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 wrote:
湯政仁 wrote:
我自己帶的班級即將要升入大四,九十一年入學時有五十四人,而這五十四人僅剩四十一人依舊在班上。就這五十四人的目前學業成就來說,我可能必須說九十一年指考的鑑別能力對我班上的學生是很低的。前十名成績入學的,在三年之後已經有六位被退學了。而目前班上的前五名,有三名是屬於入學指考成績在班上後段的學生,其中指考成績最低的同學是班上第五名。另兩名為入學指考成績在班上中段的學生。這四十一人裡,唯一確定因學業成績落後必須延畢的同學,很諷刺的是全國高中裡公認第一的那個學校畢業的(也是我的母校=.=")。我根據統計的結果所得的結論是:指考成績與大學的學業成就無關。當然,也許我的班上是特例;只是一回國帶到的班級就是這樣,也沒有其他數據,我對指考是學業成就的鑑別工具一說,真的抱持極大的懷疑程度。
~~嗯..幾點意見:
1.鑑別力:請問貴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差幾分?(應該差距不大?)
先不討論指考分數跟學業成就是否正相關.但單憑這樣的差距與樣本數是無法評斷鑑別力的.你需要多一點的原始資料與正確的統計分析..
2.建中(應該是吧)考上大同:應該是底子還不錯(建中)但求學態度不佳的學生,態度若沒改變的話,被1/2也不意外.
3.
抱歉離題了..........
第一名跟最後一名原始總分差距約兩百分 =.= 這點大考中心倒是做的很好,完全打亂
對於中上或前段的私立大學 學生的指考差距是很大的 像班上有學生可以考上成大 但是嫌遠留在台北 就只有大同可以選了 由於該屆只採計三科 因此學生的分數比較 僅就英文數學物理三科 而那屆物理低標五分 高標好像三十分 也就是有一科完全沒有鑑別度
班上學生可以考上的學校是平均分布從 成大 全部的中字輩 部分師範學校 長庚 元智到大同 大同電機的學生指考平均成績約與中興電機差不多 但是分布範圍極大 因為大同有個特色 就是家長因素 許多家長是大同的校友 他們希望子弟留在台北市 這與學校系組成績集中的狀況是有一定差異的 加上學業標準的堅持 生活要求的嚴謹 與就業的保障很大也讓許多家長在學費不是問題的狀況下 會捨棄公立學校而選擇大同 其中尤以大同電機的現象非常明顯
建中那位同學就是個標準的例子 他指考倒是可以考上中正 並不像您想像的那麼差 學業落後也不是求學態度不佳 只是進步幅度不如其他同學 班上高中畢業學校 包括了 建中 附中 成功 松山 壢中 竹中 中一中 中二中 南一中 南二中 雄中 宜中 蘭女 基本上跟台青交成的學生組成是類似的只是比例上的問題 所以對於您第二項的講法 我必須澄清一下 基本上這些學生全部都可以考上國立的學校 只是因為前項因素而選擇大同
外界的成見對於大同可能要稍做改變 您要了解一下 大同電機的畢業生非常少 可是您假如去注意一下 台大 交大 成功 中央等校的電機系現任歷任系主任或電資學院院長 都曾是大同電機的校友或教授或是有教授是這裡的畢業生 而以千大企業主的人數來說 大同的畢業生的總數上約與台大交大近似 但考慮到比例那就很令人訝異了
我也不是大同畢業的 但是到這裡來教書後 發現大同這個學校很特殊 他的教育成就很高但是完全不對自己的成就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