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完全沒必要白花這個錢.當然啦,如果為了這個鬧的你父母吵架,那80%是你爸自己想買吧?!庝兒子不是這樣地, 會害了他,如果是你弟想買,請他去打工吧....我的第一台電腦家裡幫我出了三分之一,記得當時就高興的要死了.孩子要庝,更要讓他學會獨立.
claus950 wrote:這樣說好了...令弟...(恕刪) 不建議購買..想當初我也是高中生..吵著要買電腦..買來真的用途就是玩GAME..看A..平常用在功課少之又少..所以電腦軟體操作..當兵時才因為職務需要而開始學習..平常有用桌機在讀書找資料的話再買..不然買來..也只是炫功能罷了..待機久又要大螢幕..CLUV系列吧..不過大概要3萬左右
so_cuteangel wrote:最近我弟要用軟體讀書...(恕刪) 有點誇張才高中生而已上課用到NB???????????????????難道現在的教材都是電子書嗎?????????????????人小鬼大
Acer Timeline系列13-15吋都可以用到8小時(Vista)XP六小時,算大廠吧。13吋大約兩萬五,如果不用CULV是達不到這個水準的續航力然後什麼叫用軟體讀書?讀書如果不用書,以及筆跟紙是念不進去的p.s以上續航力為實測結果
軟體讀書,要看你弟周遭的環境使用情行。純電子書閱讀器從很久以前推行很久了,而電子書閱讀器,最重要的是顯示幕的進化。從美國的火箭書開始,採用普通顯示幕,使人們有了專門的閱讀終端的概念;其後臺灣朱邦複老師主持的採用膽固醇液晶屏的綠色EBK系列類紙閱讀器產品,兩節5號電池可以使用數月之久,不翻頁不耗電,不閃爍不傷眼,使閱讀器有了類紙的屬性;再其後美國E-INK公司出產的E-INK電子墨水屏,黑白4灰階800*600的顯示,超長的待機時間,使人們真正有了紙書的閱讀感受,SONY、津科、iRex、Amazon、漢王等國內外公司先後採用E-INK屏來生產閱讀器。目前政院點火 電子書 產值衝千億,隨後各方紛紛響應,像 遠傳,三立與誠品攜手攻入電子書市場,往後還有更的人立資源投入電子書市場。國內即將要上市的有拾壹本是iRex愛讀機。而各家的優缺點如下:1、荷蘭iRex 的 iLiad:若純粹從功能角度說,iLiad的功能更為強大。但是有兩點不符合,一是價格昂貴,20000元左右的價位,使其註定不可普及,二是持續閱讀時間短,不到10個小時,續航時間決定其不可能取代紙書。2、津科的V8、V2、V3系列產品:雖然V2具備了小屏點觸操作及批註功能,但實現得太勉強,非常不好用,是雞肋功能。而V3,重在直讀格式上下功夫,達20多種。純粹閱讀來說,相當方便,但也僅限於閱讀。3、Amazon的Kindle1和Kindle2,其重點在於極其方便的無線購買與下載內容的功能,非常強大!是在內容獲取上具備優勢4、Sony,新版本雖然增加了手寫,但卻是傳統手寫,在閱讀屏上蓋了一層點觸屏,反光嚴重,是以犧牲閱讀器的閱讀舒適度為代價的。'5.漢王待機超長閱讀時間,能寫能畫能批註,寫不影響讀書的功能,但是價格也不便宜。以我使用軟體讀書的經驗還是用平版電腦加桌上型電腦加PDA(使用微軟系統的,Palm也曾使用過但是字型的支援不如微軟的,還有各方面的軟體也都發展有限)要使用軟體讀書也要靠周遭的環境配合才行的,家裡要有軟體的資料,學校也要有軟體的資源配合才行,我建議別買太貴的給你弟用,先買給他用看效果如何在買。其他資料請參考我的簽名檔
唯一記得有用電腦讀書只有那麼一次學生時代因為成本會計課本題目的解答是PDF檔太多頁了,不想印出來只好窩在螢幕前算會計原本是打算去圖書館讀書讀到休館。最後題目也沒算完反而寫了一篇文章覺得自己寫的不錯還因此註冊了無名但只有文章好單調又拿手機拍了照片發現到自己什麼書都沒有讀的時候已經剩沒有幾個小時就要天亮了...想到往事忍不注挖出那篇我寫那什麼鬼阿為了這個搞到期末必須拼的要死要活而且照片竟然還是會計課本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