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補充:實現了)[觀點] 筆電何不設計2個硬碟 提昇效能?

市面上還是有許多大廠有製作兩顆硬碟的功能,

一句話,如果價格可以接受的話~~

另外就是客製化囉。比較傷本....
如果是2.5的硬碟,現在很多機種都有啦!

如果只是要效能,一堆SSD可以打死分成二顆硬碟的機種.

只是不知大大對現在NB規格了解多少?

建議多看現在很多新的高規產品參考一下吧!

不怕沒高規,只需擔心口袋深度吧!
pc1200 wrote:
筆電老是「一個硬碟」...(恕刪)


"台灣是全球硬碟最大生產國之一"耶
放鞭炮囉
台灣又征服了硬碟業界
不過為什麼我買的硬碟都只有馬來 泰國 日本的呢?
促族 wrote:
請問一下~我也想要把...(恕刪)



如果你的G1光碟機是標準面板的話,露天找一下關鍵字「第二顆 Sata 硬碟抽取盒 ASUS」就有了,一個700。我曾經買過一個(750)給HP 8710W換成功過,一用就上癮
第二個硬碟的抽換有專利。但大廠好像不是很想付權利金所以就...

--
只是不知道那專利期限還多久 XD
16、19吋的NB就有兩顆硬碟的啦,一般的13~15吋沒太多空間可以放吧
fedora wrote:
因為耗電吧,還有體積...(恕刪)


恩...看完之後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

1.不管再小的XPE/Linux LiveCD 做出來的大小都要個400多M吧
但是目前OS的標準啟動程序就已包含了把Kernel複製/解壓縮一份放在記憶體上
2.5吋硬碟複製400多M的檔案進去記憶體裡 會比複製一份Kernel映像進去快嗎?

2.承上 如果用RAM Disk跑OS 那當電池沒電的時候 來得及把資料複寫回硬碟中嗎?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pc1200 wrote:
筆電老是「一個硬碟」...(恕刪)


粉九沒PO文, 因為跟自己工作有關, 又看到大家的回答, 忍不住來"釋疑"一下, 大家參考參考
這個問題很簡單, 沒有任何技術問題, 討論啥SSD, 外接硬碟, 等等你就輸了
答案很簡單,因為"沒市場", 簡單來說, 賺不到錢無法獲利, 筆電廠商不想做, 而不是不會做.
這裡討論的是純粹的行銷觀點, 沒市場的意思不是真的說沒有任何人需要, 而是需要的人太少太少,
研發這種電腦投資太大太大, 兩者不成正比以致沒有這種電腦出現.

來講一下技術面, 以目前台廠的能力, 要研發啥都不會是問題 (國家之光喔), 只有做不做的問題
NB裡塞陣列? 用SSD堆疊? 大家想得出來技術上都可以研發, 但是這樣的案子不會賺錢, 可能還虧很大,
筆電裡面的主版, 其實是一堆人共用的, 鴻X公司或廣X公司某個案子, 客戶可能有HX, ACEX, 東X等一堆公司
別懷疑, 大家衣服不同內臟是一樣的, 這種做出來所有東西都客製化 (可能BIOS, 機殼, 主版, 連結線等等),
又一定很沒量的東西, 不會出現的拉

講白了, 就是投資過大. 反過來看, 以下是幾種目前市面上有的機種
1. 7200轉的HDD NB >> 需要多測一些項目, 設計時把BIOS跟熱度等等考慮進去
2. 外殼特殊的轉印等等 >> 多開一套模具或網版
3. ....
以上這些投資還算可以, 小眾市場的機種, 廠商還會願意做一下, 也許打平, 也許是品牌跟企業形象, 所以還會出現. 但是虧大錢的機種, 不會出現的, 舉例來說, 用178度超廣視角面板, 附三年防毒軟體給你等可以做媽? 當然都可以, 但是消費大眾還是看價錢, 吃力不討好的東西只有淪為大家的夢想.

NB代工毛利只剩下趴, 品牌毛利也許不到10趴了, 這是一條不歸路, 期待某家已經上是世界第一的大廠, 可以給大家一些不一樣的產品.....
最後補充一點,
要是當年小弟提這種"兩個硬碟"的案子, 應該會馬上被FIRE, 這樣講應該很清楚了...
這就是現實啊. XD.
樓主以管窺天了。

雙硬碟的筆記型電腦存在很~~~~~~~~~~~~~~~~~~~久。

在 工作站型的筆電 ,很早就有雙硬碟的選購式設計。

喏,這是我找到的資料:2002年… 也就是 八年前! 還在 P-4 的年代…
http://www.cc-solutions.com/tech/spec/m50_spec.pdf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