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為SP1壞了, 所以有弄了台SP3, 使用兩天的情況下, 對於SP3相較於SP1的速度, 重量, 螢幕解析度及對比度, 均相當滿意. 但是有一點覺得很不習慣的是, SP3的螢幕有點大, 撇開長寬比例的問題, 跟SP1比起來, SP3大到有點不適合當平板來使用. 小弟有拿平板看電子書, 玩玩小遊戲跟上網的習慣. 之前拿的SP1, 除了有點重以外, 整個大小用單手拿感覺比例還不錯. 但是同樣的動作放在SP3上, 就會覺得它有點大, 好像拿著一大塊板子在面前看書上網, 感覺有點怪. 之前在展場看到的SP3都是放在桌上, 在大賣場的空間下, 部會覺得SP3大, 但是回到家跟SP1一比, 感覺就出來了!
所以我覺得SP3拿來當筆電, 真的是超讚的. 但是當平板, 有點大. 給還沒買的人參考!
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我們看時,一位對圍棋十分感與趣的同學說:
「啊,好像棋盤似的。」
「我看倒有點像稿紙。」我說。
「真像一塊塊綠豆糕。」一位外號叫「大食客」的同學緊接著說。
我們不禁哄堂大笑,同樣的一件衣料,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那位朋友連忙把衣料用紙包好,她覺得衣料就是衣料,不是棋盤,也不是稿紙,更不是綠豆糕。
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那是和個人的性格與生活環境有關。
如果經常逛布店的話,便會發現很少有一匹布沒有人選購過;換句話說,任何質地或花色的衣料,都有人欣賞它。一位鞋店的老闆曾指著櫥窗裡一雙式樣毫不漂亮的鞋子說:「無論怎麼難看的樣子,還是有人喜歡,所以不怕賣不出去。」
就以「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也許我們看某人不順眼,但是在他的男友和女友心中,往往認為他如「天仙」或「白馬王子」般地完美無缺。
人總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事物,每個人的看法或觀點不同,並沒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對方的看法與觀點的雅量。
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你聽你的烏鳴,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人與人偶有摩擦,往往都是由於缺乏那分雅量的緣故;因此,為了減少摩擦,增進和諧,我們必須努力培養雅量。
haiwanghao wrote:
不覺的他不適合當平板...(恕刪)
如果以重量來評斷適不適合當平板的話, SP3當然比SP1適合, 畢竟比較輕. 比例上來看, SP3也比較適合拿來閱讀. 我這邊純粹是說大小, 也就是長x寬的大小.
剛剛比對了一下, SP3的大小大概等於A4大小. 可以想像一下你拿一公斤重的A4 paper看資料的感覺, 真的是大了點. 我覺得要拿來看書還是以B5的大小比較適合. 因為一般人看書的時候, 書本距離眼睛不會太遠, 因此不需要太大, 太大的書反而不方便攜帶. 但是真的要拿來取代筆電做一些辦公的事情, 太小的螢幕又有著超高解析度反而難用, 所以這真的是兩難.
所以我建議, 大部分時間是拿來當平板使用, 就是坐在沙發悠閒的上上網看看電子書的人, 真的要實際把SP3拿在手上揣摩一下感覺. 如果是兩用的話, 當然SP3是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