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則消息我擔心了! "微軟 Surface Pro 3 傳過熱當機,風扇吵到不行"

只能說有些愛瘋用家,特別的敏感 XDD
我最欣賞第一批的勇者了,反正有問題微軟應該會讓你換新,只希望這過熱和風扇問題是可以靠軟體修正的,如果不能修正,那真的只能等SP4 或買i3版的

taiwan168888 wrote:
只能說有些愛瘋用家,...(恕刪)


看來taiwan168888 大大似乎也對surface pro 3也有興趣
我也很想快點買來用用
個人的用途是希望主要可以用來繪圖, 而休閒娛樂則是其次
但一直很在意 N-trig 256階感壓 跟 Wacom 1024階感壓
究竟會不會有差異性

Pro 3的輕薄攜帶方便讓我對他很感興趣
畢竟好攜帶就可以常常帶著他出門
想隨手繪圖就可以馬上使用

只不過還在猶豫
該選 Pro 3 以輕便性為主 還是 Wacom Cintiq Companion ...
重量雖然多了1Kg , 但是以繪圖的角度來看 , 個人認為似乎還是勝於Pro 3
2048階感壓 ,
三種固定式角度能夠繪圖 (但我覺得Pro 3 就只有最大角度能繪圖..) ,
還有平板上提供的實體快捷鍵!
最後就是 wacom 這個品牌...

普魯托 wrote:
這應該只是部分瑕疵,...(恕刪)


普魯托大大你好
你本身買來當作影片剪輯用的阿
那應該也算是蠻操效能的工作

請問你本身也會拿來繪圖使用嗎?
在網路上似乎少有人分享用pro 3 繪圖的作品(?

小弟也是很受它吸引,輕薄好攜帶
讓我會想要常帶出門繪圖
只是Pro 3 跟專業的繪圖筆"看起來"是有段距離
但實際上究竟有沒有差很多 我蠻疑惑的...
畢竟我也沒有到非常厲害的電繪
所以現階段很難感受的出來
要畫圖是一定可以的,只是感壓少很多,個人是覺得沒影響,這要問專業電繪的人。

wacom VS Ntrig

回樓下,實機寫起來我個人是得很舒服,一樣高度建議你去玩玩看,跑一趟絕不會可惜。

碳燒臭豆腐 wrote:
看來taiwan16...(恕刪)


所見即所得,只有實機試用後你才會知道你的需求是什麼!當然價格也是一大考量.
taiwan168888 wrote:
要畫圖是一定可以的,...(恕刪)


是可以畫圖沒錯
我也是有去試用


只是我很在意他們兩支筆感壓的表現究竟有沒有差很多

taiwan168888 大大 您那段影片我也有看過
後來我又稍微找了一下
有比較256階(等同Pro 3 ) 與1024階(等同Pro 1,2) 規格的繪圖筆
但我自己看起來 似乎沒有差異很大= =
http://sumocat.blogspot.tw/2008/03/pressure-comparison-256-levels-vs-1024.html

不過感覺起來 似乎會想要用Pro 3 來繪圖的人很像沒有特別多
這樣講好了,0.5mm的原子筆,我們小力寫和大力寫粗細也會不同,而且還是遠超過2048段的無段式感壓。然而,不論粗細如何變化,就是在0.5mm 上下變化。我是覺得那麼小的筆觸內,256段、2048段、甚至真實原子筆的無段式,用人眼不會看到那麼清楚。

個人淺見~

i7款一樣是15W TDP,為什麼過熱問題集中在i7呢?
如果案例太多,傳言代工的和碩應該比較頭大吧?

碳燒臭豆腐 wrote:
看來taiwan16...(恕刪)


Wacom Cintiq Companion 是2048感壓,2046跟256感壓有沒有差異?

用想的也應該知道。

至於taiwan168888 所提出的0.5mm筆壓的推論,想大大應該沒有深入使用過,才會有這種想法。

現實是在電繪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電繪中筆壓的用途,除卻控制筆尖的大小外,當中還包括最重要的是下筆力度的強弱。

在電繪的世界,不同下筆力度,可以創作千變萬化的效果,如果有練習過毛筆書法,應該會明白小弟所說的是甚麼。

至於希望電繪的大大,放棄SP3吧,256階的筆壓,絕對不是那一回事。

小弟數年前有一台512筆壓的wacom bamboo fun, 跟2048 intous 5比,單憑下筆的感覺,已經明顯感覺到是兩回事,也不用勉強將256級跟2048相比較了。

反而sp2,甚至sp 都可以列入考慮範圍,畢竟,wacom是電繪的大廠,加上1024級的筆壓,總比主要是簽名用的256級筆壓為優。
亮哥+ wrote:i7款一樣是15W TDP,為什麼過熱問



雖然我不太了解TCP 15W的算法

不過i5 跟i7 細節上效能就有差距

i5 1.9Ghz ~ 2.9Ghz
i7 1.7Ghz ~ 3.3Ghz

此外HD 5000的核心數量 40個
是HD 4400 20個的兩倍

如果測試時 加速到3.3Ghz的確很容易過熱

-------------------------------------

雖然還沒去試用看看

不過新風扇的設計是 ,從上方那排氣孔吸氣 ,再從風扇四周排出
跟一般筆電那種強制向外排氣散熱不太一樣

網路上 ,還有人直接裝個USB小風扇來測試,保證不掉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