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落點分析之平板電腦特惠專案以及平板電腦之使用


dic wrote:
湯政仁 wrote:
我自己帶的班級即將要升入大四,九十一年入學時有五十四人,而這五十四人僅剩四十一人依舊在班上。就這五十四人的目前學業成就來說,我可能必須說九十一年指考的鑑別能力對我班上的學生是很低的。前十名成績入學的,在三年之後已經有六位被退學了。而目前班上的前五名,有三名是屬於入學指考成績在班上後段的學生,其中指考成績最低的同學是班上第五名。另兩名為入學指考成績在班上中段的學生。這四十一人裡,唯一確定因學業成績落後必須延畢的同學,很諷刺的是全國高中裡公認第一的那個學校畢業的(也是我的母校=.=")。我根據統計的結果所得的結論是:指考成績與大學的學業成就無關。當然,也許我的班上是特例;只是一回國帶到的班級就是這樣,也沒有其他數據,我對指考是學業成就的鑑別工具一說,真的抱持極大的懷疑程度。

~~嗯..幾點意見:
1.鑑別力:請問貴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差幾分?(應該差距不大?)
先不討論指考分數跟學業成就是否正相關.但單憑這樣的差距與樣本數是無法評斷鑑別力的.你需要多一點的原始資料與正確的統計分析..
2.建中(應該是吧)考上大同:應該是底子還不錯(建中)但求學態度不佳的學生,態度若沒改變的話,被1/2也不意外.
3.
抱歉離題了..........


第一名跟最後一名原始總分差距約兩百分 =.= 這點大考中心倒是做的很好,完全打亂
對於中上或前段的私立大學 學生的指考差距是很大的 像班上有學生可以考上成大 但是嫌遠留在台北 就只有大同可以選了 由於該屆只採計三科 因此學生的分數比較 僅就英文數學物理三科 而那屆物理低標五分 高標好像三十分 也就是有一科完全沒有鑑別度
班上學生可以考上的學校是平均分布從 成大 全部的中字輩 部分師範學校 長庚 元智到大同 大同電機的學生指考平均成績約與中興電機差不多 但是分布範圍極大 因為大同有個特色 就是家長因素 許多家長是大同的校友 他們希望子弟留在台北市 這與學校系組成績集中的狀況是有一定差異的 加上學業標準的堅持 生活要求的嚴謹 與就業的保障很大也讓許多家長在學費不是問題的狀況下 會捨棄公立學校而選擇大同 其中尤以大同電機的現象非常明顯
建中那位同學就是個標準的例子 他指考倒是可以考上中正 並不像您想像的那麼差 學業落後也不是求學態度不佳 只是進步幅度不如其他同學 班上高中畢業學校 包括了 建中 附中 成功 松山 壢中 竹中 中一中 中二中 南一中 南二中 雄中 宜中 蘭女 基本上跟台青交成的學生組成是類似的只是比例上的問題 所以對於您第二項的講法 我必須澄清一下 基本上這些學生全部都可以考上國立的學校 只是因為前項因素而選擇大同
外界的成見對於大同可能要稍做改變 您要了解一下 大同電機的畢業生非常少 可是您假如去注意一下 台大 交大 成功 中央等校的電機系現任歷任系主任或電資學院院長 都曾是大同電機的校友或教授或是有教授是這裡的畢業生 而以千大企業主的人數來說 大同的畢業生的總數上約與台大交大近似 但考慮到比例那就很令人訝異了
我也不是大同畢業的 但是到這裡來教書後 發現大同這個學校很特殊 他的教育成就很高但是完全不對自己的成就宣傳
我比較好奇...59,999的價錢似乎並沒有比較便宜....
好像到處都差不多呢.....

我有些同學剛考完指考
你可以再說服我去說服他們選擇大同。
平均有中興電機 這實在真奇妙

Syaoran wrote:
我有些同學剛考完指考
你可以再說服我去說服他們選擇大同。
平均有中興電機 這實在真奇妙


沒辦法,數據是如此。而且,知道的人就是知道;沒必要說服任何人,這裡對大部分沒有心理準備的高中學生來講並不合適,退學率高,課程重。因為這裡是"真"的在訓練企業裡要使用的人才,對於實作的要求十分嚴格;當然,換來的代價就是這裡沒有學生擔心他們的就業問題。許多高中生來這裡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考試除了國文以外,幾乎全部英文出題;計概在大一就已經把CMOS 邏設 組語 C C++ 全都敎過了,而他們的同學還在學用 Word。

例如做落點分析,你假如去他們聊天室看就會有大概的概念了。而他們裡頭有些學生事實上也已經是某些公司的股東了,擔任某些公司主管的也有三四位。這在其他學校可能都會大作文章了,但對這些同學來講,他們只是依循前人的腳步而已。

有機會你去認識一下大同電機的學生就會知道了。
在人的世界裡,學歷不代表能力,能力不一定代表職位、薪水,其中還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際關係,IQ和EQ如都能掌握住,這絕對需要一定時間的歷練,一般在學術象牙塔裡的學生和已經有職場經驗的人差的也就在於此。
如果你常常功高震主,恐怕光芒太過的下場...
我以前有位老師是大同出來的,專業能力真的很強,不過有點要建議的是大同的學生真的蠻會做研究,但是不大會「做人」還有研究以外的東西懂得還真是太少,所以建議通識課程要多一點阿!至於治軍嚴謹是出了名的,以前大同在工學院時代就有軍校之稱囉!
總之對大同學生的專業度我持認同態度。
另外,我很好奇湯老師的背景!一個念電機的人這麼熱中教育是件好事,以前常常跟一些工科的人聊天,要用工科的語言他們才搞得懂,所以這種人對教育界來講是個福氣。

湯政仁 wrote:


Syaoran wrote:
我有些同學剛考完指考
你可以再說服我去說服他們選擇大同。
平均有中興電機 這實在真奇妙


沒辦法,數據是如此。而且,知道的人就是知道;沒必要說服任何人,這裡對大部分沒有心理準備的高中學生來講並不合適,退學率高,課程重。因為這裡是"真"的在訓練企業裡要使用的人才,對於實作的要求十分嚴格;當然,換來的代價就是這裡沒有學生擔心他們的就業問題。許多高中生來這裡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考試除了國文以外,幾乎全部英文出題;計概在大一就已經把CMOS 邏設 組語 C C++ 全都敎過了,而他們的同學還在學用 Word。

例如做落點分析,你假如去他們聊天室看就會有大概的概念了。而他們裡頭有些學生事實上也已經是某些公司的股東了,擔任某些公司主管的也有三四位。這在其他學校可能都會大作文章了,但對這些同學來講,他們只是依循前人的腳步而已。

有機會你去認識一下大同電機的學生就會知道了。

我同學上大同的我不覺得他多怎樣啊?
不過很久沒見了
至於我 已經上了所以跟那無緣。。
其他重考生 想念台北的學校 不過我根本不覺得他們能上台大之類的
所以如果大同不錯 我當然可以推薦他們呀
而且他們對電機類的也大多都不排斥。


我對指考是學業成就的鑑別工具一說,真的抱持極大的懷疑程度。

指考應該算是”高中階段”學業成就的評鑑工具,
照理說高中階段的學習成就與大學階段的學習成就應該是呈正相關的。
至於為何會有湯老師所說的指考成績與大學學業成就無關的現象發生?
我想可歸納為下列兩點原因:
1.指考本身有缺陷,無法評鑑出某些與學習成就相關的因素,例如:學習態度
2.台灣目前高中的學習型態與大學的學習型態差異太大。

我以前在美國其實協助過幼兒資訊教育的發展,我所協助的大學幼教系組所建議的資訊啟蒙教育是在三四歲就開始了。

資訊工具應用在教育上在歐美不過是近十來年的事,在台灣則是近六七年的事。
不像其他課程領域已有幾十年的發展基礎,到底幾歲開始使用電腦較佳,還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論,外國的確是有幼教單位讓學生使用電腦學習的情形,不過目前來說各縣市教育局倒是三申五令不准幼稚園教授英語及學生使用電腦,不過好像大多數的私立幼稚園都不理他就是了。
平板電腦的板怎會討論到教育去了?其實微軟發展平板電腦時就很強調教育上應用功能,這點大家可以自行參考微軟的網頁。
台灣目前資訊工具應用在教育上比較大規模的推行的大概有三種。
1.學生學習電腦的使用方法,即是一般所說的資訊教育。
2.教師利用資訊工具進行各科教學,就是資訊融入教學。
3.網路學習,例如政府推行的K12數位學校,還有廣告打很大的階梯數位學園。
平板電腦要應用在教育上較可能推行成功的是第二種,不過這種的電腦使用者是教師而非學童。
第一種因為成本太高目前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三種則是這些網站尚無專為平板電腦設計的數位教材,使用平板電腦的優勢不明顯。

我也覺得平板電腦的版討論那些很奇怪
所以才這麼久才問的(看別人也在問)
不然我早就很想問那個指考分析是怎樣
因為我是重考生 雖然我上了可是還有一些同伴在奮鬥
真好 因為我上了才有C302的

湯政仁 wrote:
計概在大一就已經把CMOS 邏設 組語 C C++ 全都敎過了,而他們的同學還在學用 Word。


嗯...想請問一下...大同計概一個禮拜幾節課呢??

教過是指什麼叫教過呢?是介紹或實作呢?

記得我大一的時候...老師講過...計概就是什麼都可以教...

不管教什麼都是計概...因為計概沒範圍....

所以上面的東西我們也都有提過...

我不是什麼名校出身的...但其實計概有提是很正常的....

我們計概還教我們怎麼寫撲克牌賭博遊戲....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進什麼科什麼系..

我們班有那考試都全班第一名但不寫程式的...

也有那微積分修七八次但系上老師個個搶著要的學生...

也有感覺應該進國文系的但卻來資工系受苦受難的...

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吧...個人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