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官方公布去年十月會在台發售,結果等到了今年一月還買不到,到了國外在PCHOME全球購物上看到有貨就入手了.它的重量當然和現行平板相比重很多(近1kg),但它是純正的Win8系統,這也意味著它可以做的事和一般筆電是一樣的,因此我視它的對手為11吋的Ultrabook,在兩者有相近的硬體效能配置下,它比11吋的ultrabook便宜許多,而螢幕又高階許多(Full HD),雖然擴充插槽明顯不足,但若不是需要接一堆USB裝置的人,一個USB我覺得已經堪用,加上和Ultrabook相比它還有純平板使用模式的優勢(我是指可以把鍵盤和主機分離的使用模式),因此在嘗鮮的心理下,我選擇了這台.
直接分享心得
W700的效能正如我所預期相當不錯,畢竟是core i5架構至少和atom系列的cpu比實用性好很多,我買這台也是為了取代之前的小筆電,FB的一些小遊戲如水族箱之前的小筆電完全不行,但這台就沒問題。
鍵盤的行程很短,有不錯的使用時間但沒有觸控板真的比較遺憾,我已經很習慣不用滑鼠了,但用這台就必須另外使用藍芽滑鼠(USB只有一個,所以我會建議使用藍芽滑鼠),藍芽裝置的喚醒偶爾會失靈,不確定原因所在.螢幕可觸控這點並不代表你可以不需要滑鼠,win 8在桌面模式和平板模式的整合真的不優,有點像兩套分開的系統,因此想在傳統桌面模式下靈活使用你還是會需要使用鼠標
螢幕的固定角度只有一種,所以最佳的使用姿勢很容易受限,如果用它唯一的固定角度大家坐在沙發上離它一公尺左右一起看影片時會有點反光(需要把螢幕更直立些),雖說11吋螢幕大家擠在一起看影片的機率不高(爽度不足),但因為可視角度好而且又是Full HD,我們反而捨棄15吋筆電改用這台看
鍵盤保護套出乎意料的重(網路資料顯示約500g),使得整體組合後和11吋ultrabook相比早已失去重量優勢,原先預期和鍵盤保護套合體的重量應該要低於1.2kg
鍵盤保護套和平板組合的裝卸太麻煩,導致你裝上後會很懶得拿下來,這也代表它背後的鏡頭使用機率大幅降低,因為你必須把它拆下來才能用,也會讓你想用純平板時不想拆下保護套而硬是多了500g的重量
其實使用上W700我已經挺滿意了,但和直接的對手surface pro相比,surface pro的鍵盤多了我喜歡的觸控板,而且平板可以獨立站立而不需要保護套,和鍵盤的組裝拆卸方式應該比Acer W700方便很多,所以獨立使用平板的方便性也會比w700好,加上Surface pro還有micro SD插槽,如果有音樂或是其他不需要高速傳輸的檔案可以把micro SD當作額外的容量擴充,願意等的話我會選Surface pro
純屬個人使用心得,供各位參考囉
-------------------------------------------------------------
沒注意到心得文陸續還有人在討論,看了各位的分享我再補充一些我的想法(2/27)
首先W700和Surface pro相比的優勢是,W700其實在平板本體重量差不多的情況下,螢幕是比Surface Pro略大的(11.6 VS 10.6),當然有人是為優點也有人視為缺點,同解析度下尺寸略小的螢幕意味著畫素密度略高,不過和主流平板相比這兩個平板都離畫素密度戰爭還遠得很,我個人也覺得沒必要
C/P值來說W700也是略勝Surface pro一籌,畢竟在國內有人可以用低於27000的價格入手,我用全球購物運到國外花了近三萬,但Surface pro若要另外搭配鍵盤價格又要破三萬了,而且可能還不會在台灣上市
續航力的部分我個人認為只要過5小時就算及格,所以兩者對我來說都足夠了,畢竟他們的重量和用途對我來說都比較偏向筆電,所以我很少把它們外帶,現階段要挑戰續航力部分x86系統只有atom系列平板才真的有高續航力,而且重量又輕(ACER W510),只是效能就被犧牲掉了,另外一種克服方式就是像asus的transformer book,對我的用途來說才是最佳解答,用一個搭載電池的鍵盤底座提供筆電般的使用體驗,螢幕又角度可以隨便喬,想要用平板只要拆下來就好,但transformer book沒有11吋的規格,而且價格又高一階(當然實用性也高一階)...所以現階段也只能從不完美裡面挑出自己比較屬意的平板
或許掌握火星人科技的intel三年後推出的atom效能已經直逼現在的低電壓core i系列,加上無風扇設計壓低整體重量,win 8的觸控和桌面模式進化的更完美,才會有一台比較令人滿意的win平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