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7 的充電器是標 220-240V, 但我在台灣直接插上使用是沒問題的, 用了1個多月了.V7操作起來是有點慢, 如果主要是要看高清影片, V7要等開完機,再跑軟體,再選擇檔案,都要花不少時間了,不如買可看高清的MP4, 操作比較直觀及簡單.大陸出了不少的高清MP4, 也都有HDMI output.如果這台能再把GPS內建的話,那就更完美了, 旅行或出差, 就只要帶V7 + 手機就好了
matika wrote:V7這樣類型的MID...(恕刪) 即使產品價格接近萬元只要有牛肉..! 消費者沒有不買單的理由功能完善 體積縮小 減少攜帶上的不便(體積. 重量負擔)想要便宜又能取代文書機的未來.. 不遠了. (甚至也可能加入手機通話功能)靜觀其變摟.!!
我個人是比較看好藍魔 w7 (4.8吋)主因是比較薄. 還有電容式觸控(用習慣iphone了)不過藍魔也是有缺點 不是多點電容目前的系統是用google os. 現階段擴充性還是不如wince不過輕薄一點比較好攜帶. 可以隨時帶著上網 或是看影片 輕輕鬆鬆當初在找藍魔w7的時候也有注意到v7可惜 又是電阻式觸控 太厚了不然是不錯不知道台灣那可以買到藍魔w7 好想買來把玩
這篇文章令人質疑的點滿多的 當然願意分享立意很好,但感覺上是過度吹捧了個人看起來是有很多看來很有問題的細節,被隱藏起來,感覺重點說得不夠明白賣1500 RMB 不代表應該對疑點視而不見, 可以讓人家噹一下嗎?時脈跑600MHz? 用 Intel ARM11? 輸出1080p?是用哪個芯片來跑影像壓縮的硬解?所謂有圖有真相,主要硬體架構都沒有一張秀出來讓讀者瞧瞧,何不給張拆機的圖,看內部是用哪些主要零件來包山包海?此外注意看一下,機背有掛HDMI等等的一堆 logo,但是在HDMI 組織網站裡的 adopters list 中查不到Smart Devices 或 名字Zhiqi 的名字(機背有打 hdmi logo不知是否有得到HDMI的授權?)倒是也看到滿多其它大陸廠商有加入HDMI adopter的另外號稱有用WinCE6.0 在機背也找不到微軟的序號? (是沒貼上去嗎?)文章中也稱很多功能不完備,可能有待改進,那為何不等功能完善了再來吹捧呢?個人覺得以堪用的角度而言是OK的啦,純就MID功能來看,軟硬體架構沒什麼創新的成份,當然是會比公版好一點,( 而 pps 直播,個人是覺得倒是滿有地方特色的賣點)老實說台灣很有多研發單位,要作這種MID也是容易的很,只是很多都作給品牌業者評估,APPLE公司沒有MID的產品,不代表APPLE很弱,你說對吧?何必最後再鞭打一下台灣的廠商呢?這樣才能成就祖國科技偉大昌盛嗎? 哈呵 也許在這提供另外一個觀點,讓大家參考討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