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台可以顯示海拔高度的汽車用衛星導航

Timber Wolf wrote:
不過有一段"最好的作法是利用gps高度來校正氣壓計"
這有待商榷, 得視情況而定...(恕刪)


itrs意思應該是說對於多數人來說, GPS高度與氣壓高度混和計算到的高度是最適合多數使用者的, 當然如果對於進階者(清楚氣壓與高度的關係, GPS高度的誤差因素)來說, 才會有"視情況而定"的特定用法, 例如: 關閉GPS高度校正.

millerliu wrote:
itrs意思應該是說對於多數人來說, GPS高度與氣壓高度混和計算到的高度是最適合多數使用者的, 當然如果對於進階者(清楚氣壓與高度的關係, GPS高度的誤差因素)來說, 才會有"視情況而定"的特定用法, 例如: 關閉GPS高度校正.


了解
那是小弟誤解了
如果只以5000元以下來買汽車衛星導航
版上大大可以推薦幾台給我參考嗎?
p52629 wrote:
如果只以5000元以下來買汽車衛星導航
版上大大可以推薦幾台給我參考嗎?


看您對高度值有沒有嚴格要求
或者其他導航功能上的特殊需求
如果是5000元以下
任何廠牌都是可以選擇的
to Timber Wolf 兄
我想我們之間可能有點誤會吧
請容小弟繼續說明
純就討論
別變成口水戰了

首先
就方向判定來說
GPS確實是不如電子羅盤
可是請注意一個小小的問題
GPS本來就是必須在移動的狀況下才能計算方向
這是他天生的缺點
可是
GPS系統指出的北
是我們所謂的真北
而不是磁北
但是大家習慣使用的指北針
顯示的祇是磁北而已喔
所以會反變成GPS的羅盤不準確

小弟文中最後說明的
是指開版大大的需求
他只是想找一個能夠知道耳朵不舒服時的高度
那當然是氣壓式比GPS來的適合
原因應該不用再說明了吧
而不是說氣壓式比較準確

最後
其實目前業界普遍使用的最準確的測地方式
還是以D-GPS為主
而非氣壓式的方式喔
bv2pg wrote:
to Timber Wolf 兄
我想我們之間可能有點誤會吧
請容小弟繼續說明
純就討論
別變成口水戰了

首先
就方向判定來說
GPS確實是不如電子羅盤
可是請注意一個小小的問題
GPS本來就是必須在移動的狀況下才能計算方向
這是他天生的缺點
可是
GPS系統指出的北
是我們所謂的真北
而不是磁北
但是大家習慣使用的指北針
顯示的祇是磁北而已喔
所以會反變成GPS的羅盤不準確


您客氣了
咱們都是純討論
沒有口水

對電子羅盤的部分您誤會了
所謂的電子羅盤 "輔助" GPS
是指"原地"轉向,無向量移動
如果設定的是"上為航向"
它的地圖頁面會隨著您的航向而轉動
並不是真北或磁北的問題

若單就電子羅盤的部分
例如...這裡
它還是可以選擇真北,磁北,方格北或自定的方式來顯示
至少小弟目前手中的機器是可以這樣設定的


bv2pg wrote:
小弟文中最後說明的
是指開版大大的需求
他只是想找一個能夠知道耳朵不舒服時的高度
那當然是氣壓式比GPS來的適合
原因應該不用再說明了吧
而不是說氣壓式比較準確


哪個比較準
這個部份可能彼此之間的論點還是有異
或許往後可以彼此再來切磋討論

bv2pg wrote:
最後
其實目前業界普遍使用的最準確的測地方式
還是以D-GPS為主
而非氣壓式的方式喔


您說得沒錯
小弟真的沒有聽過使用氣壓式高度計或GPS來作大地測量
因為這是兩樣不同性質的機器

測地方式當然是使用較"專業"的D-GPS
相關設備眾多,而且價格不斐
缺點就是需要至少2台的接受器以及必須搭配基地站或參考點座標
"長時間" 處於 "定點" 測量才能有精準數值
但那也僅就平面的量測
高度值還是...................
若要更精準的測量高度,則必須還要參考附近的水準點才行

而我們所要的是"快速"取得數據的需求
一般民用型GPS已足供所用

若真要比專業
測量單位或相關機構
高精密的氣壓高度計並不是沒有
bv2pg wrote:
其實目前業界普遍使用的最準確的測地方式
還是以D-GPS為主, 而非氣壓式的方式喔 ...(恕刪)

Timber Wolf wrote:
若要更精準的測量高度,則必須還要參考附近的水準點才行

若真要比專業, 測量單位或相關機構
高精密的氣壓高度計並不是沒有 ...(恕刪)


利用測量級雙頻GPS(不需要用到DGPS)靜置數小時後, 再進行後處理作業即可得到1cm以下精度, 而測量高度只能得到橢球高度而已, 並非常見的海拔高度. 尚須進行大地起伏的修正才能"接近"海拔高.

最精密測高其實是利用重力測量來取得點位的未知海拔高度, 一般測量則以既有一等水準點來進行連測推知附近區域的海拔高度. 換言之, 氣壓高度計在專業應用上完全無法達到精密高度測量的要求, 只能拿來玩玩而已.
millerliu wrote:
利用測量級雙頻GPS(不需要用到DGPS)靜置數小時後, 再進行後處理作業即可得到1cm以下精度, 而測量高度只能得到橢球高度而已, 並非常見的海拔高度. 尚須進行大地起伏的修正才能"接近"海拔高.


就算測量級的雙頻也必須是2台以上的接收器以及參考站
測量原理與DGPS類似
只是雙頻接收器能夠消除電離層所產生的誤差
缺點還是"貴"與"等"

測量高度部分您說得沒錯
除了小弟已提到的水準點
甚至還會運用的潮位站
DEM地圖也是這樣運用類似的方式進行製作

millerliu wrote:
最精密測高其實是利用重力測量來取得點位的未知海拔高度, 一般測量則以既有一等水準點來進行連測推知附近區域的海拔高度. 換言之, 氣壓高度計在專業應用上完全無法達到精密高度測量的要求, 只能拿來玩玩而已.


水準點小弟前面已經有提到了

不過M兄您提到一個重點
內政部重力基準站目前僅學術單位運用
硬體投資也非常大
一般民間單位則無緣

另外高精密的氣壓高度計
小弟的意思並不是沒有
只是運用的範圍是不同的
"大面積"高度測量當然氣壓高度計是非常不適合,也沒有人這樣做
真的只能"玩玩"
但民用已經非常實用

不過如果台灣也能夠建置類似WAAS及MSAS
不知道該有多好
Timber Wolf wrote:
millerliu wrote:
最精密測高其實是利用重力測量來取得點位的未知海拔高度, 一般測量則以既有一等水準點來進行連測推知附近區域的海拔高度. 換言之, 氣壓高度計在專業應用上完全無法達到精密高度測量的要求, 只能拿來玩玩而已.

內政部重力基準站目前僅學術單位運用
硬體投資也非常大, 一般民間單位則無緣...(恕刪)


我提到的是利用重力測量儀到現地直接進行該點取得重力值, 進而可以算出海拔高度, 而重力基準站則是重力測量儀的比對基準, 並無衝突, 兩者應用用途並不相同. 90年以後設立的一等水準點都經過重力測量, http://www.gps.moi.gov.tw/satellite/cpQuery/detail.jsp?ptNo=5001就可以看到5001的重力概略值, 是舊有水準點沒有的數據. 重力測量儀在若干測量公司是有的, 例如: 中興測量.
millerliu wrote:
我提到的是利用重力測量儀到現地直接進行該點取得重力值, 進而可以算出海拔高度, 而重力基準站則是重力測量儀的比對基準, 並無衝突, 兩者應用用途並不相同. 90年以後設立的一等水準點都經過重力測量, http://www.gps.moi.gov.tw/satellite/cpQuery/detail.jsp?ptNo=5001就可以看到5001的重力概略值, 是舊有水準點沒有的數據. 重力測量儀在若干測量公司是有的, 例如: 中興測量.


高度測量很多種
重力儀 或 利用GPS+重力基準站 或 潮位站....等,都是可以的
方法不同,誤差也有不同

民間若有進行測量
當然水準點是一定會增加的

說實在的...
以上討論這麼多
精度到公分級以下
民用其實是用不到的
留給學術及測量單位去傷腦筋
一般民用GPS與氣壓計已經很夠用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