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MG就是打著CP值,才有一堆愛好者被英倫風的陸系車給上鉤。問題是一個自製率就崩成這樣?別忘了,消費者本來就有所謂轉換成本,賣的跟其他國產車差不多,誰還願意冒風險去賭二手車價、維修等風險?更甭提,之後BYD也有樣學樣打算進入臺灣市場。人家可是就算賠錢也願意打進來,誰像裕隆那樣吃相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