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ted wrote:
網拍上有台 THIN...(恕刪)


請問是露天的這台嗎?

限量促銷-Lenovo Thinkpad L412 0553 i3-380/2G/500G/Win7 HP/14吋

這是所謂耐用的商務機嗎?

不過這台在雅虎購物中心和PC HOME線上購物都沒有哩

一直以為商務機是辦公室的人在用的,原來一般家庭也能用阿,我太電腦白痴了
沒錯就是這道光
best6888 wrote:
請問是露天的這台嗎?

限量促銷-Lenovo Thinkpad L412 0553 i3-380/2G/500G/Win7 HP/14吋

這是所謂耐用的商務機嗎?

wolfted.blogspot.tw
best6888 wrote:
請問是露天的這台嗎?...(恕刪)


這也是 ThinkPad 商務機,
不過它的型號是入門級的商務機,

比較正統的 ThinkPad 有三種型號:T系列,X系列,W系列。

更老的 ThinkPad 的正統型號有:R系列(國民機),A系列(All in One機種,重...)。(早已停產。)

其他的都算入門級的商務機種,

Edga 則被歸類於 類入門商務機種的消費型機種。(因為更精簡防護與安全)






歷代 ThinkPad 型號簡易區分:(文獻取自維基百科)

ThinkPad A系列:A系列被設計成全能型的機器,配備了最強勁的硬體使得它足以取代台式機,它的名字即是取自「All-in-one」的意思,重量重,體積大,因此它是當時體積最大和最笨重的ThinkPad機器,甚至同期T系列上沒有的特性它都擁有,總共擁有3個驅動器插槽,其中2個是可換的。部分型號以「p」結尾的機型是ThinkPad中最先使用15英寸UXGA「FlxView」液晶顯示屏技術的。A系列為了給G系列和R系列讓路而於2002年停產。

ThinkPad G系列:G系列只有兩種型號,G40與G41。作為一款體積龐大又笨重的機器,同時配備了強勁的桌面型處理器,因此電池續航時間短,這種型號隨後被作為桌面機的替代品。該系列已於2005年停產。

ThinkPad i系列:價錢便宜的低端機型,由第三方廠商(如宏碁、長城國際)在IBM的技術許可下代工生產。i系列引入了ThinkLight功能同時也是第一款配備了無線區域網的筆記本電腦。該系列已於2001年停產。

ThinkPad R系列:i系列和A系列合流形成R系列,擁有兩個內置驅動器,其中一個可換。低端機型繼承i系列的傳統繼續走低價道路,其餘機型設計成「移動工作站」來代替已停產的A系列。

ThinkPad S系列:輕薄型筆記本電腦,相當小且相當輕便,起初僅向日本市場銷售。

ThinkPad SL系列:SL系列走比R系列更低價的道路,同時也採用了反ThinkPad系列傳統的鋼琴烤漆A面板熒幕。

ThinkPad T系列:ThinkPad的旗艦機型,相當輕薄,高端商務機型。擁有兩個內置硬碟驅動器,其中一個在光碟機位,使用9.5毫米的UltraBay。

ThinkPad W系列:定位為原先T系列中帶有p的工作站替代型的延伸,是「移動圖形工作站」的傑出代表,且專為ISV認證而設計,配備高專繪圖顯示卡,多了一個硬碟槽位。

ThinkPad X系列:輕薄型筆記本電腦,異常輕便小巧,內置硬碟,無光碟驅動器,12英寸液晶顯示屏。2010年1月推出的X100e為11.6英寸。2011年推出的ThinkPad X1採鏡面螢幕和懸浮式鍵盤。

ThinkPad X系列平板:除了具有X系列產品的所有功能外,還可以通過四相合金鉸鏈使MultiView/MultiTouch/SuperView SXGA+螢幕旋轉180度,成為一台平板電腦。配套的數字筆具有橡皮擦功能,即倒過來使用可以擦除。

ThinkPad Z系列:自2005年開始生產,Lenovo收購IBM PCD事業部後推出的首個系列,首個ThinkPad的寬屏筆記本,首次採用鎂制防滾架。已停產。

ThinkPad E系列:又稱Edge系列,自2010年1月開始銷售,自SL系列衍生而來,螢幕有3種尺寸,分別是13.3寸、14寸、15.6寸(個別型號採鏡面螢幕)。這也是ThinkPad首次和AMD合作推出筆記本,針對中小企業用戶,同樣是超便攜的設計。在外觀方面打破了以往「小黑」的界限,同時推出了黑色、紅色和白色三種款式。和X100e一樣,該系列也首次採用了懸浮式鍵盤的設計。
樓上L大跟地瓜大回覆的這麼用力,我也只好再重申一下我的想法。

第一,我相信一分錢一分貨,貴的當然有機會比較好,但,也絕對不是一定比較好

第二,我也用過IBM的小黑X31,七年前的,不錯,很耐用,一些小問題,不過還沒掛點,但是我三年前就沒在用了,為什麼?電腦進步太快了~效能早已不敷使用。能夠用七年又如何?又,現在的便宜筆電有爛到用一年兩年就壞掉嗎?一萬元也是有大廠保固。L大說"消費型機種就別鬧了,沒幾下就掛了....,對筆者來說,不實用", 請問L大你是用哪一台消費機沒兩下就掛了,怎麼個掛法?分享一下讓大家不要踩地雷?

第三,再來講效能,有錢有需要當然買高效能的比較好。但是別忘了樓主當初的需求是什麼?引言「最近想弄一台專門拿來上網+看影片的NB 頂多使用MSN或SKYPE視訊功能這樣 預算大概在1萬5左右 散熱功能佳 耐用穩定就行了 」

第四,地瓜大說要推薦別人要以負責的態度,我現在就是用g570 10900+4g ram,幾個月下來完全沒有問題,所有程式也都順順的跑,推薦給樓主,這樣有負責嗎?

第五,地瓜大,我只是消費者,大家討論一下意見不曉得跟擋人財路有什麼關系?只是一個討論串應該毫無影響吧?還是我擋到誰的財路了?

第六,我不知道L大跟地瓜大為什麼一直在說便宜沒好貨,便宜不耐用。便宜的筆電也許效能較差,用料普普,但是多看看多問問,也能買到評價不錯的。你們也沒有用過所有的便宜筆電,何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科技一直在進步,電子產品衰退周期很快是不爭的事實,一兩年前哪有1萬元的大筆電?這跟成本、供需、生產製程,都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便宜但也不是只是把一堆爛貨拿出來賣。難道現在一條五六百的4g ram比以前一條賣二千的時候差嗎?
你的問題跟我很像

我剛剛買了 LENOVO G770
這大概是最近很夯的一台
你可以自己去那邊看看
看看你喜不喜歡
17吋螢幕
16900以內搞定
我覺得當消費機滿不錯的
如果不幸壞了
能修就修不能修就換

溫度不高 功能也不錯
有USB 3.0 未來應該用的到
Eric大你好,
我覺得你可以代表大部分消費者的想法,便宜的筆電也不一定那麼快壞,要看使用者的習慣以及環境,不過一分錢一分貨,消費者要心理建設,廠商要節省成本,一定會從某些部分下手。

我覺得像你親自使用過g570,用了幾個月沒問題,進而推薦g570,這樣真的很好,可以提供消費者借鏡。
msi的FX400應該算在清倉沒錯
在目前CP值相當高
規格的確相當入門
但依原po的需要我想應該也夠了
等保固期過
如果真的壞了就再買一台
這樣比買中階、高階的機種來得划算多了
地瓜超人 wrote:
或許你的工作不需要效能但是不代表你沒有機會用到
萬一你的公司臨時需要用到需要高效能的筆電
或是長官老闆需要幫助你能夠在適當的時機給人不同的印象...(恕刪)

你講的這些工作,似乎不是電子人,
而是娛樂電玩人、秘書人、業代人、美工人...才需要這樣的NB。

基本上,1萬元或5萬元的NB,若保固期都一年....
原廠都很聰明,會計算保固成本,故障機率都一樣!!

所以,NB要耐用,最重要的是保固,並不是價格多少或效能有多好。
一般2萬元以內的,建議買2年保固的機種。
因為很多NB都是一年多左右會有需要出保固的地方。

至於3年保固的,當然用料會較好,但賣得較貴。
2年保固的用料,又會比1年保固的要好!也一樣比1年保固要貴。
只不過若注重效能,NB用了3年,也變成中低效能的NB了!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既然需要筆者說明的話,可以!

已進墳場的雙A機就不提了,型號早忘了。
比較有印像的是啊絲死的12吋機型M5200的樣子?
燙的要死,大約每小時會熱當一次,還不如比它更老的IBM X32好用!

手上倒還有一台剛過保的 HP CQ40 消費型機種,
這台當時價格還是近3萬元。
該死的是過保後,開始出現過熱停機的問題,
而且直到後來,變成10分鐘就熱當停機!
之後再也開不了機了.....背後異常的燙,
而且還是有加底座型散熱座!
之後也拿去原廠檢修,原廠說明要換主機板,需要6000元,
實在不值得修理,就如大多數人說的,一、二萬就能買到新機了,
因此這台就放棄維修了。

但是不死心,所以筆者索性把它全部解體,看看裏面有啥文章,
發現它散熱配置相當的差,風扇下方全是髒東西....
散熱孔又密又小,難怪散熱差。
不過它非常不好拆,為了清風扇,必需整台全部解體才有辨法動到風扇,
好不容易拆解清完風扇再裝回去,開機,結果也一樣開機十分鐘過熱停機,
最後的解決方式是在25度的冷氣房下開機,才得以順利開機超過數小時,
可見用料有多麼的差!
至於圖片,抱歉!沒拍!筆者也懶的再拆一次,要拆也得有空再研究!

反觀筆者手上的商務型機種,根本沒有過熱問題!重點保固也有三年!
過保也不會因此掛點,直到現在,IBM ThinkPad X32 它已經年邁近八年了!
它還是很認命的工作!直到上星期,換了320G硬碟,外加申請還原光碟,
現在它還是很認真的工作,從來不當機!也不過熱!
那台機器,當初購入時,全部弄到好,近七萬元!
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不值得,但對我們需要穩定安全性的,
非常值得!而且筆者還打算讓它繼續服役到它真的不行了才退休!

當然,或許筆者運氣比較好,買到的都是可使用可超過六年的商務神機,
也不乏部份使用者幾個月就玩壞商務機的大有人在,
筆者倒是不相信,在相同的環境下,消費機是否能夠在長時間高負載工作下能夠穩定工作?
至少筆者已經嘗試過了,真的不耐用!
當然,消費型機種也有可能存在著萬中選一的神機!

至於該買便宜的消費型機種呢?還是耐用的商務機呢?還是更高規的軍規機呢?
還是高效高貴的遊戲機呢?甚至華而不實的美型機呢?
這些因人而異,在此不便批評,買的開心,使用愉快就行!

Lilyandy wrote:
既然需要筆者說明的話...(恕刪)



HP 過熱,看你的敘述比較像是原廠設計的問題, 而不是你歸咎的用料的問題。現在intel的cpu瓦數比起以前低多了,各NB大廠的散熱設計也都有在改進,就算是新出的低價機種,也不太會碰到這個問題。

8年的x32,還能找到能夠支援8年前X32的320g硬碟,真的假的,真是太有心了。不過非常好奇8年的筆電L大都拿來做什麼事? 像地瓜大這麼講究效能要高的,一定受不了吧~

一台七萬元的筆電用8年 跟 2年就換一台一、二萬的筆電,花的錢差不多,但最後來看效能就差很多了,CPU就不用說了,筆電的週邊配備也是一直跟著在進步,,光講無線技術,輸出技術(hdmi, USB2.0/3.0等),光碟機速度,硬碟容量,ram的速度和大小…不要講8年,現在一萬元就有的效能,3年前要花多少錢才能達的到? 如果以這個觀念去想,筆電為了非常耐用而多花了很多錢是不太實際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