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 力爭江山,奪回ANDROID與APPLE 巿場之策略及方法

Zain跳針跳得真兇,我差點跟不上。
綿羊偶爾會帶路噢 wrote:
Zain跳針跳得真兇...(恕刪)

我可以很理性和人討論和辯論,但是和果粉辯論是天底下最笨的事
tejonyd蘋果電腦: 25.86%
someonepoor蘋果電腦: 26.30%
綿羊偶爾會帶路噢蘋果電腦: 33.44%

當你成為粉絲那一刻,你已經失去理性討論的空間
如果我錯怪諸位,我可以道歉
果迷裡當然有理性不盲從的人
無奈盲目跟風的占多數
恕小弟以偏概全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所信所思所行所見所得
zain wrote:
我可以很理性和人討論和辯論,但是和果粉辯論是天底下最笨的事
tejonyd蘋果電腦: 25.86%
someonepoor蘋果電腦: 26.30%
綿羊偶爾會帶路噢蘋果電腦: 33.44%


你要不要先回答一下OLE和WDM是什麼? 靠MSFT吃飯的會是果粉?

我iOS/Android/Windows三個系統都有在用,後兩者還比iOS熟,我比較好奇的是你講的理性是什麼東西。

大公司用不用Microsoft solution有很多面向,但是你說微軟賣開發工具是向開發者吸血,這點很明顯是搞不清楚狀況,再來你對各公司的軟體能力評價也很有問題。

依現狀來看,做consumer OS大概是 微軟 == Apple >> Google,Google的強項是後端的伺服器這邊,如果你有看過Android source code就知道這東西完成度是多少(Chrome OS? 呵呵),微軟的Window NT和Apple的OSX好歹也是做了二十年有的東西,這兩家會比只用Linux kernel當伸手牌的Google弱?

Apple目前的弱項是cloud computing這段,但是整體的軟體能力恐怕不比其他家差。光一個把OSX從PPC轉到Intel機器上on schedule就非常了不起,你可以去查看看軟體業做類似事情的有幾個沒有delay的。
someonepoor wrote:
OLE和WDM

COM+?你是老人?我也不寫Driver
這只能證明你的年資和你在硬體公司上過班
你既然在軟體業待比我久,為何不分享一下軟體業邪惡微軟倒台後,大家轉入更邪惡的蘋果是不是一件好事
這點很明顯是搞不清楚狀況,再來你對各公司的軟體能力評價也很有問題

批評我當然可以虛心接受,那你的見解是甚麼?
你沒講我錯在哪也沒說你對在哪我怎麼回你?

微軟 == Apple >> Google

OS領域這個我沒意見,但是OS代表一家公司軟體能力?
Android本身就是一個違建,目前也沒有根治的頃向
簡單就是好的設計,在軟體界是公認的價值
但是iOS不是簡單,是簡陋,光是沒有多工這件事
再加上單一無法客製化介面,惡性的漠視使用者需求(控制狂?)
一開始或許有些用戶覺得簡單使用,再來就是厭煩
這些果粉和當時wii的玩家是同一類人
你看看現在任天堂的下場就可以想像apple的下場
你有用過siri?你覺得在Google語音辨識前siri是不是垃圾?
search,big table,map reduce,gmail,google map,youtube,chrome,docs
我列出這些你如果還覺得ms=apple>Google,你麻煩列一下ms和apple市占高別人又無法進入的優勢來看看
最廢的當然是apple你有看過apple有哪個軟體有不可取代性?有獨佔性?
PowerPC改intel有何困難,cisc本身就是risc的super set,封閉式系統哪有甚麼困難,拿cisc指令跑risc效能一定差,蘋果只是家設計公司,沒有硬體能力也沒有軟體能力,這就可以解釋他為何不斷用興訟來確保他的優勢,我沒有奴性所以我不可能成為果迷,世界上的人多數因為愚昧所以有奴性,笨的人永遠比聰明的人多這點你如果同意,就可以解釋為何果粉如此多
你既然能花26.30%的小惡魔時間和這些人討論,物以類聚,我應該不致誤會你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所信所思所行所見所得

zain wrote:
你既然在軟體業待比我久,為何不分享一下軟體業邪惡微軟倒台後,大家轉入更邪惡的蘋果是不是一件好事


人家都說是在微軟的平台上面賺錢的
你又扯到微軟倒台 轉入蘋果
下面這又是你說的
搞不懂你到底在幹嘛
zain wrote:
MS帝國瓦解是現在進行式,鳥獸散是最好自保方式,如果有人選擇視而不見(沒能力轉換平台?),自然就跟MS同歸於盡,無怪乎總有人力挺微軟,情有可原,趨勢已定,目前也沒看到MS做出扭轉趨勢的決策,只能等探底


zain wrote:
世界上的人多數因為愚昧所以有奴性,笨的人永遠比聰明的人多這點你如果同意,就可以解釋為何果粉如此多


話說用微軟 windows 的人遠比用 OSX + iOS 的人多
所以到底怎麼解釋果粉如此多
你到底是在說什麼

zain wrote:
你既然能花26.30%的小惡魔時間和這些人討論,物以類聚,我應該不致誤會你


原來你看發文比率來評斷人
也算是厲害了....


一個人至少要真的去了解過
才有辨法去評斷技術的優劣
本來還想聽聽你的高見
結果你也只有偏見而已




照片還是要洗出來拿在手上才真實
zain wrote:
我已經在前面講過了,COST不是用subscription計算,今天如果我屬下提出要將廠內windows 2000換成win8,我一定先叫他列出換成win8的效益和COST,你真的覺得Cost是這樣計算?subscription固定成本?除了MS哪家企業會用威脅手段,一個app跑在intranet上根本就沒有安全問題,你如果採用LAMP架構,決不會有被迫升級這種事


哇咧,你要討論server端還是client端,不管哪一端只要你升級就有風險,就需要找人去看,
誰跟你說你用LAMP就能隨便換版本不會出包的?

Ubuntu跳一個版號一堆東西就不能動的有沒有碰過? 你講的這些問題不是只有在Windows平台才會出線,我是不曉得你吵升級做什麼,碰過好幾次CentOS patch完掛掉的XD。

如果你要說的萬惡的微軟會強迫你升級,疑,我怎麼看到一堆公司現在還在用Exchange server 2003的,這中間顯然有什麼誤會...

zain wrote:
你不要把這老掉牙理由當藉口,我聽了很膩,我現在馬上設計一個架構可以達到多工又不費電你信不信?不是像Android這樣任何app都可新增線程,只要在平台上保留一個前景,一個背景線程,有需要背景線程的app需向os註冊,在固定interval time無法完成就拋棄,這樣是不是可以用雙線程達成多工的能力,又保護系統資源不被三方app無意(惡意)占用,


對不起,從你說64-bit Windows只有定址Address變長這件事看起來,我不信..XD
你真的把這件事想的太簡單了,真的麼個簡單Android就不會是那個鳥樣,設計系統架構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其實Android的code有些地方寫的真的不錯,只不過在一開始設計理念上欠考慮,有點可惜...

你底下提到Amazon剛剛好,這家公司怎麼搞EC2的你可以去研究看看,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人家怎麼評價Google App Engine的,公司惡不惡劣我是不知道,只是這麼多人選EC2就知道內情不單純。

zain wrote:
如果apple硬體這麼強為何要和IBM買CPU,後來又和INTEL買,搞到現在關鍵零組件全握死在三星手裡,我敢打賭A4,A5一定是和ARM買的再號稱是APPLE設計,一家從未做過CPU的公司一夕會設計CPU?誰比APPLE不要臉,MBA,Ultrabook創新是intel的功勞,少往臉上貼金


要不要先去查一下P.A. Semi原來是做什麼的, 還有這家公司的大頭什麼來頭? 維基百科就有。至於A4/A5是不是ARM不用猜,就是ARM,問題是這在這個生態系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我們公司也搞過Cortex-A8但是我可不敢講我們搞的東西可以比得上A4,中間的技術能力有巨大的差異。

至於Desktop CPU,照這個標準除了Intel/AMD/IBM其他大概都要去跳海了,至於MBA是Intel的創新?呃...Intel那段時間玩的東西叫Netbook,MBA是Apple向Intel特別訂製CPU搞出來的,沒MBA恐怕到現在你還是看到Intel在玩小筆電。

我之前把那篇刪掉已經有點不想回了,我猜你是做IT這類工作的,系統軟體看起來不是很熟,建議你不熟的東西不要說的這麼肯定,剩下我就此打住吧。

someonepoor wrote:
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人家怎麼評價Google App Engine的后,公司惡不惡劣我是不知道,只是這麼多人選EC2就知道內情不單純。
...(恕刪)


我到處打雜,也用它的Python開發過。。。

zain wrote:
30%Office功能就可扳倒微軟

Kingsoft Office 速度快又好用 相對便宜 幾乎100%相容,但還是很少見
open office 跑起來有點慢..
我說一下公道話: 若指出MBA 是APPLE 推出, 那這些數據及資料, 作文者必須引用出處或文獻證明,因為這指鹿為馬,可能不具有公信力。 例如:在國際期刊或碩博士都講求來源數據的,它尤為重要。
不過MBA 的確為APPLE 的新設計; APPLE 曾為此申請設計專利。
REF.公告專利

專利2與INTEL分析報告

atein wrote:
我說一下公道話: 若...(恕刪)

我並沒有否認MBA是Apple的設計
但是intel才是這組合中的關鍵腳色
如果Apple搭配Via+聯電也能做出MBA
那才代表這是Apple的價值
老是把Intel的製程能力當成蘋果的功勞
如果沒有Intel,我倒想看看apple能設計出甚麼東西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所信所思所行所見所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