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Google Earth提供了全球衛星空照圖後,就算沒有掃瞄器和PhotoShop,大家也能快樂的用OziExplorer。這個構想許多先進已提過,就讓我把實作述諸圖文吧!
首先當然是要準備OziExplorer及Google Earth兩套軟體啦。如果要搭配PDA使用,還要準備OziExplorerCE版的軟體。雖然它的畫面稱不上華麗,但簡潔的風格與強大的工具,更突顯它的效能!
接下來開啟Google Earth,先針對顯示選項進行設定以取得最佳效果。點選「Tools/Options…」出現下列視窗: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ba34dc1dbd34ffeddea859a891010289.jpg)
Detail Area: 如果螢幕夠大,就儘量選1024x1024。畫面可視範圍會比較大,以利減少抓圖次數。
Texture Colors: 反正進了OziExplorer會縮色,就不必用True Color了。
Anisotropic Filtering: 關掉等方性的濾鏡。
Rendering: 取消Compass及Atmosphere的顯示,Elevation Exaggeration調到1-3均無所謂,因為我們要擷取的是平面圖不是立體圖。Elevation可以調整成常用的公制取代英制。至於顯示卡模式要用OpenGL或是DirectX,端看您的設備而定。
最重要的一環是主畫面下方: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c145f221676b7b1b2bf01d0d3d94e8f3.jpg)
既然要抓圖,就應該抓個最乾淨的圖。所有的Layer都取消,自建地標則視狀況予以出現即可。儘量保持圖面的清爽。而圖示中的Terrain(地勢)一定要關閉,否則圖面會因為高程顯示而產生形變。在接圖的時候就會發生令人譙聲連連的事件。
為了保持接圖的比例尺相同,我們必須取得一個一樣的視高(眼高)。有一個快速的訣竅是您可以在左上角的Fly To欄位中輸入任一地的地名(如Taipei),它就會自動「飛」到該地名,並且停留在距地1000M的高空。這樣抓下來的圖,實測比例尺大約為五千分之一。
接下來只要按下鍵盤上的Print Scrn(螢幕抓圖)鍵,就可以把圖貼到小畫家或者PhotoShop再進行儲存(或後製)。儲存的格式可以是BMP、JPG、TIF、PNG...等(如果您的OziExplorer用的是試用版,建議使用BMP格式。因為印象中Ozi的試用版好像只支援BMP,現在是否仍如此有待確定)。這裡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每次螢幕顯示的時候,正中央的區域會最清楚,四週圍的區域會稍微模糊。如果您要求每個地區都十分清晰,就必須增加圖面重疊的抓圖部份。如此自然也會增加處理的時間。
如果您喜歡一個螢幕一張圖(不拼接)也可以。OziExplorer支援跨圖顯示。當您移動到圖面以外時,它會自動找到您圖庫中另一張符合位置的圖來自動替換。不過如此您將花上較多的時間在進行圖資校正的前期作業上。
到此,Google Earth暫且放一旁,接下來換OziExplorer上場。開啟Ozi後,先針對Ozi的選項做些修正,以便和Google Earth使用相同的座標格式。點選工具列File / Configuration。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3ff8e86edb0415952e09ce9382dee114.jpg)
把Lat/Long Display改成Deg Min Sec(度分秒)的格式,以符合Google Earth的顯示格式。
點選工具列File / Load and Calibrate Map Image。把我們抓好(或拼接好)的圖載入,並點選右方的Point 1頁籤。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8c6d739871ca0bfd65b05002b55a67c1.jpg)
找到圖面上一個清晰可辨的主體(如圖中捷運站停車場的方塊),點選滑鼠左鍵設定為第一校正點。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61d94d2ed5dfe348d83a80f65e265073.png)
第一校正點設定完成。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1d6c8cfcf906ff4d5136584c708e0d7a.png)
回到Google Earth,把滑鼠移到剛才設定的第一校正點並放大圖面,盡可能把游標指向相同的位置。記下Google Earth下方的經緯度座標。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857e4b96958517191098e640b118d4f2.jpg)
回到OziExplorer,把經緯度填入Lat / Long欄位。到此暫且先不急著按下Save存檔。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1de6060122b979b937517edf86e30c6c.jpg)
在試用版的OziExplorer中,支援最多兩點校正定位。如果圖幅不大,基本上兩點定位(可用左上右下,或左下右上等距離較遠的位置定義)即可取得不錯的校正內容。如果單張圖幅跨越好幾個經緯度,則因球面的關係會顯得兩點校正有失準確性,必須改用三點以上的校正值。理論上校正點越多,圖資越準確,但手續也越麻煩。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323ba3daccaa5b344d354fe59d334327.png)
第二個點就如法泡製。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88980080b8705568325a53e07ad1ee6c.png)
再找到相同的主體並放大顯示。手指指向主體中心。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cf8e35b95916c911b0bc15a08fa61f8d.jpg)
把校正值填入Point 2的對應欄位中。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8812e2d28e266e80bca8dd00e1abf68e.jpg)
從Ozi網頁下載它的轉圖軟體Img2ozf(由於原圖BMP或JPG等格式不適合即時地圖移動,OziExplorer自行創立了Ozf格式。它針對圖檔進行分析重置,可以快速的在各種顯示比例及移圖上進行動作)。現在最新版是Ozf3.02版,可以向下相容。
開啟Img2ozf後,在Source Map Folder選擇剛才存放校正檔(.map)及影像檔(.bmp)的路徑。Number colors是圖檔重置後的顏色數量,使用其預設值48即可。在右邊的清單中,勾選要轉換的圖資。大多數的選擇保留預設值即可。按下Convert Maps開始製圖,轉換速度還不算慢。試過一張9000 x 9000 pixel的圖檔,大約費時五分鐘完成(AMD1.7, 512MB RAM)。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2f13da294d315032870b3143ae4f7f1c.jpg)
帶著OziExplorer(或PDA版的OziExplorerCE)上路實測去!下圖是我用OziExplorerCE搭配Garmin GPS35PC滑鼠型接收器「收集」回來的航跡(Track)。回到PC上,載入航跡檔。空照圖不愧是空照圖!車行航跡和道路服服貼貼。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45e56ec034c2f294d0f041f8a8ab1290.png)
後記
或許有人會說,空照圖有太多沒有經過處理的資訊(如雜亂的民宅及難以辨識的小路),不適合拿來導航。那麼您還可以試試UrMap之類的衛星地圖。反正OziExplorer是一套很自由的軟體,您愛搭配什麼圖資就用什麼圖資。
![[OziExplorer應用] 當OziExplorer遇上Google Earth](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39fbf1f0a8d8f4a108087d4a6a5b31a1.png)
比較重要的是,接圖是否接得正確?選擇校正座標的主體是否合適?這些都會影響實際使用時的準確性。至於校正點的選擇,我個人建議選擇圖面上具有明顯標示,或者有十字圖樣的內容。這樣在校正時,會變得容易許多。
另外,在選擇校正點時,僅量避免選擇高樓或海拔過高的地貎。以免因空照形變,而有高程上的誤差。例如在第一張空照圖中,紅樹林海悅大樓150公尺高的建築,因空照角度造成了極大的透視。如果選擇了它的頂樓來校準,很可能房子就跑到捷運鐵軌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