某甲可以送給我一封附有下列檔案的e-mail訊息:"Q1 Sales Report.xsl、Welcome.doc及Ice Cream.mp3",信件內容中並有一個網址。Palm內建的 Mail程式能對這封信件如何?除了閱讀純文字的部分之外,其它的大概都要回到桌上電腦才行了。但在Pocket PC上整個世界就不一樣了。 如上所述,你收到了某甲的信件,注意到內容中有一個網址,用筆點了它一下。現在Pocket Internet Explorer(PIE)打開了,並顯示該網頁。關掉PIE後跳回Inbox程式,用筆點那三個附檔後再點sync鈕開始傳輸。十秒鐘後,這些附加檔案都可以被儲存到 Pocket PC上,或是打開來觀看。所以你點了一下"Ice Cream.mp3"檔案,Windows Media Player就開始播放Sarah McLachlan的冰淇淋之歌(The Ice Cream Song)。當音樂在背景播放時,你點了一下"Q1 Sales Report.xls"圖示,Pocket Excel便開啟這個試算表供你研讀。最後,你點了一下"Welcome.doc",Pocket Word上顯示的是公司老闆寫給你的一封私人信函,歡迎你的加入。
  這就是未來。Palm如果想要在這個高科技、瞬息萬變、『我們要一手掌握世界』(we-want-the-world-in-the-palm-of-our-hand)的市場中獲勝,它就必須做到這樣的境界。手持裝置的消費者需要隨時隨地方便地完成任何他想做的事情。Bluetooth聽起來很誘人,不過那是另一篇文章的事了
同步化 
  只要輕按一個鈕就可以輕鬆地把電腦上的行事歷、通訊錄、待辦事項及記事傳送到一個小到可以放在手掌上的裝置上,這在1996年時是相當神奇的觀念。時至今日,相同的神奇科技已經成為任何手持裝置的最低需求了。
  Palm的HotSync動作最大的問題在於,你Palm上的資料只跟你最後一次按鈕進行同步化時一樣新;但好處是,假若你的Palm當掉了,它可以在你下次做HotSync時把資料還原回來。理論上是如此,但我的經驗並沒有那麼美好。反之,Pocket PC會主動地跟桌上電腦保持同步化(你也可以把它設成被動),這代表Pocket PC隨時都保持在資料最新的狀態,你隨時可以把它拿了就出門。但若有一天你要進行PIM資料及應用程式的還原動作時,你必須在之前有先打開ActiveSync中的『備份』選項。系統預設值是有開啟備份功能的,而且在 Pocket PC系統重設(hard-reset)後要重建系統跟重建一套PC系統差不多-一點都不好玩,但在幾次練習後就會容易些。除此之外,ActiveSync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支援麥金塔(Macintosh)或UNIX,而且也不打算支援;反之Palm支援麥金塔以及UNIX(藉助外部協力廠商產品)。
  Palm跟Pocket PC的同步化程序有另外一點重要的不同,Pocket PC會在它跟桌上電腦之間建立一個『合作關係』(partnership)。根據 Microsoft Help Guide的說明,『合作關係是存在ActiveSync之中,而且名稱跟相對應的 Pocket PC裝置是一樣的。你的桌上電腦可以跟多個手持裝置建立合作關係,但一部裝置只能能兩部電腦(如你的桌上及手提電腦)建立合作關係。』因為這是Pocket PC同步化的一個重要議題,讓我們更進一步來看到底『合作關係』是什麼,以及合作關係到底在做哪些事。
  一個『合作關係』讓你的電腦可以認得你的Pocket PC,也讓你可以同步化你的PIM程式資料。這跟Palm上的使用者名稱很類似但不太一樣,因為只有和電腦有建立合作關係的Pocket PC才可以進行同步化。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在三部電腦之間共享你的個人資料及軟體,你的桌上、手提電腦,以及Pocket PC。不過透過這樣的方式,手持裝置上的資訊就無法暫時同步化到另一部電腦上了。這是因為合作關係是儲存在 Pocket PC上的,而它只允許兩個合作關係。
  除此之外,你只能讓Pocket PC跟一部桌上電腦進行電子郵件的同步化。這對使用 POP服務的人來說很合理,但對用 IMAP或Exchange Server的人來說就不行了。舉例來說,你可以在你公司的電腦、你家裡的電腦,以及Pocket PC上都存有一樣的通訊錄。『合作關係』的主要考量在於安全性,若有一天你的Pocket PC被偷或不見了,『合作關係』可以防止你的資料被複製到Pocket PC不認識的電腦上去。因為若你的 Pocket PC連接到一部它不認得的電腦,它會要求建立一個『合作關係』,而且你無法由Pocket PC對電腦做初始的同步化動作。我認為微軟限制了一個應該是很正點的技術,若合作夥伴數目可以比二多一些,好比說是五,我就可以接受這個『合作關係』的觀念;因為我有一部公司電腦、一部公司的手提電腦、一部家裡的手提電腦,以及一部麥金塔。反過來說,我可以在任何時候在我所有的電腦上進行Palm的同步化,但我必須按一下HotSync鈕才可以讓Palm上的資料保持最新的狀態,不過老實說,按個按鈕並不太辛苦。
  Palm的運算平台上使用一種被動的同步化程序,稱為 HotSync。你的Palm要HotSync時,你必須按一下連接座(cradle)上的按鈕,或者是透過Palm上的軟體,手動啟始整個同步化的程序。在同步化的過程中,Palm跟電腦會互相比對內建 PIM程式的資料,只要資料有變更、新增、刪除等情形,就會自動互相更新。若電腦跟Palm之間有外部協力廠商寫的『資料導管』(conduit),該導管相對應的程式資料也會在同步化的過程中被交換。
  基本上,資料導管主管資料檔案的格式轉換,所以你才可以在電腦上看到Palm上面建立的資料,或是在Palm上看到電腦上的資料。Palm跟Pocket PC都是用這樣的程序,在同步化的過程中做資料的轉換。舉例來說,你可以透過Dataviz公司的Documents to Go程式,在Palm上閱讀Word及Excel的文件。它在你的桌上電腦裡安裝了一個資料導管,然後在 Palm上安裝相對應的軟體。在同步化的過程中,任何你指定要在Palm上『閱讀』的Word檔案都會被轉換一種Palm上的DOC格式(別跟 MS Word的.doc附檔名搞混了),Excel檔案則被轉成一種Dataviz自己的檔案型態。除此之外,透過安裝Ultrasoft軟體的Ultrasoft Money程式及資料導管,你也可以在 Palm上管理你的Microsoft Money帳戶。透過另一個外部協力廠商軟體AvantGo,你還可以在Palm上離線閱覽網。再說一次,在同步化的過程中,不管是Palm或Pocket PC的檔案都會經過一道轉換手續,所以它們才能同時在電腦及Palm或Pocket PC上閱讀。
  Active的一項功能是,你可以主動在『我的電腦』裡的一個圖示上用滑鼠雙擊,就可以查看你 Pocket PC上的檔案系統。Palm就沒有辦法這樣做了,當然有許多Palm的使用者根本就不想要這樣的功能,但讓我用幾個例子說明為什麼這是一個方便的功能。
  舉例來說,Pocket PC上的記事是以獨立的文字檔型態儲存。你只要雙擊『我的電腦』,再雙擊 Mobile Device,然後再雙擊想要開啟的記事檔案,你就可以輕鬆地編輯它,不需要再另外開啟如 Outlook或Lotus Notes之類的PIM程式。或者是,假設你剛剛才從 Napster下傳了一個 MP3檔案。你同樣可以用上面的步驟,但直接把MP3檔案從電腦資料夾中拖放到Pocket PC(的資料夾)上,你就可以看到它自動被安裝到Pocket PC上
網路同步化 

  透過一個 TCP/IP網路來進行Palm的同步化很容易,但也不是人人都會。與 Palm連接的桌上電腦除了要設定該電腦的IP位址及subnet(不一定要設)之外,還必須被指定為『主電腦』(Primary PC)。在這些動作完成後,再來就只是在撥接到 ISP時選擇『網路』選項,而且從 Palm上的HotSync程式來啟動同步化動作。不過,透過網路來進行Pocket PC的同步化就有點令人望而怯步了。

  在Pocket PC上,網路同步化被稱為一個『遠端連線』(remote access connection),欲連線的電腦必須與Pocket PC有合作關係才可以。

  想要透過網路啟動同步化,桌上電腦的ActiveSync必須設定允許Ethernet或Remote Access Server(RAS)的連線。它並沒有複雜到要編輯registry中的資料,只要鉤個選項就行了,至少說明是這樣寫的。

  合作關係的網路連線部分在桌上電腦一旦設好之後,你就不太需要耽心Pocket PC上的設定問題,但你必須瞭解微軟的網路連線是如何運作的。為 Pocket PC建立網路同步化基本上跟Palm很類似:撥號連到一個 ISP,然後到連線資料夾中去點ActiveSync圖示。接著Pocket PC就會開始在網路上根據 WINS(WindowsR Internet Naming Service)來找尋你的電腦,跟Palm用DNS(Domain Name Service)不一樣。

  舉例來說,我桌上電腦的Windows網路設定名稱為 MOE,但用DNS找的名稱為 moe.scs.unr.edu。這就是一切問題的起源,若你對這方面的網路觀念不夠清楚,但你又非得用遠端網路進行同步化,那就趕緊睜大你的眼睛,因為我可能可以減少你好幾個小時的挫折感。感謝Chris De Herrera,我學到除了一般的網路設定(IP、Gateway、Subnet及Name Server)之外,你還必須加設一台WINS name server,把它設成你要連線做同步化的電腦(也就是安裝Outlook的電腦)的IP位址。另外有一點很重要,不管是Ethernet或是撥接網路設定,都會需要前面所提到的設定動作。 不管是用Palm或是Pocket PC,你必須確定你的主電腦有開機,而且桌面PIM軟體(如Outlook)有打開;若你用的是Pocket PC,你必須把你的電腦的IP位址設定成WINS name server。否則你的Palm或Pocket PC會無法在網路上找到你的電腦,或者是找不到要同步化的PIM資訊。

  Pocket PC的ActiveSync比Palm的HotSync要稍微來得好一點點,因為它可以讓你主動查看 Pocket PC上有什麼東西,而且它會隨時保持最新的資料狀態,所以你可以隨時把PDA帶著走而不用怕資料沒有更新。不過在Palm上安裝軟體則比Pocket PC要容易得多,我在這邊就不贅述,細節請自行閱讀使用手冊。

手寫辨識 

  Pocket PC上用的Microsoft Character Recognizer跟Palm上用的Graffiti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兩者都有可以辨識一般手寫的特定字元形狀,兩者也都有特別的方法用以書寫大寫字母、小寫字母、數字及特殊字元,而且兩者都是一筆劃寫成。

  不過,Microsoft Character Recognizer除了有Graffiti的觀念之外,還提供一些額外的功能,包括有:大小寫模式(小寫模式跟Jot相容,大寫模式跟Graffiti相容)、單筆劃書寫、跨行的連字號(只存在於小寫模式中),以及允許特殊字元(accented characters)的選項。除此之外,Pocket PC還內建有自動完成單字(word-completion)、字詞後自動加空白(auto-spacing),以及句首字母自動大寫(auto-capitalization)等功能。大體上來說,我發現Character Recognizer很容易上手,因為它可以馬上辨認我所寫的字元(在小寫模式),不像Palm我還要先看Graffiti書寫範例。

  Palm的Graffiti只要稍加練習很容易就能學會,而且學會以後的使用也很容易。在 Graffiti中每個字元及符號都可以一筆劃完成。舉例來說,想要寫 c這個字母,只要照正常手寫的方式書寫即可,從右上角反時針方向畫一個半圓。在用Graffiti書寫文字時,字母的小寫是有區別的,因為筆劃是依照大寫字母設計的。這是初學 Graffiti寫法最難調適的地方,但很容易就能讓人學會,這也是為何 Microsoft的Character Recognizer也允許使用者用大寫字母來手寫輸入。然而,Graffiti也有許多不錯的功能可以讓文字輸入輕鬆得多。Graffiti讓你輕鬆地在文字行上左右移動游標、寫特殊字元,例如'$'在Graffiti中的寫法就比Character Recognizer的寫法(我的成功率大概只有一半)要來得有道理得多。這是因為 Graffiti有三種模式:shift(大小寫)、標點符號,以及延伸的shift(特殊宇元)模式。每種模式都有一組不同的單筆劃字元形狀,它們不但要讓Palm可以清楚地辨識出來,更要讓使用者便於記憶。不過,大部分人是不會想要完全學會『所有』字元的 Graffiti寫法的。

  不管是用Graffiti或是Microsoft的Character Recognizer,在Palm或Pocket PC上輸入文字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在兩種方法都用過之後,我必須承認我比較喜歡 Microsoft Character Recognizer的使用彈性及準確率,因為用小寫字母書寫讓找寫起來更自然。你有多少時候用紙筆寫小紙條時全部是用大寫字母的?我就是覺得用小寫來寫會比較舒服。我們用寫個冒號':'來比較,就可以看出Character Recognizer的辨識是比較自然的。舉實例來看,Graffiti的寫法會先要你用筆點一下,代表進入標點符號模式,然後再寫一個很窄、很瘦長的'v',窄到筆幾乎是直下直上,這樣才能用 Graffiti寫出一個冒號。反之,你只要跟平常用紙筆寫冒號一樣,在 123手寫區用筆上下各點一點,就可以用Character Recognizer寫好一個冒號。

  也有可能你兩種手寫方式都不喜歡,但很幸運地,不管是Palm或是Pocket PC上都有很多手寫輸入的替代方案。但我必須說,在Palm上用內建 Graffiti以外的方式來輸入英數字、特殊字元及標點符號的選擇,要比 Pocket PC來得多。真正的差異是在每個人的手寫風格,這會影響你對 Graffiti或是Microsoft的Character Recognizer的學習難易度,以及接受程度。

  若你兩者都不喜歡,你可以試試外部協力廠商的解決方案。在Pocket PC上你可以用一個叫做Transcriber的程式,它可以讓你自由地在螢幕上任何地方用一般手寫的方式輸入文字。在一段延遲時間之後,Transcriber就會去辨識你剛剛的手寫筆跡,而且準確率達90%。在Palm上,你可以使用如Jot、TealScript等Graffiti的替代程式,或者是FITALY。Jot跟Microsoft Character Recognizer很類似,TealScript則在觀念上和Transcriber很像。FITALY是一個替代的QWERTY鍵盤(譯註:QWERTY是鍵盤按鍵排列順序)。

  總而言之,不管哪個平台上的字元辨識都很不錯,在Palm上可能比較容易適應,因為它在螢幕上有一個專門手寫的區域。若你不喜歡 Graffiti、Transcriber、Jot、或是Microsoft的Character Recognizer,你可以用其它利用該手寫區域的輸入方式。通常它們讓你在Palm的螢幕手寫區上貼張貼紙,上面有英數字的鍵盤排列圖,你就可以直接用點鍵盤的方式來輸入文字。

電池與螢幕

  由於幾個很重要的因素,Pocket PC跟Palm上的電池電力消耗有相當大的差異。大部分的Pocket PC螢幕都支援320點x 240點的解析度,可以顯示16-bit(譯註:216=65,536)種顏色,並且藉由側邊一個很亮的白燈管讓螢幕在不同光度環境(例如室內室外的差異)下,仍能維持一定的清晰度及色度。

  這跟Palm的『背光』(backlight)觀念不太一樣,Palm的背光不過是讓螢幕發亮成藍綠色,好讓使用者在黑暗的環境中一樣可以看清楚螢幕。由於沒有太好的背光機制,Palm的螢幕在低亮度環境或是一些特定情況的戶外場合併不太容閱讀,但有失必有得,Palm的電池壽命因而長得多。不過,不是所有的Pocket PC都是一樣的。HP Jornada的螢幕就很不適合在戶外閱讀,事實上在正常的日光下它根本就無法閱讀。反之,Compaq iPaq就幾乎在任何亮度的環境中都可以輕鬆看清楚螢幕,但代價就是電池電力。當你在注視一台Pocket PC時,不要被它螢幕在室內的顯示效果矇騙了,因為到了戶外恐怕就不是那麼回事了。Palm的螢幕在大多數環境下都可以清楚閱讀。

  另外一個影響電池消耗的原因是擴充槽的使用。這包括了紅外線(IR)傳輸、數據機的使用、CF卡的使用、USB或序列埠的同步化,以及無線通訊。由於每個人對每台機器的使用方式不同,所以也很難跟你保證它的電池壽命一定可以有幾小時。我可以在三天內就把 Palm V的電池用到沒電(花很長的時間用pedit寫文章),iPaq則只要一天就夠了(但這是邊用Word寫文件邊聽MP3檔案)。不管是哪一台機器,我都會買旅充(travel kit)而且隨身攜帶,因為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什麼時你的機器會沒電。

外部協力廠商支援

  Palm運算平台的成功主要有兩個因素:
  1)外型小巧及使用簡便2)網路上的各式軟硬體支援。

  Palm在網路上的軟體支援超過5,000種,從作業系統功能的增強到專案的管理程式,一應俱全。再加上數百種外型獨特的保護套、觸控筆、Springboard擴充模組,以及其它的配備,使用者可以輕易地把Palm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除此之外,網路上還有無數的網站專門提供Palm的相關資訊,如PalmGear、Coola、Palm-Talk Mailing List及PalmInfoCenter等,它們藉由最新資訊的報導、使用者俱樂部的交流、比 Palm, Inc.還要好的技術支援等,提供給全球Palm社群花錢都買不到的協助。

  這正是Windows CE(現在的Pocket PC)陣營所遠遠不及的。在這個平台上開發軟體的程式設計人員並不多。除此之外,Pocket PC上不錯的軟體通常都是25到50美元的shareware(共享軟體),特別是在花了五百美元以上購買機器之後,這樣的價格就降低了使用者付費註冊的意願。在Pocket PC的世界中,freeware(免費軟體)好像比較不流行。在我下傳的六個Pocket PC軟體中,大概只有一個是免費軟體,好像是GluBar。

  在Palm的平台上剛好大異其趣,網路上的免費軟體有數百種以上,因為很多程式設計人員覺得在Palm運算平台上開發軟體很刺激,這是一個新的挑戰,可以給他們帶來全新的靈感。此外,Palm的開發工具也很容易取得,而且是不用錢的。事實上,Palm, Inc.提供給它的開發人員社群相當大的支援,包括有年度研討會、訓練課程,以及產品開發的金錢獎勵。微軟的Pocket PC則不太一樣,他們的SDK是免費不用錢的,但他們要求7.50美元的光碟寄送費用。微軟若有一些"IN-TER-NET"的觀念,或許可以讓程式開發人員跟Palm一樣,直接『下傳』SDK來用。不過回過頭來說,PocketPC.com網站上的微軟開發人員專區網頁設計得還不錯,讓人很容易使用。若要在Pocket PC的世界中看到像Palm這樣規模的軟體開發支援力量,看起還要等一位『大哥級』的人物在市場出現才行。

  為了清楚突顯出Pocket PC上軟體的不足,讓我們來看看我的 Palm上安裝的軟體,然後看Pocket PC上是不是有相對應的軟體。很不幸地,大多數都沒有。Palm上的外部協力廠商軟體實在是比Pocket PC上要多得太多了。

  Palm跟Pocket PC的應用軟體比較表

Palm Pocket PC
AcctMgr Ewallet:類似的觀念,但貴得多
AportisDOC reader 沒有相對應軟體
AvantGo AvantGo
Coola 沒有相對應軟體
HackMaster 沒有相對應軟體
MyBible PocketBible
Progect 沒有相對應軟體
Silver PocketLauncher
WhatzUp 內建的 Today 介面
Z'Catalog 沒有相對應軟體
Documents To Go Pocket Word, Excel
Qmate、UltraSoft Money Pocket Money
Pedit 沒有相對應軟體
沒有相對應軟體 Windows Media Player
Peanut Press Microsoft Reader

  Pocket PC平台的另一個關鍵弱點在於缺乏優質網站,Palm的平台(或品牌)正是經由許多優質網站的協助才得以建立。大部分Pocket PC的相關網站都是資料凌散、更新速度慢、而且混亂,跟微軟的Pocket PC網站恰好成明顯對比。反之,Palm的網路族群好像是大家約定好一樣,他們有系統地、有規劃地讓Palm社群得到想要的資訊。

  對許多消費者來說,這並不會影響他們的購買選擇,但有些人就非常重視這方面的支援。不過這不管對 Palm, Inc.或是微軟來說,都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行考量。讓我們用Palm平台長期的成功為例。它的成功似乎相當依賴這種草根、『宗教』式的行銷。除此之外,它也讓使用者更瞭解他的機器,更忠誠,而且讓消費者會想要更加善用這個平台,即使再多花錢都沒關係。
Palm 應該感到害怕嗎?

  Palm應該感到害怕嗎? 我想正確答案是「是」也是「否」。不,Palm不應該感到害怕,因為它的定位是一個可以輕鬆查詢你的行事歷、你的通訊錄、你的e-mail的裝置。Palm仍在外型上佔優勢,因為它很實用而且很方便。我隨身把它放在我的襯衫口袋中,有時候我根本沒有感覺它在口袋裡。最後,Palm利用消費者的口耳相傳替他們做免費廣告。這在Internet上創造出一種「草根式的宗教」(grass-roots-religion)。事實上你們之中一定有些死忠的Palm使用者,會針對本文在新聞群組(newsgroups)裡開炮,甚至是直接發e-mail給我。Palm不是笨蛋,只是他們還是沒有把一些提供豐富資訊的網站當一回事。

  回過頭來說,是的,Palm是應該感到害怕,因為新的 Pocket PC的操作已經更簡單了,使用者可以更容易進入Pocket PC的世界。若你把Windows CE跟Windows桌上作業系統的歷史拿來使比較,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相似之處。Windows桌上系統的第一跟第二版都不好用,也沒有造成流行。當時蘋果電腦(Apple)仍然是圖形介面電腦的業界領導者。Windows 3.1出來以後開始受到一些人的青睞,然後當Windows 95推出後,它帶給個人電腦一個革命性的改變,更在蘋果電腦的圖形介面電腦市場狠狠一大口。 我相信Pocket PC上會發生類似的事情。現在這個版本就好像Windows 3.1一樣-它簡易的介面吸引了一些消費者,除此之外它還具備有 MP3音樂、MPG影像,以及絕佳的螢幕顯示。如果下一個版本的Pocket PC能夠再更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它絕對可以攻下一些 Palm的市場,而且提高手持裝置的功能標準。
所以,我該買Palm還是Pocket PC ?

  不管你是考慮購買一部新機器,甚或是要升級你現有的手持裝置,你都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從大小、重量、外型、功能,到 CPU速度、電池,以及外部廠商的支援,都在考慮之列。以現在來說,我覺得獲勝的一方是 Palm以及Pocket PC。嘿,這不算是答案。好吧,讓我們好好來看看這兩台機器。

  alm V系列機種體積小、重量輕、灰階螢幕顯示、支援所有主要的桌上PIM管理軟體,而且它內建的 PIM程式對於複製、同步化桌上電腦的資訊而言,算是相當優異的。它的中央處理器,Motorola Dragonball,並不算強,但對一個單工作業系統而言,它可以提供足夠的運算能力。內建的鋰電池是可以重覆充電的,對使用量很大的使用者來說,一般而言還可以撐過一個週末。透過外部協力廠商軟體,你可以離線瀏覽網頁、追蹤專案進度、玩遊戲、更新股價資料、建立Coolets(、攜帶朋友及家人的照片(當然是灰階就是了)、閱讀Word及Excel文件、記帳,以及閱讀數以千計的DOC格式電子書。

  Compaq iPaq的大小跟Palm VII差不多(不含上蓋)、重量輕、支援12-bit/4,096種顏色,同樣也支援主要的桌上 PIM管理軟體,並且以微軟廣受歡迎的Outlook產品為基礎,內建有一組 PIM程式。它不但可以主動同步化你的 PIM資訊,你還可以在你的Pocket PC上直接開啟多種檔案格式的檔案。這些檔案可能包括一組MP3音樂檔,你女兒剛學會走路的特別 MPG影像檔,一個 GIF、JPG、或是BMP圖檔,一個 Excel試算表或是Word文件,或許是你的Microsoft Money帳戶資料。

  Pocket PC真正會讓你流口水的功能在於其內建軟體之間絕佳的的整合性,這包括系統類別、e-mail信件附檔與Pocket Internet Explorer及其它內建軟體的整合、語音錄音功能,以及Today介面。除此之外,其作業系統本身也有一些優勢,包括一個多工的作業環境(你就可以一邊聽MP3歌曲一邊編輯Word文件)、更快的中央處理器(通常速度在100-206 MHz,最新的機種開始採用 StrongARM)、自動記憶體管理(這點功能有好有壞)、Compact Flash的支援(iPaq需另購擴充匣),以及一個更多功能的系統設定介面。系統的基本設定都顯示在這個介面中,格式則跟我們熟悉的Windows環境很類似。內建的鋰電池是可以重覆充電的,平均大概可以撐個 6到12個小時,視機種、螢幕、背光方式、以及處理器(及處理的工作)的不同而異。

  總結

  購買一部新PDA關係到個人風格以及你打算用它做什麼事情。是為了娛樂,為了讓日常生活更有條理,還是只是為了耍酷?或許你會發現Palm跟Pocket PC都具備你想要的功能,因此而在內心掙扎。我給你的建議是慢慢來,仔細地把你的需要用紙筆列出來,再依此比較兩個平台的優缺點;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一台可以在上面編輯Word/Excel文件或是聽MP3音樂的手持裝置,還是要一台可以放在襯衫口袋而絲毫不覺得是負擔的機器。

  當你在這個市場中比較兩款非入門機種,Palm Vx及Compaq iPaq,『一分錢一分貨』這種說法不見得適用。兩者的價差大概是100美元(譯註:Palm Vx較便宜),但一個有絕佳的螢幕顯示、較強的作業系統以及多媒體的能力,而另一個則擁有絕佳的外型大小以及簡單的操作。

  所以我就談到這裡,我有信心你會根據你自身的使用需求,而不是人云亦云地挑選出正確的手持設備


原文出處
I believe a lot of information listed here was out of dated.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chang in both Palm and PPC in past two years. It is really depended on person to see which one is better suit for you. Just like PC and Mac...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