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發問 請各位大大們多多指教 也請詳細的為我解答 謝謝

是這樣的

我要準備上大學 也要為自己買一隻智慧型手機

基本上我有考慮三個品牌 IPhone4s HTC SONY

IPhone的話就一定是4s了 另外兩個品牌的手機很多款 不知道怎麼選

我有一些小問題 也不知道稱不稱得上專業 所以請大大們跟我解說

我想請問 IPhone用的IPS螢幕 跟大多數HTC SONY的TFT差別在哪裡呀?

因為我覺得IPhone反應真的很快 不知道是不是跟螢幕有關係?

IPhone的解析度 我很喜歡 4S是960*640 而我有看到SONY的是960*540

小弟我對螢幕解析度 還有手機整體反應滿要求的

而我又不知道IOS系統跟Android 做業系統的差別

不過我個人喜歡IPhone的介面

我也不知道原因 就 各人用起來較喜歡

而且就我自己來說 我比較喜歡IPhone的遊戲

雖然有一些HTC也有這些遊戲

不過玩起來就覺得不順暢 不知道這是跟硬體還是軟體有關係

但是IPhone連接電腦的時候是不是有比較麻煩的地方

那HTC和SONY有比較方便一點嗎?

有很多問題我都不太懂

但是我也不知道要怎麼發問

想請版上了解的大大們分別跟我說一下優缺點

至於HTC跟SONY的手機 希望大大們可以根據我的需求

選出幾隻推薦的手機給我做參考

我不喜歡螢幕太大 覺得3.5~3.7吋是我覺得剛好的範圍

而且這樣大小的螢幕 拿在手上比較舒服

以上就是我對一些智慧型手機的問題

也希望回覆的大大們不嫌麻煩

能說的越詳細越好

畢竟我第一次買智慧型手機 不想浪費錢 (這也是有一點小數目的錢)

也希望不要買了又後悔 所以想多了解一些

在這邊先謝謝大大們了=]


文章關鍵字
其實 iOS 能做的 Android 都能做到,且能做得更好。
iOS 的唯一優勢就是遊戲數量了。

Android 這邊 productivity 軟體都是會線上同步的。
所以除了可以在手機上做編輯以外,也可以打開電腦的閱覽器線上編輯。
Google 的線上服務的整合性都不錯。服務間資源是可以共享的,不同帳號間也是能分享或同時編輯資料的。
也因為資料都在網路上,換機,或者回復原廠設定後,都還能持續的使用該資料。

Android 這邊除了手機還有商用的電話。
也因為 Android 裝置可以共用同一個 Google 帳號,所以辦公室內多個電話是可以共享同一份通訊錄的。
老闆也可以開一個行事曆分享給秘書做管理。

軟體間的資料傳遞。
Android 有軟體間共用的分享 API。所以資訊可以在軟體間簡單的傳遞。
Android 的 "任何一個閱覽器" 都可以簡單的分享網址、選取的文字或者圖片等資訊到另外一個軟體、裝置。比如說透過 skype / whatsapp / gmail / facebook / Google+ / msn 藍牙傳送,記入到 Google Task / Google 日曆 裡,或者上傳到 Google Drive / Dropbox / Facebook / Gooogle+ 等。
比如說想透過 whatsapp 傳送一個網頁上的圖片到友人的裝置裡。
Android 這邊只要長壓該圖片 -> 分享 -> 從清單中選擇軟體後該圖片就會被傳送出去。
iOS 這邊要先下載圖片 -> 跳回桌面 -> 打開該軟體 -> 軟體打開圖片預覽 -> 選好圖片 -> 傳送。

跳出式訊息。
指的是會在螢幕上顯示提醒的泡泡。比如說有 xx 個簡訊進來了。
iOS 的下拉和通知模仿的有點不好。他的跳出訊息是可以按的。有時候軟體用到一半突然跳出來按到就會跳到另一個軟體去。
Android 這邊的是不能按的。從下拉裡開。

切換軟體。
我的手機的下拉上層有 "開啟軟體歷史清單"。(中層和下層是一些軟體的通知)
我的手機螢幕雖然是 4.3 寸的,不過因為我手指較長。通常是單手在操作手機。
Android 可以讓我快速的於軟體間切換。我只要手指滑一下 (打開下拉),在按一下該軟體的 icon 就可以在軟體間快速切換。
iOS 的話則必須按兩下 home 才能打開 "軟體歷史清單"。

快速設定。
iOS 做些系統設定是必須要回到桌面,開啟 "設定" 這個軟體才能做系統設定的。比如說開關 wifi、GPS、藍牙和手機網路,或者調節螢幕亮度。
我的下拉有第二頁面。裡面有這些系統設定。我可以隨時隨地的更改這些設定,而不用一直離開正在使用的軟體。
我習慣出門關 wifi 改開手機網路,回到家關手機網路改開 wifi。Android 可以很快的做到這些動作。
玩遊戲或看影片時有時螢幕不夠亮。因為是全螢幕模式,沒有狀態欄,所以打不開下拉。
以前我是裝一個軟體讓我長壓 "搜尋鍵" 來打開快速設定。
最近有個新的軟體可以讓我在全螢幕模式時先打開狀態欄,然後我可以決定要不要拉出下拉選單。

iOS 的軟體資料夾較單純。
Android 的軟體資料夾除了像 iOS 的資料夾一樣顯示內容物外,還可以改放 icon。
同一個軟體可以放在不同的資料夾內。比如說我分別在 Mail 和 Communication 資料夾裡放了 "通訊錄" 軟體。
Android 的資料夾還可以放在資料夾裡。
Android 的資料夾軟體放置數似乎無上限。不像 iOS 必須分成 Game1、Game2、Game3。

搜尋鈕。
我認為搜尋鈕是很方便的。在軟體的任何頁面都可以按下 search 跳到搜尋頁。而不用去特定頁面找搜尋功能。
(搜尋鈕和其他鈕長壓是有功能的)
新的 Android OS 使用的是 "軟體的硬體鍵",不巧的是他取消了搜尋鈕。
不過可以透過軟體的安裝把搜尋鈕放回去。還可以放自定按鈕,讓操作更便利。

預設軟體。
iOS,就只能聽蘋果的。他要你用哪個軟體就只能用哪個軟體。
Android 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軟體。無論是網頁閱覽,音樂或影片的播放。原本手機不支援的檔案格式也可以透過軟體安裝來支援開啟。
比起預設的影片播放器,我更喜歡用 MX Player 來看。
當你在 MX Player 的螢幕左側做上下滑動的動做時是調節音量。螢幕右側上下滑動是調節螢幕亮度 (關閉軟體會自動回到原本的亮度)。螢幕下側左右滑動是調節播放時間。
不像一般的播放器要先把按鈕叫出來,才能做調節。

網頁閱覽器。
iOS 的無論怎麼放大縮小畫面,頁面內容的排列並不會改變。
有時網頁字很小,放大後雖然可以看清楚了。不過因為句子超出畫面,變得必須左右左右上下上下的看文章。
Android 這邊。我手機的預設閱覽器,商店裡的 Chrome 和 Dolphin 都支援句子的自動縮排。
句子超出畫面時會自動對句子做換行的動做。可以順暢的由上而下看完文章。
我認為這在螢幕小的手機上是很重要的功能。

軟體購買。
iOS 可以直接手機買直接裝,用 iTune 買的話要同步才會進手機。
Android 這邊可以直接買直接裝。開電腦閱覽器進商店點安裝後,手機這邊就會開始下載安裝。
(好像以後連反安裝也可以直接在網站這邊做)

軟體更新。
現在的更新方式是整個軟體抓下來,覆寫現在的版本。
Android 這邊以後可以只下載軟體有變動的地方。

軟體退款。
我是沒退過錢。
不過聽說 iOS 的條款滿麻煩的。還有台灣的商店的退款條款是英文的。
Android 這邊很簡單。本來是購買的按鈕在購買後會變成退款鈕。(超過退款期限會變成反安裝)

備份。
iOS 這邊離不開 iTune。
Android 這邊可以把所有的東西 (軟體本身 + 資料) 都備份到 SD 卡,甚至同步到 Google Drive、Dropbox 或者 Box 裡。換裝置或者回到原廠設定時很方便。
Android 還可以分軟體版本備份 (需要更多的容量就是了)。
iOS 這邊我有備份資料壞掉的經驗。你可以知道我當時是有多麼不爽。
事隔以久,我已經忘了是甚麼情形了。好像是重灌 Windows,重裝 iTune (新版),但是歌的資料庫不符合,又好像是不能直接把資料放回去直接用。總之我的歌清單無法完全復元就是了。
Android 這邊可以自己做主。

通訊錄整合。
iOS 這邊軟體各自做主,各軟體有各自的通訊錄。
Android 這邊可以把各通訊錄資料連結成一份。

關閉軟體再關機。
iOS 要按兩下 home 先打開軟體清單,長壓軟體的 icon 等系統進入關閉模式,一個一個把軟體刪除後,才能安心的關機。
Android 這邊我有下載一個關閉所有軟體的 widget 還有關機的 widget (ScreenOff)。
我把這兩個 widget 放在一起。要關機時我只要按 home,再連點這兩個 widget 就可以安心關機了。
ScreenOff 也可以放一個按鈕再下拉。臨時性的關機我會這樣用。

關機特效。
我的關機與一般手機不同。不是直接黑掉螢幕,而是像老舊電視那樣畫面縮小成細線的方式。開機時也是從細線開始展開。
關機三步驟 (home + 兩個 widgets) 加這個特校,看過的人都說讚 XD

輸入法。
Android 跟 iOS 都有預設的輸入法。
不過 Android 可以使用第三方的。
我現在在用的,
英文 : TouchPal Keyboard,比 T9 有過之無不及!!之前有用 Griffiti (Palm 時代流傳下來的),不過還是 TouchPal Keyboard 快速好用。用 TouchPal 輸入 apple,不用對著螢幕鍵盤按 a. p. p. l. e。按太快還會不小心按錯。你只要太概的用手指滑過 a->p->l->e 就會出現 apple 的選項了。且不用按 space 就可以繼續滑出下一個字。

日文 : Google Japanese Input,很夠用了。介面不會太花俏,手感比其他的好。
中文 : 滑機輸入法。"中文滑動模式" 設為 "雙頁版","中文滑行" 設為 "無",比起一般鍵盤一個一個的按,用滑的比較準確也比較快。比如說要打 "準" 這個字,壓下 [知] 滑向 [屋] 再壓下 [嗯] 滑向 [三聲] 即可選字。打 "山" 這個字如果按錯按到 [吃] 還可以直接按 [失] 更正過來。不用按刪除按個好幾次。

速度慢到是不會。
我的手機是前代單核機。速度並不會比 iPhone4 慢。
倒是... 日本這邊,幾個月以前的雙核機是會比我手機慢的。
我手機跑 Shadowgun 沒問題。
我朋友的雙核跑 mobage 的卡片對戰,遊戲介面上的按鈕的反應... 很無言。
同時期的單核 1G,我朋友的 regza 跑的也比我的慢,玩一些簡單的 3D 就會頓了。
日本人似乎不擅長系統調校?
建議不要買日機,不過大部分日本人還是很愛國貨...
anyhow,去商家摸過的感想。最近的機種倒是有順了。就算沒調校好,可能也被更好的 CPU 補足了吧。

Android 比較符合我之前用 PDA 的習慣。
我不喜歡做事很多步驟。我的手機在操作方面,手指這樣那樣,畫面變來變去的,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就跟我電腦除了製圖軟體、3D 軟體以外,我不用滑鼠一樣,一般人是看不懂我在做甚麼的。
但是是很有效率的。
用滑鼠點絕對是比不上我鍵盤敲一下來的快。

Android 這邊還有很多功能和服務是 iOS 比不上的。
暫時就介紹到這邊。
先謝謝大大詳細的解說

經過您這一番舉例說明之後

我對Android有一些瞭解

也對IOS的優劣處有一些認知了


那麼 大大可以提供幾隻SONY或HTC的手機讓我做參考嗎?

也希望可以為我解釋為甚麼推薦這隻手機的優缺點因素

當然 如果SONY跟HTC都沒有推薦的話 也可以提供您推薦的手機!



沒錯 就想你說的

單核的手機 有一些反而還比雙核還要快

我想那也是軟硬體之間沒有做到完美的條校

又或者種種因素 反而單核會比較順暢

(因為我同學的HTC雙核 就覺得那不是雙核應有的速度)



另外,是不是買這智慧型手機

都要下載一些軟體

來做自己想要的條校跟設定呢?

因為聽您這樣說 感覺您的手機有下載滿多軟體

以做為自己最喜歡的設定跟條校



小弟我對這方面的知識還只是略懂而已

也希望大大您可以再給我多一點資訊跟知識

謝謝了!
我其實無法給你手機的推薦 XD
因為我現在沒怎麼在看手機,只是看看新聞,小玩一下店家的 demo 機。等四核出比較多到時才會想比較深入去看 XD
版上也有許多不錯的推薦文,我不敢獻醜 XD
另外就是要實際把玩吧。把機子重啟或者把開啟軟體清一清,實際摸摸看順不順手。

要說最近較感興趣的機子的話,
Sony Xperia S,可以的話是 GX 或 SX 吧 XD
Motorola Razr Maxx
HTC One X
不過這些機子在我這邊是還看不到的。所以沒實際摸過。

我未來會想到的搭配是。
Motorola Razr Maxx 插 sim 卡丟包包,分享網路和藍牙。
手上拿的是另外一隻 Android 手機,使用 Maxx 的網路。沒電時可以拿 Maxx 頂著用。
加上一隻 Android 手錶,透過藍牙連接 Maxx。講電話用。

又要開藍牙又要分享網路的。Maxx 因為電力強應該可以撐較久。
這樣我也可以讓多個裝置共用同個 sim 卡。
手上拿的那隻也不需要管甚麼電信頻率甚麼的。不管換哪隻都可以,開 wifi 即可用。

不過缺點是... XD
充電也許滿麻煩的。
只是個構想罷了。

----
不過我可以先跟你說一下系統的東西。

服務的整合是 Android 原本是就有的,尤其是 Google 自家的軟體,都會跟網路上的服務同步。

Android 的共用 API 是系統本來就有的功能。軟體間可以互相傳遞資訊。

下拉選單要看各家手機。
有的手機有軟體歷史清單有的沒有。沒有的話去軟體商店抓即可。(長壓 home 打開歷史清單似乎是普遍被預設的)
有的手機的下拉有快速設定,有的快速設定在第二頁面。沒有的話去軟體商店抓即可。

全螢幕打開狀態欄要去商店抓。因為不是標準的功能。

軟體資料夾手機裡有。要用第三方的也可以。
內建的,因為 OS 的更新功能會有差異。
我的手機現在是 2.3.3,所以有點陽春吧。
我是用第三方的。一般軟體的 icon 通常是方方的。我有改資料夾的表現方式。
所以我的資料夾的 icon 是圓的。一目了然。
另外我有個 smart 資料夾,可以讓我知道有哪些軟體沒被分類過。

搜尋鈕。
有些手機沒搜尋鈕。
新的 OS 也把搜尋鈕從 (軟體的) 硬體鍵上移除了。不過這個可以靠軟體放上去。還可以增加自訂按鈕。
我是滿常用搜尋鈕的,所以我一定會選有搜尋鈕的手機。

預設軟體。
當一個動作只有一個軟體可以打時,系統不會問你要用哪個軟體開啟。
有多個軟體對應同一個動作時,沒預設的話系統會問你要用哪個軟體開啟。
詢問視窗上除了有軟體清單以外,還有個 "用該軟體當預設" 的 checkbox。
預設可以之後到系統設定裡刪除。

Android 的閱覽器句長自動調節。
有的手機預設的閱覽器可以有的不行。
市場裡的 Google Chrome 和 Dolphin 都可以。
之前下載過 firefox beta,沒支援這個功能。最近出了正式版的,沒用過還不知道。
Google Chrome 聽評價似乎是很不錯用。還可以同步電腦版的 Chrome。不過只支援 OS4 以上。

Android 的商店。
因為是同步的,你在網頁版商店按下某個軟體的安裝鈕,手機就會開始下載安裝軟體了。

備份的話我是用 Titanium Backup,要去商店下載。
可以把系統軟體,自己抓的軟體通通備份倒 SD 卡裡,還可以同步至 Google Drive、Dropbox 或者 Box。
也可以設定時備份,備份不同軟體版本等。功能很強大。

通訊錄整合應該是 Google 提供的 API,系統的功能。

關機和關閉軟體這種 widget 不是必要的功能,要去商店下載。

Android 跟 iOS 都有預設的輸入法。
不過 Android 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好不好用看個人喜好。
TouchPal Keyboard: 英文
Google Japanese Input: 日文
滑機輸入法: 中文
是我用過最快速方便的。
另外,我有用 Google Music,
他的歌和歌單都是在網路上的。所以基本上不占用手機容量。換手機也方便~
市面上好像也有支援 Google Music 的音響。
速度的話,開 3G 聽也是滿快的。沒延遲。
另外也可以把歌設離線。

PS : 我這邊的網速,3G 看 youtube,影片出來前要等個五秒左右吧,有時更快。

憨鬼 wrote:
小弟我對螢幕解析度 還有手機整體反應滿要求的


對手機反應滿要求的~~二話不說當然是iphone,

iphone就是順,Android剛開始使用還好,當你灌了一堆app後,手機就會開始頓~頓~頓,尤其是app愈多,頓挫感愈大~

當你買了Android系統的手機後,你會開始覺得很忙~因為你會為了要調校手機而一天到晚在搞你的手機~

買Android手機會陷入硬體追逐戰~因為你愈用愈頓~你就會愈想買更高階的產品~如此惡性循環~

除非你很會調校Android不然以你順的要求下,拿Android系統手機會是惡夢的開始~

當然iphone現在已經成為街機了,如果不想拿街機倒是還有一個選擇~WP手機

如果不在意APP少,倒是可以可慮~(Iphone及Android的app數量已經超過40萬,而wp的app數量僅10萬)

不過WP現在陷入WP7.x不能升級的冏境~如果有興趣wp系統的話可以再等一下,等到wp8出來時再入手~

wp系統與ios系統一樣順,wp單核手機電暴一堆雙核的機種~

總之~要順首選iphone,wp,喜歡搞東搞西就android系統~~

hiro4476.k

謝謝您跟我說這麼多有關Android手機系統的知識

讓我受益良多 也讓我知道買智慧型手機所挑選的方向及目標

到手機行把玩.做些小小的測試 這些我會找時間去執行的!

不過IPhone我也是有在考慮的

就像GSay大大所說的 Android可能真的要很了解

才能對自己做最完美的條校

不過這些我都可以納入考量 畢竟我也可以邊用邊學嘛^^






GSay

請問WP手機就是...呃...微軟嗎?

像HTC的Titan就是吧?

我之前有去手機行

我有看到我滿中意的外型

是Radar 那支好像也是WP手機

我有問過店員 他說畢竟WP剛出來 還沒有很多人使用

所以對於他的評價 他也不能很斷定的跟我說明

不過就我來使用上 我喜歡他的介面 記得那次把玩的時候

也覺得很順暢 有種跟IPhone很像的感覺

不過他是不是也要用甚麼同步的東西阿?

我現在考慮IPhone的原因就是

他是不是需要使用iTunes 做電腦的同步?

好像WP手機也需要是不是? (之前有稍微看過Radar的一些介紹)

不知道大大能不能幫我在WP做更詳細一點的說明呢?

非常感謝!
速度跟軟體裝載數沒有直接關係。

我剛剛查了一下...
我自己安裝的軟體和服務有 169 個...
系統內建的有 149 個。
總共 318 個軟體或服務... 需要備份。

中間和左邊的桌面 :
放滿軟體 + 資料夾 + gTask widget + 時鐘 widget + SD 卡資料夾的連結x3。
中間的左邊的頁面 :
整面的日曆 (Business Calendar 還不錯用)
中間的左邊的左邊的頁面 :
整面的社交網站 feed。
說多不多,但是整理的還不錯。不會要用的時後找不到。
不管要甚麼軟體,都只要往左或往右一面就可以了。不用翻好幾面。

我不覺得我的手機有比以前慢。
除非我裝太多軟體到內建硬碟,把容量吃光,跑大一點的東西會頓一點。
不過只要把軟體移到 SD 卡後就沒問題了。

你可能會說我在吹牛,我也無法秀給你看。
但是我的手機這樣的速度,要說不快也很說不過去。

裝在多軟體,只要同時不要跑太多 "服務" 其實是不會影響到效能的。
比如說顯示" 電池殘量的趴數" 在狀態欄的軟體,或者 live 桌布 (動態,有特效的桌布)。
我覺得這些並不是很必要的。
我有 skype 但是非必要我不會開著 skype 常駐。吃資源又耗電。
我手機有同時使用四個 Google 帳號,但是我沒用到的 Google 服務我會關掉同步。
嗯... 我還有把我不需要的的 "手機內建軟體和服務" 給刪掉。所以可以再省點效能。

有些 transition 效果看起來比較慢。
但是慢,並不等於頓。
只是寫軟體的人的 sense 罷了。

看看這個吧。這個桌面程式的功能和特效都很複雜,怪物級別的... 沒有足夠馬力是跑不順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XvST9yGiQM

WP: Windows Phone
現在不建議。
要買的話等 WP8 吧。
WP8 的軟體無法給 WP7+ 用。
WP7 注定無法升上 8。
http://www.londatiga.net/it/how-to-import-contacts-from-blackberry-into-android/
這個網頁的 "3. Sync Gmail contact from Android" 的這個部分。

點入系統設定的 icon 裡的畫面是像 "3 的第一張圖" 的樣子
然後再進入 Account & sync 可以管理各帳號/軟體的同步服務。

"圖 3-2" 可以看到多個 Google 帳號和一個 Whatsapp 帳號。
PS : 所有的軟體,開發者想要的話,都可以把同步設定登錄到這邊。

"圖 3-3" 是某 Google 帳號的同步狀態。
他這個帳號只有使用 Contact (通訊錄)。
打勾的表示一段時間會執行背景同步。沒打勾反之。
像我本身有在用 Google Reader 看新聞。不過我沒有設同步。
讀取也不久,我也不需要手機一直通知我有新‧新聞。打開軟體再讀取 feed 就好了。
又,我有四個 Google 帳號,Google Reader 只有私人用的帳號才有使用。其他三個帳號的同步當然是關閉的。

這樣就可以多省一些電力和效能。
我自己是使用 nokia lumia 800,話說當初買這支手機純綷只是不想買iphone,因為走到哪裏大部份的人都是拿iphone,而android的手機選擇很多,但是使用起來沒有iphone的順~
兩者都是跟朋友借來把玩一下,其實沒有很深入的研究~就是用起來的感覺~跟朋友說為什麼你的手機比蘋果的用起來頓~而朋友大都是說剛買時不會丫~丫災~愈用愈頓~
因為我們是一群有小孩的"老灰丫"了,我們的手機都是沒有改過刷機的~我們就只是單純的使用手機而已~
有改過或是刷機等等不在討論建議的範圍~所以之前才會建議說要順就選iphone和wp,喜歡搞東搞西的話就選android~

個人對於nokia有種舊情~在考慮要換哪支手機時,得知nokia與微軟策略性的合作~因為之前nokia的系統不被大眾所喜愛~而現在所推出的系統是採用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而微軟之前的windows mobile也賣的不好而整個砍掉重新推出windows phone也就是wp,加上看到這個lumia 800時整個眼睛一亮,外型太吸引我了,也就不管那麼多就買了~

回歸正題,雜七雜八打了一堆,真是........
我是在今年4月初購入的,我也就只能對您提供一些使用上的心得~
要買wp系統的手機要有以下的認知,不然到時您買了後怕您會後悔~如果以下您不能接受或認同的話,就iphone和android之間選一支吧~wp系統的手機目前不適合您~
wp手機確是這幾年才出來的,所以app數量少~這是最大的缺點~
這點我倒是不太在乎~因為我覺得一些重量級的app雖然沒有出wp版本,但是早晚都會出的,因為我可以等~
果然每天看著市集上的app數一直在新增,而一些實用的app也漸漸浮現~也都下載下來了,沒有的app在我個人感覺是沒差,因為有用的app我手機上也都有了,沒有的在我這個"老灰丫"我覺得沒啥用~
但是這個現象最近有了些變化,自從微軟宣佈目前的wp7.5版本只能升級到wp7.8,不能升級到wp8之後app數量有種停頓下來的感覺~有興趣版本的差別的話可到windows phone版去爬爬文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所以之前的回文有告知您~如果真有興趣wp系統的話先等一等,等wp8版本出來後看到底是多了什麼東東,再決定是否要入手~
第2點:周遭的朋友不是iphone不然就是android,只有自己是拿wp,當別人在談論哪個app時,如果自己的wp沒有你能忍受嗎?
如果不能忍受的話那就不要買wp的手機~
還有就是有點落漠感,有時看到傳單,上面的"條碼"(一時忘了那個叫什麼來的),有iphone和android就是沒有wp,想點來看看都不行,這點我倒是有點在意,一時之間失落感浮現~~
另外還有就是連wifi時只要你跳出那個畫面程式就沒有在執行了~待機時wifi會自動斷線~~這是設計者考慮如果使用者不知情的狀況下怕會產生高額的連線費用而做的設計~有人稱讚,有人罵~就看各人了~其實為什麼不弄個選項讓人來選是要連線還是斷線@@~~
如果這些你都能接受的話就可以考慮wp手機了~

您提到的,titan,radar都是採用wp系統的~
wp系統就是這個介面讓人讚賞~~非常的直覺~在mail和社群方面的整合也是它的強項~當然也是有人說整合的不好~不過在我認為還不錯,但是還有進步空間~
它的這個介面讓我這個智慧手機使用新手來說~我很快就摸熟了~使用起來也很順暢~買了後漸漸有在01手機版逛逛,發現到,原來android的手機買回來就是要"搞"它,像我們這種不搞的"老頭"還真不適合,真慶幸自己當初胡亂的買了一支手機還沒有讓我失望~
目前使用起來還算滿意~但就是不知wp8出來之後我這支可憐的手機不知會不會會軟體商打入冷宮~沒有app的智慧型手機真是稱不上是智慧型手機~~
雖然目前個人覺得實用且需要的app大致上都有了(9成5以上),但是這種東西難保以後不會有新的app出來,到時軟體商推出wp8版本的app,那我們這些舊系統wp7.X的使用者真是欲哭無淚了~所以建議您要入手wp的手機的話,必需等到wp8出來後再入手~

打了一大堆也不知對您有無幫助到~一些小功能的話,其實還是需要實際的使用才會覺得好不好用適不適合自己,其實個人是覺得差不多,習慣而已~因為使用iphone的人一定會說android難用,而使用android的人也會說iphone難用,所以這種主觀意識很明確~但是如果你把三種手機拿給一個沒用過智慧手機的人來玩的時候~這時wp保證是佔上風的~因為他的介面實是在太直覺好用了~~

對了~您還有問到同步的問題,是的wp手機你如果要灌音樂,影片的話必須透過電腦端的軟體zune來做同步,所有的程式必須使用市集下載的方式來取得,小程式的話可以直接手機下載,如果程式大一點的話(多大~我也不知道反正手機會有提示),就必須連上wifi或電腦來做下載,這也是避免你產生高額的連線費用的設計,雖然有點麻煩,不過還可以接受啦~
而有商業用途像是office文件則是透過雲端方式來做~將檔案上傳到雲端後再利用分享方式到別台電腦來取得~
使用上有點像iphone的使用方式~
而android手機可以變隨身碟~這是iphone和wp做不到的,
可是就是這樣導致android手機必須裝防毒軟體,不然可是會有中毒的風險的~(雖然裝了還是可能中毒)
而iphone和wp是不需裝防毒軟體的(你要裝也沒法子裝),因為所有的程式必須經apple和windows的控管~

以上~這是小弟的經驗,希望有幫到你對wp的初步認識,有更進一步了解的話,到windows phone版爬爬文可以知道的更多喔~~

對了~智慧型手機有在玩的話差不多每天都要充電,這點讓我感覺非常麻煩,不過這是每支智慧手機的致命傷,這也是現在行動電源那麼多的原因~
比起功能型手機可以4~5天才充電一次來說,有時還真是懷念之前的手機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