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討論 mg 在01分類問題

依你這樣說,Volvo也比照辦理?
強者我鄰居
要知道MG國內販售的全是大陸生產的大陸貨。請問Volvo的車在台灣是這樣嗎?
up2u
台灣volvo s90哪來的,自己上網查一查
大陸上汽集團官網底下明明白白把MG名爵納入集團內之企業,這是事實,也不必隱晦呀,為何生氣氣呀,只是建議01把MG分類歸到大陸車。

上汽集團官網

以下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新聞稿部分內容:新聞稿

新制做法針對國內業者如選擇要引進的車款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者均納入管理機制內。車廠須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須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上市車款和即將上市車款亦將要求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

為使業者確實落實承諾,政府相關單位已經研擬相關配套進行管理,自業者提出申請程序,如擬自申請中國大陸樣車進口與專業人士來台、進口中國大陸製且供小客車或小客貨兩用車使用之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車架四項產品及相關車款申請或換發車輛領牌相關審驗前,需先向產發署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並取得產發署同意文件後,始得進行申請,相關措施將於8月1日正式實施。

目前國際間中國大陸低價車輛傾銷各國,已引起國際關切,歐盟執行委員會調查中國大陸車輛產業挾帶政府補助,導致產業不公平競爭,歐盟已於今年6月宣布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課徵反補貼稅以反制中國大陸的侵害;美國於去年推出通膨削減法,積極推動電動車本地生產,並於今年5月宣布提高中國大陸電動車進口關稅至100%;日本、韓國及土耳其等國面對中國大陸車輛亦皆推出若干因應政策。
VOLVO 管理總部, 研發, 主力生產線都還保留在瑞典, 只是財務面有中資進入
MG 英國早就結束, 品牌logo 被中國車廠收購. 管理總部, 研發, 生產線都在中國

這兩個品牌都有中資, 但屬性完全不同

VOLVO 是瑞典車無誤
MG 已是純中國車了
up2u
S90是從馬來西亞進口的,不是瑞典,所以要改為大馬車系?[^++^]
每一段時間就有人提這個問題,實在很無聊,其實分在英國、中國或台灣都有說得過的道理,知道了找得到就好了,只是有一些人心打了結,非要放到他喜歡的地方才行。
dighame
又不是大家都不知道現在MG是中資,大家都知道也願意買單,出生在哪歸類在哪有問題?真的是吃飽太閒的人才會糾結在這些意識形態
強者我鄰居 wrote:
mg 實質已被大陸上...(恕刪)


照你說的理性
volvo 要歸類大陸車

Jaguar與Land Rover 被印度塔塔買走 要算印度車



實際上01的分類 就是從 品牌起源開始算的……
很合理 也很統一
DODO豪
意識形態,為了不要中國反對而反對
強者我鄰居 wrote:
既然少部分鄉民認為分...(恕刪)


所以你的問題是品牌 還是自製率?
這是2個問題
再來是 這次受影響的 還有現代汽車


另外 自製率這個議題……目前只有限制「大陸」
如果擴及到 泰國、越南 相信 和泰跟honda 應該也是死整片~
和泰是準備好了才獻策的,這新聞是2020的 國內各車廠 都是大陸進口零件~~
從大陸運到其它東協十國 洗產地的 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目前只針對大陸禁止…
可是全球最大的 汽車市場 就在那 零件製造也會在那…

這次連緩衝期都沒有,就算在台灣重開模具 至少要6個月
模具是「禁止」進口的…至於為何,也是因為要保護國內產業。
模具有多貴 多費工,手掌大的耳溫槍 大約要200萬,開模到試模完成 大概是4~6個月。

全台鬧車瘟
強者我鄰居 wrote:
mg 實質已被大陸上...(恕刪)


那沃爾沃也應該分類成中國車系

人家是照品牌分類

又不是照大股東分類
sianyu wrote:
01嘛!配合車商爸爸把分類放在英國車系。但,有差嗎?誰不知道MG是中國車?

大部份不知道
大部份買車不會做功課
看MG的官網我還真的不知道是中國車
多數買車的人其實不在意
他們在意的是紙面規格與價格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只要滿足這些條件,並且在未來的服務不要掉鏈子
我想它被分在哪邊一點都不重要
這產業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一直吵這個沒太多意義
現在改成中國品牌的幾年後說不定又要改成印度品牌了
說穿了,還是意識形態在作祟。
不怪樓主,是現在氛圍如此,還好啦。

真正的消費者,應該都樂見價格破壞者的出現。
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管他分類在哪裡,便宜可以治百病,
便宜可以打亂市場,便宜可以刺痛高傲車商。

可是,現在高傲車商被刺痛了,便宜也沒了!
只能證明,這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
A辣愛怕跑
好文+5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