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非是軟體針對 Parallet Port 做收集動作(如一些S-ICE 特殊軟體/空氣檢測/
/KeyPro/感測器等,需要使用 DB25Pin D0-D7 的腳位做資料匯流排傳輸,以電壓差
取得數據資料,這樣可能要找研華或 MOXA 等公司所對 PC CARD 或 USB 工業級
控制 I/O 界面,比買二手或舊式 NB 還有價值。
USB Serial 的是一大堆,不過在 DOS 下能運作的只有一家,有附 DOS Drivers ,
價格不便宜,掛在 config.sys 用 device=usbserial.sys 驅動,或用 device.exe 在
autoexec.bat 掛上,也可。
軟體介紹: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在Windows下使用USB設備,那麼在DOS下我們也能使用這些設備嗎?
當然可以!跟著我對系統進行一些改進吧,操作並不複雜。
步驟1.製作一張Windows 98開機片,具體製作方法就不用我再說了吧!
步驟2.將RAMFD.SYS、USBCD.SYS、USBASPI.SYS、DI1000DD.SYS等檔案一起複製到開機片的根目錄下。
步驟3.在開機片中找到Config.sys檔案,用「記事本」將其打開,加入以下兩行代碼:
device=a:\usbaspi.sys
device=a:\di1000dd.sys
步驟4.將需要在DOS環境下使用的USB設備與電腦連接,然後重啟電腦進入BIOS,
將開機順序改為軟碟機,按F10鍵保存退出。
由於要讀取USB驅動,因此電腦的啟動過程會比平時稍長——開機片會掃瞄主機板的USB埠口,
如果找到埠口上的USB設備,則為其分配一個ID識別號碼(即X:\),直到所有的USB設備偵測完畢。
下載點:
http://www.e-redsun.com/download/dosusb.rar

jcyang wrote:
usb to parallel port 在應用來說,只有 EPP 而無 ECP ,所以要用交握雙向傳輸資料的話,要找一找。(廠商設計時, 74HC244 相關 IC 能省就省,就沒全上了)
不過,除非是軟體針對 Parallet Port 做收集動作(如一些S-ICE 特殊軟體/空氣檢測/
/KeyPro/感測器等,需要使用 DB25Pin D0-D7 的腳位做資料匯流排傳輸,以電壓差
取得數據資料,這樣可能要找研華或 MOXA 等公司所對 PC CARD 或 USB 工業級
控制 I/O 界面,比買二手或舊式 NB 還有價值。
USB Serial 的是一大堆,不過在 DOS 下能運作的只有一家,有附 DOS Drivers ,
價格不便宜,掛在 config.sys 用 device=usbserial.sys 驅動,或用 device.exe 在
autoexec.bat 掛上,也可。
新款 Notebook 上有 Parallel Port 的真的不多了, 我的工作幾乎都需要 Parallel Port 來接 JTAG Tool, 公司是有配給我一部規格不錯的 Notebook, Dothan 1.7G/7K60/1G RAM, 但是沒有 Parallel Port, 也不能接 Dock 或 Port Replicator 之類的... 這要叫我怎麼接啊...

後來找了一些 Solution(一定得要 PCMCIA 架構):
1. http://shop.twcon.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312
2. http://www.quatech.com/catalog/parallel_pcmcia.php
第一片是國內三泰電子做的, 這一片我有, 應該很容易買. 不過他的 Driver 沒辦法 Remap LPT 原來的 I/O Port(0x378/0x278/0x3BC) , 直接寫 LPT I/O Port 的軟體還是不能用. 我有一個 JTAG Tool 不能接這片卡. 我有試著寫 email 給他們, 看看能否改一下 driver, 讓 I/O Port 可以 remap 到 LPTx. 但是一點回音也沒有...
第二片看來應該就沒問題了, 它可以 Remap LPT 到原來的 I/O Port, 而且 Linux 下也可以用. 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高了點, 而且台灣也不容易買到.
若是工作機, 只要不嫌大, HP 的 nx6120 與 nx6130 都可以考慮, 不只 Parallel Port, 連 Serial Port 都有! 還可以外接 Dock, 鍵盤品質與 Layout 也不錯, 價格也合理. 不過對我來說, 15" 沒有 SXGA+ 可選實在是有些遺憾(國外有). 台灣 HPQ 的人可以重視一下商用市場嗎? nx6130+15" SXGA+ 售價了不起落在四萬出頭, 就算用 IPS Panel 也不用到五萬吧?
這也是我身邊一堆 IBM Notebook 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