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紹的部分著重於外觀設計,這一篇有3D實測、實用的重點、使用感想等。

首先是效能玩家最重視的部分我先寫出來,從 3D Marks 2001’2003’2005 的成績
大家參考一下:
3D Marks 2001分數 10637 ,跑起來不錯

3D Marks 03分數 2678 ,跑起來還蠻流暢的

3D Marks 05分數 750 ,這個版本是效能殺手嗎?跑起來很丟人ATI 9700 64MB耶,明顯的延遲感 -_-“,不知其他的機種如何,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跑完3D 也一個多小時了,可以測一下工作溫度

當時的室溫約在十二度左右,圖片中的『IN』是散熱出風口的溫度 38.3,『OUT』是底部硬碟部分的測量 42.1,放在豬腳上感覺上有點燙,所以請小心,不過散熱風扇的聲音還不錯,比 XQ 7000 小聲。
接下來是上一篇的延伸介紹,還記得我說過鍵盤變好打了耶!因為敲鍵下去時的感覺還蠻實在的,不會有整個鍵盤組件上下漂浮感,雖然不及IBM的觸感,但是我個人認為進步很多啦!所以我忍不住將他拆下,哇……………

這…..這根本就是SONY 的設計方式,我SONY拆多了所以很有感覺,完全沒有緩衝墊,整片鍵盤很平穩,靠!下一張

就是這個卡筍,一模一樣,一共有四個,加上後面兩個螺絲就可以拆下來了,但是鍵盤的那個排線座是反向的,所以不好裝回去,奉勸沒事不要手賤。

將電池拿下後放在桌面上是四平八穩。

之前背後有一個神秘的地方沒有打開,因為卡的很緊又不敢使用暴力,我本想是藍芽模組,其實是網路卡。

以往買到COMBO 機時都幻想可以自己換裝DVD燒錄機,但都卡在光碟機面板不好處理就做罷,現在有個好消息,這台光碟機模組面板只要拆三個螺絲就可以卸下來了,哈哈!照片上可以看到兩個,另外一個在耳機旁,很可惜在撰文的同時還沒買到8X DVD±RW DL 不然一定照出來。
一般華碩都沒有附什麼驚世駭俗的軟體,不過這個電源管理程式還蠻實用的,插電時有四段變速,用電池時有六速手排,選擇簡報模式時會自動將螢幕解析度調整成投影機可使用的解析度。還不錯

以下是一些使用的經驗與感想:

網路管理程式改用新版的 Intel PROSet/Wireless ,因為之前都習慣用 Window 管理,所以很自然就將他移除,哇!無線網路沒啦,原來他兼具DRIVER功能,高手別笑我。
原廠安裝的作業系統(包含回復光碟)感覺上並不穩定,我一度還以為機器不好,前幾天將硬碟重新格式化後改灌XP Professional版本,再將DRIVER光碟內的驅動程式依序一一安裝回去,就穩定OK了。很奇怪!
不好意思第二篇拖太久啦!因為剛換工作的緣故。使用至今已經三個多星期了,我很訝異到今天發文為止市場上並未大量供貨,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之前都是使用SONY vaio 從Z1XTP’S16TP’T17TP ,敗到現在也應該下地獄了。
深覺這台除了重量驚人外,組裝紮實度及穩定度幾乎與VAIO並無太大的差異,螢幕的轉軸結構更優於V6A、W5A,講白一點,這台是華碩將製造技術轉移到自己的產品上,之前的S200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丟棄『華碩品質,以卵擊石』的惡名。
真要說一些缺點,我覺得機身兩旁的多功能鍵,很不好用,在一般使用打字或搬移主機時很容易誤觸,觸控板的問題調整壓力度及靈敏度後可以改善,還有機身太厚啦,其餘就沒什麼好嫌的,所以建議喜歡這款設計的朋友可以放心去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