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規定工程師要到新竹車廠實習,
在實習最後結訓時,參觀自己車廠的汽車組裝線的時候,
在烤漆檢點、防水測試後,(太久了有點忘了順序)
最後就是檢測的是煞車能力,跟監理所的檢查一樣,
不過多了一個車速,直接把車子前輪架在檢測煞車的鐵輪中,
不同的是這時候鐵輪是放鬆地。
然後技工在車內踩油門,
這時候介紹的資深工程師特別指給我們看,
生產線上方的碼表顯示實際車速 90Km,
而車上碼表顯示看了好幾台,大多在 93~98Km 附近,
還問我們哪一個比較準,
公布答案是,車輛原本設計就是這樣,
故意讓開車的人感覺車速很快,
即使超速也比較不會被罰。
但是在 60Km以下卻是相當準,
我想是時速表成本考量,
比較不注重高速準確性的關係。
後來我用 GPS 測過自己的兩輛車,
還是 GPS 比較準。
大家可以追著國光號或是統聯後面跑,
當你被他們超過的時候,不要怪他們超速,
其實他們都是以標準 100KM/H 的時速在跑。
xjlin0 wrote:
GPS也沒那麼神, 第一, 傳輸座標資料多半是半秒一次, 瞬時加速是無法表現的
第二, 那個時速是用模擬啥挖哥的GP48橢圓球體以座標推算的, 近似, 但不是真正地球型, 所以GPS速度與高度也不是完全準確的.
第三, 就算民用GPS開放SA, GPS本身還是有公尺級的誤差, 推算時速也不一定準.
GPS速度看看就好, 不是絕對準確的.
你講的三點沒一點正確的,拜託不要在這邊誤導別人~
1.GPS座標是接收器本身自行計算的,不是傳送的,也不是半秒一次,是連續的~
2.你要說的是WGS84吧,GPS計算速度是用都普勒效應~跟啥座標系無關。
3.現在是關閉SA不是開放SA,公尺級的誤差是位置誤差,跟計算速度沒有絕對的關係。
GPS速度絕對比時速表準,只是導航軟體的的反應比較慢~
我的實驗結論是,定速下,gps比大多數的快樂表準確多了!
如果我沒記錯,汽機車碼表都是利用摩擦帶動渦形彈簧來顯示速度高與低,因此或多或少都有機械上公差存在,有些車的表很準(但換過不一樣的輪胎後就不準),有些車的表不準(但換過不一樣的輪胎後就準了),這實在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機車實際上80公里時速時,可能表速已經100了,這真的很快樂!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