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效能看功耗限制,效能加強靠優化調整,不能只看表面規格

很多人買筆電都會要買i7或是i5
甚至u版的會說只要8265u或是8565u不要8250u或是8550u
其實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
帳面上的規格只有代表你買的CPU是那一個處理器
但是不代表你能使用到的效能有多少
一些8565U的筆電長時間功耗運作不到15W的
在效能上面是可能會比搭配8250U的更差的
數位內容創作方面的應用和電競遊戲方式的使用者
長時間的CPU運作功耗,才是你選擇機器真正重要的關鍵
i7-9750H如果只能跑25W的話,效能是會比i5-8300H更低的

目前處理器沒有設定長時間功耗上限的機種台灣有賣的就只有幾台
ASUS的G703GX和G703GXR
MSI的GT75_9SG/9SF/8SG/8SF
目前就只有這幾台厚機旗艦機是沒有特別綁長時間功耗限制

GPU非重負載使用,CPU長時間功耗65W的機種,雙燒壓回45W
微星的GS75_9SG/9SF/9SE/9SD和P75_9SF/9SE這幾款
如果GPU高負載的話,EC會將CPU的功耗限縮回45W

GPU非重負載使用,CPU長時間功耗60W的機種,雙燒壓回45W
目前看到的是9代ASUS的西風之神全系列都是這樣的設定
因為這系列另外還有智慧型EC動態電壓技術的導入
所以60W功耗的效能還會略高於65W功耗的GS75系列的原廠狀況效能
如果GPU高負載的話,EC會將CPU的功耗限縮回45W

不管GPU運作狀況,CPU長時間功耗60W的機種
目前在台灣有銷售的筆電就只有一個系列
那就是9代處理器的捷元15H,當然在沒有優化調整的情況下
單跑CPU還是會輸給有智慧型EC動態電壓技術的西風之神系列的
這一台的CPU是可以長時間60W功耗運作,是需要CPU效能的好選擇

GPU非重負載使用,CPU長時間功耗55W的機種,雙燒壓回45W
微星的GE75_9SG/9SF/9SE和GS65_9SG/9SF/9SE/9SD這幾款
如果GPU高負載的話,EC會將CPU的功耗限縮回45W
微星的GE75的9代處理器系列,如果撞到溫度牆會被鎖回35W
之後就只會爬回45W不會在升到55W,這點要特別留意
原廠的狀況建議可以調降睿頻功耗避免撞溫度牆

另外還有ASUS的GL504/704搭配RTX系列顯示卡的機種
比較特別並沒有特別給長時間功耗的限制
如果散熱頂的住甚至長時間跑70W以上都是可以的
但是原廠的狀況長時間大約是在50-55W為主

目前我知道的筆電機種以上的是長時間功耗在原廠狀況
是可以運作在45W以上功耗的筆電機種
如果你的使用方式是比較需要CPU長時間效能方面的應用
那麼這些筆電機種應該是你比較好的選擇
有多少運作功耗就是能有多少的效能表現
在INTEL原廠電壓的情況下就算是I7-8750H
在R15負載下的功耗跑滿都是要在90W左右的
燒FPU更是會高達115W以上的高功耗
因此更高的長時間效能就是代表更高的效能是肯定的

當然在受限制的運作功耗情況之下
要有更高的效能就是要調降CPU的運作電壓了
ASUS的ROG系列大多都有智慧型EC動態電壓技術的導入
CPU的運作電壓就是預設就已經比較低了,但是還是有在調整優化空間的
其他的品牌筆電機種搭配i7的處理器
很多都是可以調降120-150mV還可以穩定運作的
這樣的話效能就可以拉高15-20%之多了,是非常有感的提升的
一般大多是使用XTU做優化的調整,會有些不方便
如果能免用XTU寫在軔體內就更方便完美了
那樣就算是重灌或是還原系統都沒有影響了
目前能這樣處理的筆電並不多了

其實每一台筆電的功耗限制也都是配合供電和散熱設計的
如果能夠確定供電能力是OK的話
那麼想辦法加強散熱的能力和解除運作功耗的限制
這一台筆電的效能就可以有完整發揮效能的可能了

筆電效能看功耗限制,效能加強靠優化調整,不能只看表面規格
如微星的高階超輕薄工作站WS63 8SK的實作效能就是可以有那麼大的差距

答達大師 wrote:
很多人買筆電都會要...(恕刪)


同意你的說法!
只是一般消費者(包含我自己)都是只能依照型號來購買
就像iphone 6/7/8/10 ...
如果還要考慮到W最佳組合
光一個牌子就已經夠眼花撩亂了
更何況一堆廠牌

jeremy0412 wrote:
同意你的說法!
只是一般消費者(包含我自己)都是只能依照型號來購買
就像iphone 6/7/8/10 ...
如果還要考慮到W最佳組合
光一個牌子就已經夠眼花撩亂了
更何況一堆廠牌
.(恕刪)


基本上要測試了解是非常容易的
至少我這邊都經常有提供相關的測試
有人詢問我這邊也都會如實告知
講真的這個業內真的太多人不重視本職學能
就看規格在那邊亂賣,讓很多人跟本就是買錯機種
這樣真的是很對不起自己的職業的

我這邊已經開始在測試不同功耗的效能
和同功耗調降不同電壓優化處理後的效能相關的測試
同樣的I7-8750H在25W/30W/35W/40W/45W/50W/55W/60W/65W/88W
還有上面的功耗限制下調降60mV/80mV/100mV/120mV/150mV
這些的R20效能實測跑分,測試好會做成圖表在來分享給大家

答達大師 wrote:
基本上要測試了解是...(恕刪)


感謝樓主的解釋與測試

有個疑問請教一下:
一般消費者如果已有預算範圍 ,廠牌的喜好 ,規格的取向
但依您的建議: 還需要知道該機的散熱,瓦數等等 << 但這些並不會列在產品規格書裡

那消費者要如何選擇 ?
感謝

jeremy0412 wrote:
感謝樓主的解釋與測...(恕刪)


其實這些就是店家的價值
和網路資訊的查詢拉
那些沒有帶功耗的燒機測試就是有問題的
串燒的散熱設計測試軟體的表現跟真實的狀況也會有很大的落差
其實筆電是非常需要具備良好本職學能的服務人力的
不論是在購買之前或是購買之後

這就是同一個i7-8750h在不同運作功耗和不同電壓優化下的真實效能差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