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其實應該不能算是一個消費型電子產品

筆電其實應該不能算是一個消費型電子產品
因為一般的消費型電子產品,使用者就是管使用就好了

但是筆電已經可以說是被證明除了保固的服務之外
還是會因為灰塵的累積和散熱膏乾掉,需要做清潔保養服務的
也可以透過XTU或是相關的軟體來針對使用需求做優化調整
甚至透過專業的散熱加強還可以讓溫度的表現更好
也可以透過功耗限制的解除和調整讓效能更高
一台筆電內也有相當多的模組化料件的使用
讓筆電也是具備擴充升級能力的
如DRAM/SSD/HDD/面板/無線網路卡等等都是模組化的零組件
在使用需求的改變或是想要加強優化使用的體驗和效能都是有機會的

基本上所有的筆電品牌都是把筆電當消費型電子產品
所以他們的服務部份跟本就是以保固服務為基礎在做的
相對來說連最基本的拆機清潔保養服務大多都是不合格的
現在筆電大多數都有搭配SSD當系統碟在使用了
基本上已經不太有過去硬碟檔案破碎分散嚴重影響電腦使用效能的問題了
系統積存性的問題通常2-3年內也不會太嚴重
但是一些比較輕薄的效能級筆電,很可能不到1年就會變慢很多了
通常就是灰塵卡多了影響到散熱,拆機清潔保養才是正確的方式
但是目前大多數的原廠都是用空壓機噴一噴了事
那些灰塵是離開了散熱片但是還是在筆電的內部阿
這樣跟本就是完全錯誤的處理方式
但是如果把筆電當做消費型電子產品來看的話
這樣做其實就是沒有甚麼錯了,因為在保固內已經協助處理問題了
但是幾個人如果真的了解的話會是希望被這樣處理的呢

筆電其實應該不能算是一個消費型電子產品
我這邊已經透過實測幫大家證明了
I7-8750H這個CPU在不同的運作功耗限制和不同的電壓下
是會有相當大幅度的效能差距的
電腦類的產品大家都知道CP值非常的重要
CP值就是性能價格比,效能就是每一個產品世代的關鍵
但是如果一樣是在45W的功耗限制下
其實除了7代跨8代的效能差距比較大之外其實都很小
甚至在玩遊戲和長時間專業應用方面的成長幅度就更小了

特別是現在的8代跨9代的產品
事實上同功耗的效能表現不過就3%左右的提升而已
現在很多的筆電說效能提升了10%/15%甚至有更多的
很多都只是在單跑CPU效能的時候將叡頻功耗拉高了一些
甚至長時間功耗都沒有成長的都一堆了
這樣的效果還沒有用XTU調整來的多呢

因為筆電是被定位在消費型電子產品
所以能夠提供相關的專業服務的店家也非常的少
產品更新的速度又很快速,很多經驗不夠的人
可能還沒有學習好下一個世代的產品就推出了

透過上面的說明
大家會希望筆電還是被定位在消費型電子產品
還是應該是一個學習或是工作娛樂用的設備機器
文章關鍵字
有人把筆電當消費性電子的嗎?
電腦不都耐久財?

l6632154j wrote:
有人把筆電當消費性電子的嗎?
電腦不都耐久財?.(恕刪)


電腦是耐久財嗎
我還真的沒有聽過阿
電腦你都不用也跌價跌很快的阿
一般來說10年以上的價值可能不如換掉
因為耗電量的價格差可能都比當下的電腦價格高了
其實會顧慮到這些的人並不多
就像是不常用車子的人就比較不會太注意保養問題一樣(可能常用的也不清楚

因為產品會因為時間而老化,到壞掉
需要再次消費購買同性質或類似性質的產品

所以才會稱消費型電子產品

其實我周圍的人都不知道要保養,只知道電腦變慢了,該換了

以上是我的理解

pionny wrote:
其實會顧慮到這些的人並不多
就像是不常用車子的人就比較不會太注意保養問題一樣(可能常用的也不清楚

因為產品會因為時間而老化,到壞掉
需要再次消費購買同性質或類似性質的產品

所以才會稱消費型電子產品

其實我周圍的人都不知道要保養,只知道電腦變慢了,該換了

以上是我的理解
.(恕刪)


挺業內的理解方式阿
基本上說明可以看一下
現在的筆電很多薄機剛買就會撞溫度牆了
但是還一堆人在美化在看規格推
這真的已經是很過份了
在加上客戶使用明明就是學習一下優化調整就能改善非常的多
就是不學不成長完全不尊重自己的職業的一堆
然後說電腦變慢就要換了真的會是消費者的想法嗎
特別是如果都還在保固內呢
大家自己想想吧
應該說看廠商設計的方向,同樣是輕薄型筆電,有的會多花設計成本,增加拆裝的機構,有些就是省成本,零件想辦法塞進去,背蓋能夠固定就好,讓你想拆都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我買筆電電基本上會挑前者,也許貴一點,但是可以簡單的定期清潔內部並檢視電池外觀,也可輕易升級。

fer50 wrote:
應該說看廠商設計的...(恕刪)


就跟汽車一樣
定期保養維護還是會去找專業的店家吧
自己拆裝又有幾台是能夠把散熱器拆出來的
還有就是風險也要自己扛
其實輕薄型筆電是要看用途如果是需要效能的話
散熱設計是最重要的沒有散熱就沒有效能
還有就是薄機的灰塵影響會更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