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e_hsiao wrote:
2000年時,我的第一台NB是Acer的...當初覺得Acer就很好啦,幹麻花前去買IBM,Compaq...
2003年時,換了ASUS,也覺得ASUS很好啊,為什麼要花錢買Vaio,Toshiba?
2005年時,換了Fujitsu,就再也不想用Acer和ASUS了,將來只會考慮Fujitsu,Panasonic或SONY了
日系NB雖然規格比較遜,但溫度,穩定度,電池續航力,質感實在不是國貨能比的
看來得在速度和穩定之間作一選擇,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呵呵~~

那按妳得說法,現在SONY的B99C和ASUS的W3A低配價格差不多,妳作何選擇啊 ?
VGN-B99C
Intel Pentium M(Dothan) 725(1.6G)
Intel 855GME + ICH4-M、802.11b/g无线网卡,
256MDDR、40G、内置,DVD-ROM
14.1寸XGA TFT LCD 集成,Intel Extreme2芯片动态共享64M内存
W3A W3H15C-DR
Intel Celeron M 370(1.5G)
512M、40G、内置,COMBO
集成Intel GMA900芯片
802.11b/g无线网卡,IrDA红外模组
matika wrote:glavinec.tw wrote:
應該是華碩的許多機種同時也是日系品牌的OEM機種,像是JVC,Epson,Hitachi等等,可能有協議華碩這些NB不能在日本販賣.不然用一模一樣的機器和自己的OEM客戶搶生意就很尷尬了
還是有啦, Asus的 W1原本就是幫Hitachi 代的, S2000也是幫JVC代的, 還不是照樣在臺灣賣?
只是可能有協議時間差吧...
W1好像是Asus OBM為主
S200(J2)則是ODM機種,但是我想可能JVC不願意付開發費用,同時JVC市場太小,所以Asus拿回來自己賣
不過隨著產業成熟,NB出貨量增加,單一機種可以達到的經濟規模也愈來愈大;除了改顏色之外,現在改外觀機構也是一個方式
我看到Gigabyte那台和Acer TM41xx同架構的機器時,就在想,怎麼連Acer也會這樣?難道是Q自己打Clone?當然GB的市場定位/區隔和Acer完全不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