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帶蘋果筆電到星巴克喝咖啡

lops wrote:
看在他人的面子上,...(恕刪)

小弟覺得電腦只是工具
學習曲線是越低越好
圖型介面上,小弟覺得mac處理的比較人性一點
把桌面搞的一團糟
還是能很快找到需要的東西
像他最小化後還是縮圖型式
小弟覺得就很直覺

他令小弟火大的原因是把人的"能力"都扯進來
小弟才會把Windows 8比喻成85
還要技術才能玩轉

他說7、8、10都差不多
小弟前面也拿出市占率的圖
就不多比較了

那時的氛圍讓小弟感到
"棄Windows 8筆電買台Mba"
有那麼嚴重嗎?

那時台灣Windows 8又沒比較便宜
買筆電就是為了Office
不然剩下的需求手機都能辦到了
文書處理鍵盤必備
二合一的也就不在考慮範圍內了
何況那時還是Windows Rt

2014年可是這種盛況

就可以知道當初微軟走錯路了

------
其實就商品的角度來看
Mba的外觀已經讓小弟有羅技滑鼠的感覺了
"經典"難以改善
(省模具費也是實話)

----
小弟覺得您不能期待在別人眼中看到的優點
跟您心中是一樣的
每個人面對"商品"都可能有不同的買點
(抱歉,小弟就是這麼市儈)
它幫小弟省下不少時間
老婆也開心
這金錢就無法衡量

小弟印象中它很少關機
沒用時蓋著而已
老婆平時當桌機用
沒電才會開插頭去充
(小弟買的是i3跟13吋螢幕)
反正需求不高
規格夠用就好了

8924132 wrote:
小弟覺得電腦只是工...(恕刪)


+1

小弟先前會有緣買到 mba 也真的是因為比較便宜,

又外型相較於當時的 pc nb 好看⋯

(就個人需要11吋這種小筆電大小的好帶,那時公司常要跑機房⋯

又要 i5 等級以上,拿掉一堆 atom 的,

那時的 asus acer 的 ultrabook 都是 4~5萬)

真的很同意您的觀點⋯只是後來有緣使用到 macos 就喜歡上了

不然我的 nb 先前一直都是跑 linux 的⋯
shoanz wrote:
+1小弟先前會有緣...(恕刪)

小弟覺得不把視網膜螢幕放上去
絕對是正確的
壓低價格反而更有競爭力

----
保固較短可能也是價格較低的原因啦....
夠潮 拿出來就是有型
另一個是續航跟簡便吧@@
光是充電器的大小和筆電的重量
如果是Air外出真的是還蠻方便的
很簡單,因為續航力足夠,不太需要找插座,而且觸控板很好用,不需要再接滑鼠
這些東西Wintel陣營普遍到這2年才算真正追上來,但已經太遲了
2010年的MacBook Air 13就有7小時上網續航,同樣標榜7小時的Wintel筆電最多是對折的能耐,但MacBook Air實際使用是5小時左右(以前的星巴克沒有提供那麼多插座…)

加上MacBook Air是輕薄筆電的指標性產品,印象已經深植人心

不過,我到星巴克常常看到一半以上都是各家筆電,MacBook大概只有1/3到1/4
而且大部分都是MacBook Air
因為大家都是用個人視角來看,當然覺得MAC很潮很炫,
但是要考慮到環境因素

公司規模:
學生,soho族或是小型新公司沒有包袱,要拿什作業系統的機器都無所謂
但是有一定歲月跟規模的公司以前都是WIN base的東西,文件都是舊的office打的,
用別套OS的文書來開就只有死路一條,你可能說很簡單文件重打就好了,十幾年累積下來的東西誰有閒去重打??你很閒嗎?

人員素質:
不是每家公司的所有人都是博士碩士生,
有產線就有作業員,雖然組長等級的有比較好會KEY文件,但是換其他OS他也只會跟你說"不會"

上下游:
可能美工系的都用MAC,所以你資料交換都用MAC文件
像前面說的一般傳統公司都是用MS的office文件,你總不能丟個MAC文件給客戶說打不開請去買台MAC(你要幫他出錢買一台嗎?)
就算MAC有MS的office但是會不會有錯誤??誰要來幫你擔保??

Linux原本被期望與WIN並駕齊驅,但是這麼多年來還是小眾,因為出問題沒人有辦法幫你修,裝新的硬體還得看廠商有沒有閒幫你弄個linux版驅動

OS X我是不知道美國市占,但是以台灣的環境......能有10%就算不錯了(買了MAC皮WIN骨應該挺多的,同事以前衝了第一代MAC Air,回來第一件事是找我灌WIN7)

小弟家的macbook air是用mac版的ms office 2011
沒有出現Iwork的悲劇

除了跟銀行打交道需要開Windows外
都可以在macos上解決


------
沒玩遊戲的話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