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有許多人要求多樣化的資訊,這樣子會衝突嗎?
不見得!!
除了「客製化」的選項是一個方法外,另外 …
我認為正確的方向應該是:
「畫面簡化」+ 「功能強化」!
例如 Garmin C320 及 Asus A63x 大量運用觸控畫面彈出選項的設計來隱藏不需要一起顯示的選單!另外,在適當時間自動切換、跳出的畫面設計也是另一利器。
前面我提到的「高速公路看板」觸控進階選項就是一個例子,不需要的人根本就不會發現這個功能,進階玩家又能很方便的找到這個功能(直覺的操作)。
我想這般更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確有可能兼顧一般用戶與power users的需求!
歡迎參觀口木看盤室 http://rightgun.blogspot.com



上排是Garmin C320的畫面,下排是路易通3的畫面:
這樣一對照,就可以了解為什麼C320是暢銷的「老人機」吧!
他的按鈕就只有一個「目錄」而已,而且大藍色的對比讓人很容易地往他按下去,我覺得路易通也可以參考這樣的設計,將工具列取消,只留一個「選單」就好。
然後把「放大」與「縮小」放在導航畫面的邊緣。
至於「尋車」我一直覺得是個很奇怪的設計!
我覺得可以這樣子處理:導航狀態下,移動地圖後若5~10秒沒有動作(這個時間可設定),則可自動回到目前定位點,這樣子也可以減少一些生手誤以為是當機的狀況。
至於「介面」,就放在「選單」的子按鈕就好啦!
多出了原本工具列的空間之後,就可以把「時速」、「GPS收訊」、「路名」…等資訊往下側兩邊擺了,個人認為目前路易通的導航資訊真的太多了!
比較重要的有:目前所在道路、鄉鎮、剩餘距離。
至於「預估到達時間」根本算不準,不如拿掉!
導航狀態的 N,B,S,D 這些字沒人看得懂,也可以拿掉 …
衛星收訊不需要寫出收到幾顆,只要show出像手機手訊那樣子的強度格數即可,這樣簡單也省空間。
目標指向是個很有幫助的參考,若可能的話,希望可以放進去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