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21/1/2jdiz.html提到經濟部與商業公司組成"行人導航研發聯盟", 經濟部技術處長說:『行人導航基本上是高難度技術,GPS目前是使用民用模式,定位誤差都在50-100公尺左右,在這個科專計畫裡面加了非常多的技巧,包含也把FM跟RDS技術都應用上來,提高了定位的精準度。』
原本台灣的GPS屬於民用範圍的誤差是在五到十公尺,但是這業界科專研發出的系統,應用「廣域衛星定位差分修正量(WADGPS)」系統,並且透過4個衛星接收站傳輸訊號,以及加計台灣電離層模組及GPS衛星軌道模組,使得誤差範圍縮小到1到3公尺的精準度。
而行人導航跟行車導航最大的不同點,還包括進出室內、跨越天橋、區分道路跟小徑等,所以圖資及3D地標示更加精緻,才能辨識位置。
PS: 該組織網站 http://www.ttia-tw.org/news.php?id=84
這樣看來, 也許是利用FM廣播副載波傳送修正量資料, 讓GPS設備得以縮小誤差到3公尺一下.
機器裝在車上,在倫敦市區"亂況",定位的準度及效能不會輸給GPS....
只是這樣產品似乎未商品化...
至於行人定位,不管用什麼技術,我希望能做到:
1.當我在語言不通且環境陌生的地方,我可以藉由它導引我搭乘大眾運輸到我要到的地方,
不管用畫面或語音指示,而且大部份時間我不需要盯著螢幕看,旁人看起來,我像是在聽MP3之類的.
2.同樣的也可利用它來做步行的觀光或購物,當接近到某景點或某店到一個層度,
還會設定解說相關的資訊(包含促銷優惠資訊),這好像對岸的GPS業者已在測試中...
3.最好能有語音輸入搜尋及翻譯功能.
4.最好是能整合到智慧型手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