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上01 因為這裡很輕鬆 至於商業氣息呢 我想這裡是比較少讓人有這種感覺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愛機 新機 一起分享大家入手的心得 這感覺很愉快 但如果說 大家僅僅因一 兩篇勸敗文 一時忍不住而下手 那也只能怪自己不用心
吉米丘的文章 見仁見智 但我很喜歡 原因是我懶 懶的花太多時間去逛商店 我寧可把那時間花在我想做的事情商 享受人生 奮鬥人生 但藉由他的角度 及多采多姿的圖 我可以任市各種不同的電子產品 跟資訊世界接軌 這也是我愛01的地方
不過也不太希望這裡有出現苛責他人的文章 會傷了這裡的和氣 這也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至於是否商業化的文章 人人各自心頭有一把尺 也不需要太過於爭辯了 至少這裡有個好蔣大 也有不錯的遊戲規則 不是嗎
最後忍不住的狗腿一下














.........

iphone 2G 16G 3.1.2
Raymond wrote:kueilun wrote:
Raymond大,何必在一個個人發言的 "review" 上一直做文章?
文章的美,是因為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去表達你
個人的觀點,有誰規定關於筆電的文章要有一定的格式?
這是論壇,跟 Tom's Hardware Guide 不一樣的是這是一個人
人都可以發表自己想法、自己文章的地方,也許沒有數據,沒
有很多的儀器測試,多了很多自己的「感覺」,但那有時反而
是最真實的。誰知道那些數據的背後,是否隱藏了何種的商業
利益?
吉米大這篇文章我花了約 20 分鐘看完,某些觀點我雖然也不
是很贊同,但畢竟是吉米大花費了自己的時間去完成,沒有盡
過太多心力的我們,與其消極的評論,何不給吉米大一些有建
設性的建議?
首先, 小弟作些說明, 我的發言是針對吉米兄, 所以對各位網友的發言, 我選擇聽,
不做任何回應. 因為許多的混亂, 就是來自於輕率地揣摩原發言人的想法, 再用自
己的詞彙去表達, 最後越扯越遠, 也越扯越離譜, 然後... 就亂啦! 兄台短短的發言,
讓我著實看了許久, 也想了許久, 所以選擇藉由兄台發言回應之.
為什麼要提 "review"? 因為, 那就是我對吉米兄的建議!
如果吉米真的有心規勸各位網兄, 不要盲目追求名牌, 不要凡事只看外表. 就應該
以身作則, 將過去華而不實的勸敗文, 改為實實在在的產品評論. 採多角度多應用
的方式進行交叉比對, 使用確實的測試數據來驗證產品規格, 列舉自身的使用經驗
來突顯產品的適用性. 最後, 以客觀公正的態度, 對產品的 CP 值做下註解.
這樣是否好些? 您覺得呢?
最後, 小弟倒想提一提 U8G, 各位看倌是否看出在這個產品中, 傳達出麼樣的訊息?
有意思! 有意思!
""少些浮華的辭彙, 多些自省的內斂, 學越多就會覺得越心虛, 不管有沒走上一遭都值得""
這句話說的好聽 不過發言人本身卻沒做到... 多讀點書阿.... 多讀點書就會心虛了唷....
也許在Raymond 的發言裡沒有他所謂的 浮華的辭彙....
但是以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他也用了很多""浮華的辭彙"""
要寫勸敗文 或是 實實在在的產品評論 都是要看作者本身的出發點在哪裡...
如果作者本身的出發點就是要寫一個勸敗文的話 那他根本不需要對產品本身做評論...
打從一開始唸這篇文章 我們就應該可以很快的了解他是一篇勸敗文...
所以我們就應該以一篇勸敗文的角度去閱讀它...
但是如果有人看不懂它是勸敗文 那就是它自己本身理解能力的問題...
如果是理解能力有問題的話 還不懂得虛心請教... 那就牽扯到修養問題了..
如果有人的修養有問提的話 那大家也不必要再對他的發文做任何回應了
因為在多的回應也都只是濫費大家的時間...
MosEs wrote:eason wrote:
來說說我的感想吧!
有人說這是review 有人說不是...
其實 應該不用太在意"是否為review?"的問題吧? 或者...重要嗎?
說的好(Y)
爭論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篇文章 很重要嗎
是REVIEW 是勸敗 是新知 是......那又怎樣
重點是 你從文章的內容中得到些什麼啟發
你可以認為荒謬 你可以覺得普普 你可以發出讚嘆
試著用發文者的出發點去看文章 體會一下別人的用心
比起說一大堆自以為的觀點後
再說聲 純屬個人見解, 如有冒犯, 還請見諒!
好多了吧
像是對BENCHMARK的討論
對一個根本搞不懂的人而言 不就是一堆數字嗎 通常數字越多表示效能越好
然後呢 那又怎樣 3DMark03 8000分跟2000分 有差嗎 我只是要上網 打OFFICE 看DVD 輕便 品味啊
當然對搞的懂的人而言 分數就很重要了 分數告訴你 可不可以玩3D GAME 可不可以跑程式 可不可以做繪圖 此時BENCHMARK就是很重要的指標了
那不就好像汽車一樣 都是四個輪子的車 為何要分進口跟國產 為何德國車倍受尊崇 為何一般而言 有錢人都喜歡開雙B 為何很多人都夢想擁有一部保時捷或法拉利 NB不也是如此嗎chiang wrote:
(其實還有一個讓我覺得傳統媒體感受不到的感動,一般雜誌社的稿都是有費用的,但是測試人員測試的真的是你喜歡和願意寫的東西嗎?你可能要迫於廠商壓力,
結稿壓力...最後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你最想表現的,但是Mobile01上面的網友就不一樣了,從想買開始,入手,拍照,發文這樣過程都充滿開心和喜
悅,那種分享感覺是最爽的,也是最無價的!)
REVIEW看多了 媒體接觸多了 就會發現哪一家真的中立了
多少文章是假REVIEW之名行廣告之實
或者我該說 不藉測試評比之名大收廣告版面之錢者 鮮矣
多少獎項是在 金錢 人情 等 壓力下 給出來的
產品本身 只要不是太爛 只要肯花錢 想不得獎 AE都會自動幫你弄個獎來爽一下
反而01上的聲音 是相對真實的
分享這個動作比文章內容更值得深思
套句影劇業中的經典名言
市井小民悲歡離合 永遠是最受歡迎 細水長流的故事
因為 大家 就是愛看啊
我覺得大家不用拿Raymond兄提出的review、benchmark來做文章,這裡的文章是不是review不重要,勸敗文裡有沒有benchmark也無所謂,反正就像你說的,review、benchmark什麼的都可以作假,重點是,你帶來什麼東西「分享」給別人?論壇是大家互相分享經驗、互相幫助的地方,發文者即然提出“這個產品值得敗”,就應該說說自己的使用經驗、在你的生活中、工作中這項產品給予你怎麼樣的協助,帶給你什麼樂趣。如果只是把照片拍得很美、很吸引人,用一堆多美好的形容辭來包裝這樣產品,充期量不過就像做廣告、做行銷一樣,至於「敗不敗」當然是看個人定力了,這無可厚非。
我個人覺得,Raymond兄只是提出他的觀點來看吉米兄的文章,既然發文在公開的論壇,當然就有被批評的心理準備,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當然,是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之下。
最後好想說:我覺得mobile01是個不錯的站,有許多有深度的文章,所以我不希望這裡變成某個知名論壇一樣「上面一個人吃麵,底下一堆人在喊燒」那樣,有人貼出新產品入手的照片,下面就一堆人叫好,也不知道在叫什麼好,看半天除了產品照片漂亮外,我看不出這個產品好在那裡?也許有人會說,分享就是好事,但是,花了時間看完了文章,你得到了什麼??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吧!…
kueilun wrote:
Raymond大,何必在一個個人發言的 "review" 上一直做文章?
文章的美,是因為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去表達你
個人的觀點,有誰規定關於筆電的文章要有一定的格式?
這是論壇,跟 Tom's Hardware Guide 不一樣的是這是一個人
人都可以發表自己想法、自己文章的地方,也許沒有數據,沒
有很多的儀器測試,多了很多自己的「感覺」,但那有時反而
是最真實的。誰知道那些數據的背後,是否隱藏了何種的商業
利益?
吉米大這篇文章我花了約 20 分鐘看完,某些觀點我雖然也不
是很贊同,但畢竟是吉米大花費了自己的時間去完成,沒有盡
過太多心力的我們,與其消極的評論,何不給吉米大一些有建
設性的建議?
tom's hardware guide 是以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討論產品
它不好說這樣產品是好是壞...
但是今天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 勸敗文...
勸敗文是不用負責任的... 它並不需要去評論一個產品的好壞
勸敗文的主旨就是題共很多的優美照片 然後想盡辦法說服別人去買那產品
之前有位夥伴也說過 作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我們不可能以看了這個勸敗文就跑去買這產品 我們會在網路上 或是店家 或是朋友 做一些調查
等到我們真正瞭解這產品時 我們才應該再做決定是否該購買這產品
勸敗文的主只是在於讓你了解有這產品 讓你對那產品動心
等你動心後 你就可以自己去做更多的研究... 就如樓主在文章的最後有貼出連結
連結的目的就是在於如果我們想更了解那產品的話 那我們就去連結裡面做更多的瞭解
01是個開放的地方, 大家對意見的表達避免因個人的品味好惡沾上火氣即可. 有人在大家慾火焚身時澆下盆冷水也許不是壞事, 可以減緩小朋友逃家的速度啦......
不過說到觀察其他公司Sales的經驗 (誰不會對來自己公司推產品的Sales好好打量一番呢....), 看Laptop的確可以對方公司的型態. 小弟的印象排序 (純屬個人心得, 搞不好是偏見):
1. Dell
在台灣會用Dell的絕對應該是有規模的公司, 一般以外商居多 (台灣人誰沒事買Dell....), 準確率90%以上.
2. IBM, HP, Toshiba.......
還不錯的公司大多只買這類一線廠的東西
3. Asus, Twinhead......
貴公司勤儉持家, 非常務實
4. Sony, Fujitsu, Panasonic類日系嬌貴機種.....
貴公司若不是相當尊重個人風格(當然個人工作室除外), 就是根本資管制度沒上軌道, 放任大家把私人玩具拿到公司來工作......
早買早享受 晚買晚後悔 不買不高興
越像之前SONY由PALM系列延伸出來的PEG-VZ90


同樣高價位,高品質,高爽度
但是個人覺得重點的問題是
買這些東西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增加爽度?增加被人注意的目光?
虛榮心?用了真的會比較專業?
還是功能真的有到達那種層次?
這些問題都是這類逸品所引發人所思考的部份...
不過看了MOBILE 01一陣子我發現文章大概可分兩種
一為勸敗文,一為購買使用心得分享
這其中實在是有差異存在,
所謂的勸敗文有可能有商業上的目的,
注意看看有些勸敗者自己並沒有購買該項產品,
試想如果要勸敗,為何自己都不願意買,還是另有其商業目的呢?
這我無法妄加評論..
第二種文章就比較是大家常幹的事情
就是觀望了許久,或是在某種衝動下面敗下的商品,
在與好朋友分享的狀態下面,由拆盒子,測試,進而拆機或是有進一步的應用,
我想這類的文章大家就比較能夠接受
對於第一種文章,我想這有兩的部份需要討論
第一、MOBILE 01對於廣告一向管理甚嚴,
那這種所謂置入式行銷方式的廣告站大該如何管理?
第二、其實我想大部分的人還是需要逸品的介紹啦,
我也很喜歡看這類的文章,不過文字上也許需要再進行針琢,
大家討論熱烈的原因也表示這是問題的所在囉~
最後貼上消費研究大師我忘了是布西亞還是布爾狄厄
所說過的話
「我們消費的不只是物,而是消費物所代表的形象」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matika wrote:
p.s 我看過太多帶著Vaio簡報, 卻內容空洞或一問三不知的業務人員了!!
說到簡報,其實裡面有非常多TIPS要注意,甚至連簡報環境都要考慮進去,你要把自己當作導演,把客戶當作觀眾,內容不在乎華麗,但至少要簡明扼要,而不是把所有資料塞進去就算很豐富
因為真正厲害的人,在簡報時,畫面上面都只是HINTS而已,其他的重點都靠該員嘴巴講出來,而且畫面切換的時機也很重要,總而言之,每個細節都是專業,唯有鉅細靡遺,表現出誠意,客戶也才會感受到你的專業,進而選擇你的建議
的確, 看到許多人的Powerpoint檔案與Word檔沒有兩樣, 無法讓人一覽無遺, 根本沒有發揮以圖片來簡化數據的功能, 真正專業的人其實它的說明內容比簡報有料且有趣多了, 而且不是show簡報檔的華麗與炫麗, 聲光效果俱佳, 可惜現在人被科技產品迷惑了人最有價值的部分---人本身(思想, 舉止....).
要不支持吉米文章風格無誤,否則就站在Raymond質疑有理這邊。
這就好像政治上你不藍就被打成綠,
妳不綠就被打成藍~
我喜歡觀賞吉米的[新知],我也感謝Raymond能夠不因為吉米有名,
所以一昧的推文,而能用另外的角度來提醒大家,
這類型文章的不足。
公開場合Raymond要有被批評的心理準備,所以顯然也是鼓起勇氣來分享他的評論,
就如同吉米貼文時,也必須有雅量接受Raymond的評論一樣。
只要不是來鬧場,意見相左,反而能豐富討論的廣度與深度。
請大家不要自動選邊站,這才是激起對立的開始。
並且加油添醋的討論一篇[新知]、[勸敗文]、[勸不敗文]的差別,
更是在吉米已經認為這篇[新知]比較傾向[勸不敗文]後,
還是有許多朋友以[勸敗文]非[review]的角度來辯護,
這不更落井下石讓吉米難堪嗎(或許也沒這麼嚴重啦)。
我期待吉米一如以往的分享[新知],
從這些新知裡,我一方面可以學習商品如何介紹(雖然有時候太誇張),
一方面可以欣賞精美的圖片、學習如何將商品拍攝得更有質感,
一方面能知道這些商品具有哪些特色。
但在這篇討論串的脈絡下,我願意多給Raymond一些鼓勵,
我並不同意Raymond所有的質問,
但勇敢站出來反對巨人本身(巨人指的是大家不太敢質疑的對象),
就是一項值得多一點掌聲的事。
因為Raymond,我們才有機會看到更豐富、深入而不同面向的討論。
吉米加油,Raymond加油,mobile01加油!
另外,「我們消費的不只是物,而是消費物所代表的形象」這句話,
其內涵是後現代消費主義的論述,比較有可能是布希亞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