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那麼多的電池膨脹事件 超輕薄筆電的代價你知道多少了


瓦力 wrote:
真心請教, 我還真...(恕刪)


點到就好了
他可是ASUS筆電名人呢
還是經過原廠認證的達人喔
能量密度高的東西保護又比較差
這樣會比較安全沒有問題
講真的用聽的就覺得好玩

RentHA wrote:
非也! 散熱是很現...(恕刪)



PC跟NB不能直接比

你可以試試裝對流良好的機殼和裸機的散熱能力

對流良好的機殼溫度都會比較好, 單純把熱源放到冷空氣中效率並不好

散熱的重點是如何快速的把熱帶離發熱源,而非靠近較低溫的地方

簡單來說 你冷氣開27度加電扇 會比你冷氣開25度不加電扇的感受要來的冷

nicalbaby wrote:
PC跟NB不能直接...(恕刪)


筆電跟桌機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的
其實不建議用桌機的觀念直接套到筆電上面
那樣很容易產生偏差
筆電的散熱影響的因素相當的多
在加上空間的限制和EC運作管理的不同
規格就算是一樣效能也可以差距非常的大
薄型機會不會用XTU調整差異會非常的大
缺點能夠了解就能有改進優化的機會
那些為護航而護航的人可以把時間花在比較有用的事方面
看完你的回文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拿手機整體耗電一條5V 1A 搞定,頂多5W

筆電隨便50W 100W
桌上型玩遊戲有獨顯得隨便電源配置400W以上

你拿手機不用風扇來跟筆電,桌機比?

我可以請問你從事的工作嗎......

RentHA wrote:
非也! 散熱是很現...(恕刪)

2246352754 wrote:
看完你的回文真的讓...(恕刪)


真的懂筆電散熱的在台灣真的太少了
不然也不會那麼多人被騙了
甚至同樣的規格該有甚麼效能都不知道了
有人會說這樣好笑的講法也沒有甚麼奇怪的吧
各取所需罷了,輕薄、厚重各有優劣,端看消費者需求。

鋰聚合物電池有膨脹的風險,但是輕薄是必然的趨勢,使用者並不會怕電池膨脹就不要輕薄,筆電輕薄才有便攜性,這就是筆電對比桌機的優勢,也是未來科技研究的發展趨勢。筆電存在的意義,不就是為了便攜嗎?

散熱方面亦然,若兩筆電有同樣的散熱效果,其他配置一致的情況下,往往輕薄的在市場上較有競爭力。

比較好奇的是,若是為了不希望電池膨脹而選購18650電池的筆電,最輕的款式是多少呢?



adolf302 wrote:
最輕的款式是多少呢?...(恕刪)

重量是小事 厚度才是真正的關鍵
通常越厚能得到的散熱效益就越大
各家旗艦筆電的厚度如下
acer Helios 500 38.7mm
ASUS G703GI 51.0mm
Aorus X9 DT 29.9mm
MSI GT83 Titan 69.0mm
MSI GT75 Titan 58.0mm
Clevo P870TM-G 47.3mm

雖然幾乎都上到i9-8950HK
但各家的厚度還是大相逕庭
我認為大概到4cm左右就好
再上去就會厚得很明顯
技嘉那個則是太薄 感覺很危險
不過厚的MSI筆電散熱評測就很有優勢
如果不厚也沒辦法燒到100W還很穩

輕薄的需求還是交給U系列處理器吧!
H系列還是要有夠力的散熱比較重要
薄至2cm之後散熱就會變很難做
用塞導管彌補反而增加重量

總之一昧追求輕薄的同時
也損失了很多優勢 增加很多問題
厚薄度還是依照市場定位來設計
才能帶出最大的效益
而不是徒增一堆消費糾紛...
nicalbaby wrote:
PC跟NB不能直接比
你可以試試裝對流良好的機殼和裸機的散熱能力
對流良好的機殼溫度都會比較好, 單純把熱源放到冷空氣中效率並不好..(恕刪)

都是電腦,都是CPU,都是主機板,為何不能比?
正常而言,CPU是把外部的冷空氣吹到CPU,
所以打開機殼直接在外,比在機殼對流來對流去要有效!

室溫28度->CPU 60度,就這樣散熱而已,離室溫的距離愈短,散熱愈簡單!

NP離外殼非常近,所以散熱比PC簡單,只是做薄+省電比較花成本。

RentHA wrote:
都是電腦,都是CPU,都是主機板,為何不能比?
正常而言,CPU是把外部的冷空氣吹到CPU,
所以打開機殼直接在外,比在機殼對流來對流去要有效!

室溫28度->CPU 60度,就這樣散熱而已,離室溫的距離愈短,散熱愈簡單!

NP離外殼非常近,所以散熱比PC簡單,只是做薄+省電比較花成本。
..(恕刪)


你那來的自信這樣講的阿
果然無知的最大
建議你去把散熱多了解一下
沒有一台電腦是直接用冷風吹CPU的喔
聽你這樣講那要導管和散熱片做啥呢
用風扇吹不就好了嗎
笑話講到這邊就好了吧
小朋友多爬點文讀點書在來講

adolf302 wrote:
各取所需罷了,輕薄、厚重各有優劣,端看消費者需求。

鋰聚合物電池有膨脹的風險,但是輕薄是必然的趨勢,使用者並不會怕電池膨脹就不要輕薄,筆電輕薄才有便攜性,這就是筆電對比桌機的優勢,也是未來科技研究的發展趨勢。筆電存在的意義,不就是為了便攜嗎?

散熱方面亦然,若兩筆電有同樣的散熱效果,其他配置一致的情況下,往往輕薄的在市場上較有競爭力。

比較好奇的是,若是為了不希望電池膨脹而選購18650電池的筆電,最輕的款式是多少呢?.(恕刪)


筆電的攜帶性一直都是產品的特色
但是真的有需要多輕薄呢
還是要好用安全呢
電競筆電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了
大家要的是還算方便攜帶但是更全能的筆電
基本上看看微星還不是把18650電池組的筆電做到跟其他品牌差不多重了嗎
藍天也有差不多的機器
18650的電池厚度就是18mm了
厚度最少就是這樣了就現在來說是厚機了
但是真的有很難攜帶嗎
等石墨稀電池成熟之後在考慮超輕薄的效能機吧
現在的清薄效能機要買就要有覺悟
不然就是那種商用文書機是比較沒有問題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