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或手機,廠商出的APP一定都是針對該機型設計
解析度頂多就那幾個在變
字體或版面配置當然很容易最佳化
WIN8平板METRO的部分也是,一定都會開出最適合的版面
要戰桌面程式就有點牽強了
桌面程式要面對這麼多已經出來一二十年的現有程式
還要面對這麼多種螢幕解析度
每個特定程式還有他自己的最佳解析度,最佳版面設計
要把這些所有東西都弄成一個設定吃全部
想也知道不可能
最佳化的結果就是沒有最佳化,沒辦法最佳化
至於戰四角隱藏目錄或設定的人也很奇怪
我不相信第一次拿到IPAD的人知道怎麼手勢操作
四指上推,左右推,五指抓緊這些手勢
你要把A的習慣無痛套在B上使用
基本上就是犯了錯誤
不直覺??
我第一次拿到沒5分鐘就能行雲流水操作了
真的用摸摸不出頭緒的人
OS裡也內建了說明書和操作影片



henry5874 wrote:
那個,沒有吸附關/開屏功能是因為吸附用的磁鐵會影響電磁筆的功能,這問題曾經在三星galaxy note系列有討論過,很多人買了有磁力吸附的皮套都反映會影響s-pen的功能,所以套用在surface pro 上也是一樣.不過單純的合蓋關屏還是能靠surface pro內置的感應器做到的.至於喚醒真的沒解.
請問那為何2樓的TimSmith網友說 Surface Pro 2 好像就能做到【鍵盤闔起來時可吸附在螢幕上】?
還有,個人覺得 Surface Pro 2 最大的失望是【鏡頭跟一代完全一樣,拍照效果普普,沒有AF自動對焦】。
只能期待【Samsung ATIV Smart PC Pro XE700T1C】的 Haswell 版本看看會不會:
1. 加強拍照功能(例如觸控對焦)
2. 維持【SSD、電池易拆換】、【USB3.0能直接驅動2.5"隨身硬碟,免插電源】兩大優點
3. 8G/256G的價格能跟Surface Pro 2看齊(US$1299)甚至更低 (不需要那超重且毫無附加功能的鍵盤底座,自購藍牙鍵盤即可)
小緯0510 wrote:
至於戰四角隱藏目錄或設定的人也很奇怪
我不相信第一次拿到IPAD的人知道怎麼手勢操作
四指上推,左右推,五指抓緊這些手勢
你要把A的習慣無痛套在B上使用
基本上就是犯了錯誤
四邊隱藏目錄跟你舉的iPad各項手勢這例子很不同
沒有辦法這樣做對比
有一些重要功能是隱藏目錄才有的
例如試了很久的怎麼從傳統桌面跳回Metro
我按了HOME鍵好幾次就是沒反應
也看不到任何有提示的按鈕
但是iPad的各項手勢只是輔助
例如五指抓緊是關閉App跳回主畫面
這個手勢不知道的人也完全不影響使用,按一下Home就好了
用iPad的時候從來也沒在用手勢就能操作的很好
都是一隻手指頭走天下
知道一些手勢只是讓你能感覺更方便
但是如果不知道Surface有隱藏目錄的話
就會像我一樣會有使用上的困擾
會有這樣的缺點,總之就是微軟不該把windows8整個搬過來,想要通吃平板跟筆電
除非有自信能整合的很好 才能這樣做 但現在看起來不是
使用Surface Pro的人除了要對windows有熟悉度,能自己知道該如何調整各種設定
還要事先知道Surface Pro有哪些功能才能拿到就上手
但是一般人並不是這樣
路上隨便抓10個人過來可能只有三個知道該如何調整螢幕解析度
而10個人中間可能不到一個人知道有隱藏目錄這東西
這些都是會直接影響到使用者感受的
微軟的目標是用一台機器就讓你娛樂跟工作一手包辦
把平板根筆電整合在一起
但是你卻沒有辦法把Surface丟給一個普通人之後讓它自行摸索出該怎麼使用
說不定不久後微軟還必須推出教學課程讓人怎麼學習使用Surface
這犯了大忌
去"教育"消費者怎麼使用你的產品
你的產品應該是讓人一拿到就知道該怎麼使用才對
在版上的各位都不能算是一般人
會來這版面的人我想都是對電腦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
所以不能用自己的程度來衡量微軟這UI介面對於一般人不友善的程度
但是看看對手的iPad
你把一台普通有加減乘除功能的計算機丟給6歲的幼稚園小朋友
操作一遍給他看可能都還不會用,因為他可能還沒有加減乘除的概念
但是你把iPad丟給他,只要操作一遍給他看(甚至不需要)他沒多久就會自己玩遊戲了
簡單的說就是從6歲到60歲都會用
微軟在操作者介面上實在還有很大要追趕的空間
畢竟現在他的銷售對象是一般民眾
而不是像以前1970 80年代電腦都是賣給科技宅一樣
ddcatt wrote:
至於提示功能,
其實第一次開機、或設定新帳號時,都有簡單教學,
目的就是要告訴你四個邊與四個角的手勢,
可能樓主因為用的不是自己的機器,而錯過這一段。
就我的理解
四邊四角的隱藏目錄應該是很重要的功能沒錯吧
那麼微軟就是我說的犯了"教育消費者"的大忌阿
如果是重要的功能就不應該把它隱藏起來,要人看了教學才知道有這功能
有些人是看了教學還不懂,一定要有人當場說給他聽做給他看,例如我隔壁的阿姨
有些人是根本不看教學直接跳過的
有些人是根本沒機會看到這教學影片
使用說明也是同樣的道理
雖然有內建在機器裡面
但是不應該把機器做成要人看了說明才會用的樣子
好的UI介面應該更直覺才是
另外在下方那個HOME鍵
做成觸控式的我也覺得不理想
沒有接觸過其他平板或是智慧手機的人根本不會知道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按鈕
做成實體按鈕應該會比較理想些
另外奇怪的是
昨天使用的時候喚醒我按HOME建沒問題可以喚醒,所以不覺得是HOME鍵壞掉的問題
但是要從傳統桌面返回卻怎麼按都不行,真是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