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全都加價賣,還買不到,那來降價
台灣鯛真的不簡單,賣貴抱怨,便宜踢爆
用力買 這樣我們維修市場才不會寂寞
不是啊,台灣LBJ(喇叭嘴)劉寶傑的節目我以為都沒人在看了,
當娛樂節目看都嫌無聊~
大鼻 wrote:
MG的銷量真的有這麼(恕刪)

嘴炮是可以好厲害的, 但到最後噴射出來的只是口水!
MG確實帶來些許車市漣漪,不看原產地,也確實是還不錯的一台競爭力十足的新車,但是銷量會不會如版上有些人說的亮眼,我是存疑,不!我是不相信,更別說影響到其他車廠!越多有誠意的車商進軍台灣,不是壞事!
台灣市場的高車價已經不合理很久啦,MG 進場當鯰魚正好給那些把持市場的品牌一些壓力也好
圍魏救趙
正面打擊氣勢旺盛之敵人
不如先打擊敵人虛弱的地方

大滿配低售價戰不過
就戰品牌(英國)、再戰血統(中國上汽)
後面再扣個帽子,抗中保台,台灣價值

不介意車商血流成河
如果MG可以拋磚引玉
站在消費者是好事
有機會讓它牌挑整市場策略
老是擠牙膏一點一滴又漲價
樂觀其成
我光看到 " 掏寶 零件車 " 我就想笑

MG 現在是屬於 上汽集團的
上汽規模有多大 很多台灣人可能不知道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市值 7827.69 億元人民幣 (滬市:600104,簡稱上汽集團), 總部設於上海,是中國四大汽車製造商之一。2004年11月29日,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隸屬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2])將其與汽車產業鏈相關的資產和業務剝離,發起成立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上汽集團股份。



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 :

乘用車公司(榮威&名爵)、上汽大通、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上汽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整車研發、生產和銷售,正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網際網路汽車的商業化,並開展智能駕駛等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探索;零部件(含動力驅動系統、底盤系統、內外飾系統,以及電池、電驅、電力電子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和智能產品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汽車電商、出行服務(享道出行[3])、節能和充電服務等移動出行服務業務;汽車相關金融、保險和投資業務;海外經營和國際商貿業務;並在產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積極布局。



以前我在完全不了解 上汽這家企業時 我對 MG 也是有點輕視
現在 我看了 MG EV 新產品後
我改觀了

台灣人真的別在被 三民自東森森 騙了 要多看中國資訊


一台只有名字是以前英國品牌
整車研發設計生產是中國上汽集團
組裝是中華汽車
所以能稱為英國車?
草枝搖擺 wrote:
圍魏救趙正面打擊氣勢...(恕刪)
韓詠貞
不懂造車的不要亂講,國產車有自製率要求,不是所有零件都進口,台灣只做組裝,不然台灣汽車另件產業早就倒光了~有點常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