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下另類看法其實「寫程式」本身這個行為,是不需要高級運算的「編譯」才可能有需要,看編譯的東西和數量而定換句話說,「編譯」並一定要在筆電上面若程式編譯需高級運算也可以是先寫在筆電上面,等到了有桌電的環境,在實際去編譯、執行、debug最早以前,電腦還不普及的時候寫程式也有人是先寫在紙上的,模擬邏輯架構,等有電腦才 keyin 上去,編譯測試寫的時候,是先在大腦中編譯...,思考運算結果的買小筆電是為了什麼?1.為了輕便,重量輕、體積小,容易攜帶,背著/拿著不是負擔。2.隨處 Coding,靈光一閃馬上打開紀錄,等車、等人無聊,拿出來看程式碼、教學文件、電子書。到咖啡館、茶店,喝個下午茶啥的,順便看看週邊的美眉,不只是上網逛網站,還能 coding。這跟有些作家會到咖啡館寫作是同樣道理,換個輕鬆的環境,觀察週邊的人事物,靈感比較好。3.電池時間很重要,如果只有 3小時不到,那再怎麼輕便也是枉然,因為要托一條變壓器,就不是那麼輕便了,且有些情況下,無法插電,比如坐車、露天咖啡座之類的。綜合這些情報,可以得到一些結論:1.要夠小台,重量夠輕,UMPC 或 10" 、12" 的機種2.電池要夠耐久,至少 5~10小時,不限原配,搭配厚電可以達到也算 OK。3.鍵盤要好打,因為寫程式是靠鍵盤的。4.螢幕解析度要夠大,字小沒關係,因為字型可以放大,但是解析度小,視窗介面超過畫面,會無法操作。如果預算夠,其實小筆電也有符合這些需求且運算強大的,例如 SONY TZ,是用 C2D 處理器。EPC、工人社、HP 2133 這三台來說的話HP 2133 的 90%鍵盤比較適合 coding,加上 1280x800 的超大解析也很好。不過電池不知道有沒有厚電可以購買。鏡面螢幕有好有壞,好處可以保護螢幕、防髒、好擦拭,壞處反光嚴重。EPC 除了便宜,比較沒什麼特色。別種機型的硬碟,想要 SSD ,是可以用 CF卡 to IDE 取代的。工人舍的優點是螢幕可以旋轉,變成一片平板,有些場合不錯用,例如現在電視廣告大力推廣的 3G 上網,主角用傳統筆電,坐在街邊上網的時候,還要坐的正經八百的,把筆電放在膝上才能用,看了就覺得很蠢,誰會在路邊那樣上網,用雙手拿著平板,類似打 PSP 電動的操作方式,要躺著、臥著都可以,是比較理想的,另畫面旋轉個 90度,拿來看電子書、教學文件很好用。缺點是鍵盤不好打,且解析度小只有 1024x600。基本上選擇小筆電,尤其 UMPC,就是已經打算犧牲效能了小筆電不能是你的主力電腦,它只能算是隨身工具沒有所謂最好,各有優缺點,樓主只能依照自己最想要的功能,擇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