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要配合筆電的供電和散熱能力調整到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很多輕薄款的筆電,其實是沒有辦法跑出該有的效能的
MAX-Q的顯示卡也是會有比較低的效能表現
但是這樣的筆電通常都能帶給個多人更好的使用體驗
因為可以做的更輕薄更方便攜帶和隨時使用
但是相對應的代價應該是要跟消費者說明清楚的
筆電的散熱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經常可以聽說或是自己體驗到筆電的運作溫度會飆到95度C以上
特別是6代之後到9代的產品因為晶片面積縮小了
讓熱通量變高很多,在8代之後的產品在加上核心數量的變多
過去45W的處理器睿頻功耗由55W/65W/78W到現在的90W
讓很多筆電如果沒有特別去做功耗方面的優化限縮
會讓筆電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飆高到很高的溫度
但是限縮了功耗限制基本上就是限縮了效能的表現體驗
這經常會是兩難的決定阿,有沒有解決的方式呢
其實是有的,那就是針對運作的電壓進行優化調整
目前ACER,ASUS,CJS,技嘉,捷元等品牌都已經有高階的產品是原廠優化電壓出機的
其中Acer Predator Helios 300原廠搭配的I7-9750H 是調降125mV算是原廠之最
因為9750H的體質並不是每一顆都能夠調降125mV的
所以Acer Predator Helios 300這一台筆電使用的CPU應該是有挑選過的
其實第10代的U版處理器
INTEL應該是已經原廠就處理好了電壓的優化調整了
在對岸也已經有相關的實測出現了
LENONO火雞的實測
這位是前豬王的技術長目前轉任LENOVO
他協助LENOVO 540/740相關產品的EC功耗運作策略的調整
大幅度的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這更是能證明優化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關鍵人物
基本上在7/8/9代標準電壓處理器在同核心同時脈運作下的效能差距都不大
7代到8代大約是提升了4%左右
8代到9代大約是提升了3%左右
在這個製程世代同核心同時脈的效能表現是差不多的
可以看到第10代的處理器基本上跟8/9代同時脈的表現也是差不多的
10710U的功耗表現能夠比8/9代同時脈運作低那麼多
基本上應該是INTEL原廠有針對運作電壓進行了優化的處理

事實上8代的8750H在電壓優化調整之後,中等體質的功耗也是會降到65W左右
當然這是滿核3.9G,6C12T的運作狀況,跟10710U是一樣的條件
因此可以知道INTEL終於將處理器原廠的電壓運作策略做了必要的調整了
也就是說INTEL在10代14nm的產品,提供了新的電壓運作策略
基本上就跟過去我講的調降電壓優化調整是一樣的
現在的筆電你一樣是可以利用xtu免費調降電壓優化調整出一樣的效果的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上面講的那些品牌有優化調整過的機種
就可以跟原廠10代u版處理器一樣開機就是優化過的狀況了
其實很多筆電如果是有專業優化調整能力的也是可以處理免xtu的優化調整的
XTU的優化調整在每一個世代的應用都是不一樣的
第1代處理器:
基本上電壓不太能降但是功耗大多能限縮
有一些筆電如果現在還在使用的話,因為非實體4核心的處理器
是沒有辦法使用單隻8G的RAM的,對DRAM顆粒的支援也比較差
如果是有3個電桿供電設計的機種大多是可以裝實體4核心的處理器的
萬一散熱已經老化了或是原本設計就比較不夠力壓不了這樣的處理器
就是可以透過XTU來限縮功耗讓溫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了
且讓你可以安裝使用單面4顆的4G或是單隻8G的DDR3的DRAM模組
第2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基本上都可以支援單隻8G了
調降電壓的能力並不高,很多都只能調降20-30mV就不行了
單純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並不明顯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
第3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基本上都可以支援單隻8G了,且對DDR3L的支援度開始有了
在DRAM的選擇上面會比較方便了不少
調降電壓的能力並不高,很多都只能調降20-30mV就不行了
單純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並不明顯
但是內顯的電壓開始有一些調整的空間了,相關的應用可以另外了解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
第4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基本上大多是使用DDR3L的DRAM了
但是反而開始有一些機種是不支援標準1.5V的產品了
調降電壓的能力開始好一些,體質比較好的甚至可以降到5-60mV了
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開始比較有感覺一點,但是還是有不少只能降20mV左右的
所以能不能有感提升還是有不少的運氣成份在,叡頻時脈和功耗開始增加
當然飆溫度的狀況也就更明顯了,能夠降50mV的幫助就很大了
內顯的電壓一樣有小小的調整空間的,相關的應用可以另外了解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
第5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基本上大多是使用DDR3L的DRAM了,且能支援單隻16G的產品
很多5代的筆電裝標準1.5V的DRAM會不開機的囉,要注意
調降電壓的能力跟4代差不多,體質比較好的甚至可以降到5-60mV了
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開始比較有感覺一點,但是還是有不少只能降20mV左右的
所以能不能有感提升還是有不少的運氣成份在,叡頻時脈和功耗增加更多一些
當然飆溫度的狀況也就更明顯了,能夠降50mV的幫助就很大了
內顯是特別的IRIS的內顯效能比較高,發熱量和功耗也高且不太能降壓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
第6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開始使用DDR4的DRAM,單隻16G的RAM可用
調降電壓的能力開始好很多,體質比較好的甚至可以降到100mV以上了
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開始明顯很多,體質比較差的通常也有5-60mV以上了
第6代處理器的溫度通常會比5和7代要好一點,優化之後當然體驗會更好
內顯調降電壓的能力也有增加,相關的應用提就好多了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
第7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使用DDR4的DRAM,單隻16G的RAM可用
硬體層事實上是可以支援單隻32G的RAM的了,但是ME大多沒有加入要用的話要改
且7代的I7-7700HQ以上的標準電壓機種開始有機會可以上到DDR4-2800
當然是要會處理XMP支援能力開啟的才有辦法處理
調降電壓的能力跟6代差不多,體質比較好的甚至可以降到100mV以上了
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開始明顯很多,體質比較差的通常也有5-60mV以上了
第7代處理器的溫度通常會在高一些,優化之後當然體驗會更好
內顯調降電壓的能力也有增加,相關的應用提就好多了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
第8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使用DDR4的DRAM,單隻16G的RAM可用
硬體層事實是可以支援單隻32G的RAM的了,能不能用要測試才知道
這一代的核心拉高到6C12T,效能提升非常的明顯,大多效能級筆電
睿頻功耗拉高到了78W甚至更高一些,過熱的狀況非常的多
搭配I7-8750H以上的標準電壓處理器,最高可以支援到DDR4-3200
但是8代的機種能穩上3200的並不多,建議最高抓DDR4-3000就好
當然是要會處理XMP支援能力開啟的才有辦法處理安裝使用
調降電壓的能力高了很多,體質比較好的甚至可以降到150mV以上了
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明顯很多,體質比較差的通常也有100mV以上
第8代處理器的溫度通常會在高挺多的,優化之後當然體驗會好很多
內顯調降電壓的能力增加不少,相關的應用提升會好很多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
第9代處理器:
這一代處理器使用DDR4的DRAM,單隻16G的RAM可用
硬體層事實是可以支援單隻32G的RAM的了,大多數的筆電應該都可以安裝
這一代的核心最高拉高到8C16T,8核心效能提升明顯,同核心同時脈效能跟8代差距不大
睿頻功耗拉高到了90W甚至更高一些,過熱的狀況非常的多
搭配I7-9750H以上的標準電壓處理器,最高可以支援到DDR4-3200
9代的機種能穩上3200比較多了,特別是微星的筆電很多都能上
當然是要會處理XMP支援能力開啟的才有辦法處理安裝使用
調降電壓的能力跟8代差不多,但是時脈拉高了,調整的幅度有降低一點點
體質比較好的還是有可以降到150mV以上了,比率有低一點點
調降電壓產生的優化效果明顯很多,體質比較差的通常還是有100mV以上
第9代處理器的溫度通常都是挺高的,優化之後當然體驗會好很多
內顯調降電壓的能力跟8代差不多,相關的應用提升會好很多
如果溫度高了建議清潔保養也可以適度的限縮功耗讓溫度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