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OK wrote:
「基礎圖層」,此類圖層,無法透過它圖層之間的關聯性,建制出來,例如:道路線段圖層,我們無法在既有的圖層中,憑空去畫出另一條沒有在圖層中路段來,必須實際取採集,才能得到。
您所謂採集,具體的作法可否舉例? 實際測量? 跑過?
也就是網友反應哪裡少條路,原廠並無法就這麼畫上去就導航之?
Krassowski wrote:
又要請教SanOK兄了,關於道路起伏還有一點問題,我想知道道路起伏屬性的資料結構,你是用什麼方式記錄的?是用什麼軟體來處理?
你高架橋和平面道路和地下道的高度是如何取得的?是實測還是找公路機關?這一部份我很難想像.
另外還想請教一下,SanOK兄對地圖這麼了解,不知道地圖是自己做還是向其他地圖公司買?
如果是自己做不知道圖資來源是什麼?
我們知道,有些公司為了強調地圖夠新,直接拿航照圖或衛星影像來數化,山區也一樣,高差位移的問題完全不考慮.
他們的說法是GPS的誤差都這麼大了,誰會在乎高差位移呢?事實上很多正射影像都有可能偏差到30公尺以上的.
這也是我對道路高度屬性感興趣的地方.如果SanOK兄不吝指教,我會考慮付顧問費的.
Krassowski wrote:
關於道路起伏還有一點問題,我想知道道路起伏屬性的資料結構,你是用什麼方式記錄的?是用什麼軟體來處理?
.
Krassowski wrote:
你高架橋和平面道路和地下道的高度是如何取得的?是實測還是找公路機關?這一部份我很難想像.
.
Krassowski wrote:
對地圖這麼了解,不知道地圖是自己做還是向其他地圖公司買?
.
Krassowski wrote:
有些公司為了強調地圖夠新,直接拿航照圖或衛星影像來數化,山區也一樣,高差位移的問題完全不考慮.
他們的說法是GPS的誤差都這麼大了,誰會在乎高差位移呢?事實上很多正射影像都有可能偏差到30公尺以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