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既然重量不同等級就沒有"買C2D不是更好"問題了不是嗎?
羽量級選手跟重量級選手本來就不是放在同個擂台比賽

就拿OQO(早期Crusoe, 後期C7)來講好了
要拿它跟其他上千英鎊的一般C2D NB比效能
然後說: 不如買重很多的C2D機種 嗎?
市場定位完全不一樣啊...
VIA現在的資源,能搞得出CPU繼續玩就不錯了

要他效能贏,省電又要贏,那Intel花這麼多研發經費不就是浪費錢


簡單講,VIA不可能贏Intel的,只是看看能不能喝點湯而已,

但是要喝湯也要先把湯匙生出來吧?
kouyoumin wrote:
即使是1.3GHz的...(恕刪)


我只對Atom用in-order有點小不滿

因為這跟C7是一樣的,而且這樣的架構做出來的Atom,今年還至少賣了千萬顆以上

如果使用者發現Atom就夠用了,那愛妻就麻煩了...


至於Nano嘛...沒量產以前不予置評
kouyoumin wrote:
就拿OQO(早期Crusoe, 後期C7)來講好了
要拿它跟其他上千英鎊的一般C2D NB比效能
然後說: 不如買重很多的C2D機種 嗎?
市場定位完全不一樣啊...
...(恕刪)


市場不同這好像是我前幾頁就說的話
我也說過各取所需

那我也拿OQO來講好了
買U2010重600克(ATOM)
不如買OQO才450克(C7)
當然後來就會有人跳出來說C7的效能比ATOM差
市場不同
我是在跟人繞口令嗎?
本來每種機子都有它主打勝過其它產品的地方
C7跟NANO有沒有?
當然有
lien291
您也知道市場不同各取所需
卻沒發現自己每次比較都只考慮了片面嗎?
說Nano製程老卻效能高所以比Atom先進
卻沒考慮那根本不同級的TDP
說買兩萬多買Atom不如買C2D
卻忽視機種重量的差異 (輕薄機通常需要發熱低的元件)

單單效能高就是先進嗎?
您有沒有思考過大家拿Atom來跟Nano比較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期待有個便宜省電的CPU, 效能卻能贏過它呀!
不然為什麼不挑C2D. C2Q
卻挑個效能特別爛的Atom來比?
結果呢?
只贏了效能確不夠省電不夠便宜所以才會失望啊
(N270+945GSE+ICH7M總和TDP還比L2200單CPU少5W以上)

值得鼓勵的:
總算想到OQO與U2010還有重量以外的差異
http://www.oc.com.tw/article/0810/readarticle.asp?id=6543

沒記錯的話,Atom配上945系列是最大的問題,

因為945耗電是22W


另外對比Celeron-M,C7效能比較差,但較省電也較便宜,

當時我怎麼沒聽到有人關心除了效能以外的東西...


要Nano效能贏省電也贏,那除非是有神蹟吧

Intel養了多少頂尖工程師,45nm製程也比較先進、省電

Nano設計的團隊沒記錯才百來個,VIA又虧一屁股,做得出來就不錯了
945真的是敗筆
先前傳聞聯想要出Atom+GS45的Netbook
後來也是不了了之 (我猜intel有施壓吧)

不過22W應該是桌上型的版本
一般Netbook用的945GSE+ICH7M
TDP分別是6W與3.3W

Celeron-M沒研究不清楚
原廠ARTiGO(EPIA PX)以桌上型電腦來說省電性真的不錯
全機(含RAM和硬碟)才十幾瓦
可惜太貴又不容易買到
實用性來說沒GbE是最大缺點
正考慮把它換成EeeBox...
SIS 也有顆 rise tech cpu

但是後來也不怎樣
kouyoumin wrote:
您也知道市場不同各取所需
卻沒發現自己每次比較都只考慮了片面嗎?
...(恕刪)


一開始我不是就這樣講嗎?
您不需要一再提醒我說過的話

片面?一開始片面的不是我吧
您回到前幾頁看看
”勝敗優劣,立判見下”
都已經立判見下了,那時不見人來告知片面是不好的
等有人回文馬上出來

kouyoumin wrote:
可是600g等級幾乎沒有對手啊
...(恕刪)


OQO您這樣熟悉它的歷史,600克跟450克
(重量不是我先提的喔)王者是誰我大概還分辨的出來

從各方面比到現在又回到我之前說的”老話 ”
我不喜歡玩繞口令
很抱歉~這沒有什麼意義~就先回這樣了~去別帖了




lien291
lien291 wrote:
”勝敗優劣,立判見下”
都已經立判見下了,那時不見人來告知片面是不好的

如果您對那篇不滿, 覺得C7哪方面贏過Atom大可以提出來反駁他呀
(很抱歉小弟孤陋寡聞想不出C7哪點贏Atom所以沒回)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