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Canon 5D/17-40mm F/4L ,70-200mm f/4L,Sigma 50mm f2.8DG macro


一直以來,總是在01吸收新知而無所貢獻,簡單整理自己的canon 5D心得與發現與大家討論,由於打字慢所以就把這篇定義成長期分享囉,畢竟照相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什麼新發現再陸續更新於此吧。(另外原訂分享的背包等配件決定拆成另一個主題吧,放在一起實在大了點)
[分享]Lowepro,Matin,Kangaroo相機包、Canon Extender EF1.4x、Close-up Lens 500D
*終於補完所有的照片及內文囉~
*愈寫愈大,辛苦大家了

從基本的開始囉:
1)規格,外觀
這兩個就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要興趣的朋友請連上原廠網站
http://consumer.usa.canon.com/ir/controller?act=ModelDetailAct&fcategoryid=139&modelid=11933
會得到正確又完整的資訊,若有其它的問題再來討論吧。
心得)5D的缺點
我想這個先講好了(讓大家不要太衝動),缺點是貴但物有所值(需自行判斷對自己的價值),容易進塵心理壓力大,原本買的無線遙控器、手把等無法繼續使用,螢幕在陽光下見光死使用不便,機身密合度不佳(有發現再補)。

心得1)Picture Style
這真是一個好東西,好到讓我放在第一個分享。在過去用的350D上,雖能在機身上直接設定,調整飽合/對比什麼的,可是應用範圍有限。若要創造不同的風格就得要花時間至電腦上調整後製,而Picture Style直接讓你在按下快門後立即完成了過去幾分鐘的甚至幾小時才能達到的效果。這是大蟲強力建議大家一定要試試的東西。此外,除了內定的幾個style,還可以上網下載新的style至機身上,亦可加以微調,超讚的。
http://photoworkshop.com/canon/picturestyle/index.html
不過沒圖沒真相,補圖加說明一下:
在5D上可以使用內建或下載的相片風格,讓照片直接在拍照的同時立刻後製拉曲線完畢,
對於像大蟲這種懶人實在是很方便。而5D的轉盤上雖不像350D般的那般多樣化,但是亦多了一個"C"檔,讓相機可以直接以預設(註冊)的狀況拍照,像個人就是設為單色模式,所以要拍黑白照片只要轉過去就OK了,相當的便利。
前幾天台北天氣好,帶了相機出門,也隨手拍了三個不同的Style,大家看看吧。
同一片天空,卻有不同的感動...
單色為基礎小修改後的照片風格

網上下載於機身上的clear風格

亦是網上下載的twilight風格


情人節,看看1O1吧(這兩張圖大些,請見諒)在公司廁所外隨手拍,一樣沒後製僅用機身上的風格
標準

CLEAR

各位Canon的用家們,心動了嗎?快快拿手邊的raw檔及DPP來實驗吧。
另外,picture style除了可以作機身後製外,甚至可以做"前製",也就是說可以利用它來"創作"影像
在友站PIL上有位網友zhihmeng,讓我對於拍照這回事又重新思考,此話怎說?
過去的我,拍照重寫實,重美感 速寫性描寫力這種名詞看得多了,似乎才是王道,不過看了zhihmeng的其中一篇的LOMO味的文章及上flickr及google到的LOMO,讓我燃起用相機"創造"影像的念頭。
當然,不像那些無情的傢伙,拿昆蟲去冰降低活力、拿剪刀剪花草拍完後再毀掉、拿膠水固定飛鳥這種"創作",而是賦與相片有另一種表情...
不過自己的創意不夠,只能先體會及實驗,以下就是實驗之作---
我的LQMQ Way
暗角,強對比,雜訊,藍調這是這次實驗的目的
這張故意靠近,但可惜因為暗角的需求,所以整個影像不夠強烈,如果再廣一點,或許感覺會更好

為了創造雜訊,iso全部設在3200,可惜c家的高雜訊可用,縮圖後的效果不明顯,但或許把尺寸設小,壓縮比拉高會更像

也有看過這種味道的lomo,所以特意在黃燈下拍出較強的影像


這三張均直接利用機身風格clear,並微調--降低銳利度,拉高反差,飽合,色調三項,色溫設為3700k,無另外後製,而暗角是用小小白的遮光罩拿在前面,並把焦距放在40mm(讓暗角小些),這樣有LQMQ味嗎?

心得2)數位化的魅力
我的第一台數位相機是kodak的DC20,某種程度來說跟5D還蠻像的orz。有光學觀景窗,機身上沒有閃燈,沒取景的LCD。雖然規格就現在的眼光是差勁到不行,但是感謝數位化的便利,所以直到今日,還能夠在我的flickr看到與8年前的前女友的照片,那種方便與感動,便利性、備份及複製難度都降到最低,永遠不失真也不會破損的回憶,真好。
所以有朋友走的是雙機流以達到全幅銀鹽及價格便利的兩全齊美,不過對我來說,有老婆有小孩實在雙手不夠用啊~

第一台相機與最後一任女友的8年前老數位照片

*註:最後一任女友=現任老婆真不好意思讓大家為大蟲擔心了

所以值不值得投資在一個價格不低的數位機身上?或是雙機流?這就是見人見智的問題囉。不過為什麼我會換(350D->5D)其實過年安排與家人共同出遊,不過就在出發的前一晚,在清CCD時發生了很鳥的…頓失350D的我(眼中的淚與自責),雖然有TvsD,但是還真的不太會用了,當下就決心帶上記憶卡及17-40,放入前往日本的背包中…第一天中午到了東京,晚上跟家人去月島吃月島燒,但其實心中想的是去 bic bic 買相機,感謝老婆的體諒--知道失去單眼的我的痛苦,沒多說什麼讓我在晚上回到旅館後再出門,就在8點多的晚上,天人交戰之後就買入了這台機器了。

為什麼還是在C家?或是不用TvsD擋一下?其實那種手感及色調,還是令人沉迷的,也想過很多,有考慮過350D,但是沒有任何意思。沒考慮20D,我不打鳥,所以就規格上來說並沒有比350D有什麼優勢,不想等,因為我已經想用了,不想轉換系統,因為喜歡手邊的canon鏡頭的調性及懶人的不後製。買完後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因為今年年終縮水,這台機器又花了我超過2個月的薪水,加上接連三個月的出國,其實是很痛很痛的。這筆錢雖然知道遲早會花(買全幅),但沒想過這麼快,但是還好尚有存款,所以還能負擔的起。

最後其實還是想要謝謝我的老婆,能夠體諒及堅強(聽到10萬以為是日幣卻不是時還能保有理智)

心得3)全幅的美妙及高ISO可用
很難形容,但就是喜歡這種色調的感覺,就是這種飽滿的感覺讓我沉迷於c家的鏡頭(其實家中是有N家的FM2,不過看到同事的D70拍出來的雖有蠻大後製空間,但又不合我味口,所以還是選擇了350D成為大蟲的第一台DSLR)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全幅,理由很單純,就是節省鏡頭的成本,同事花了萬把元去買了T社的超廣角,可是對我來說,已經有了17-40這隻,花額外的錢去買10~12起跳的廣角鏡是否值得?
或是把同樣的錢投在機身上發揮現有的焦段?
在350D時代,在路邊偶見一顆非常美麗的銀杏,又適逢雨過天青的好陽光,馬上殺了我幾十張照片,可是想拍下大樹,人就只有一點點...(350D)

想拍人,又無法盡顯樹之美與初見時的感動(350D)


可是換了5D後,整個視(世)界變大了,帶來的感動與記憶,又何只1.6X?


說到高iso,我想大家手邊的相機大概都有iso speed大概都在800以上吧,不過實際拍了幾
張3200/1600的之後,讓我一切都改觀--過往只覺得反正只要拍的到,拍的下來當成記憶
的一部份或到此一遊照,不過用了5D@3200,不只拍的到,而且拍的好

搭配高iso,讓天黑後的淺草/雷門也有這樣的感覺(ISO400)


個人覺得這張的 iso 3200的表現是很不錯的,而這張大蟲拿去洗4x6,我想是超過風景名信片等級了,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連上flickr上抓原圖去洗洗看,不要每每被100裁切或放大給迷惑了,有些時候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很多的場合(尤其是旅遊)是沒法打閃燈的,也與手振無關(iso400拍水族箱),畢竟防手振
不能防景振(所以想拍車震的看來C家是個不錯的選擇)


心得4)一機一鏡的好選擇 canon 17-40mm f/4 L
在350D上,焦長需乘上1.6倍,所以等效於全幅的焦長為27.2~64(視角約為74~30°)
17*1.6在非全幅上就不再是超廣角,不過除了"中"頭狗可以拍拍外,拿來拍人相的感覺卻也蠻讚的
略拉長但不會明顯感到變型


雖然沒有近拍(marco)的功能,但畫質優良,最近對焦距離僅28公分,隨手拍小東西表現也還不錯
應該是蜻蛉,體長約3公分


我不知這是否為這隻鏡頭,或是canon的味道,但是表現起來飽滿而厚實,主色純正豔而不俗(以上為自己主觀的形容詞,請各位朋友自己取捨)。一句話,合我的味啦~


有了USM的加持,小孩子的成長的點點滴滴將不再錯失


而當初購買前最大的擔心,就是光圈不足,怕景深不夠淺,而這張小花著實讓我放心了。至於室內的問題,就交給外閃負責了,畢竟77mm的大頭,內閃有時還是會被擋到...


簡單結論一下:
一般優點:成色佳,用途廣,好評度高
個人優點:一機一鏡好帶好用(背相機順便抱小孩),回家免修圖之苦/爽(因人而異),除非雙倍價錢否則光圈畫質難出其右(免敗家),免用紅色橡皮筋就有不錯的氣勢,加上隨鏡附的遮光罩氣勢更驚人(免洗碗就可以拿來吃飯了)

一般缺點:光圈小
個人缺點:找不到拍不好的理由,沒有機會買其它的鏡頭,敗外閃成一必經之路,77mm的大頭連保護鏡都比別人貴

==以上為350D時的角度看這隻鏡頭,以下以5D來看==

從前就覺得17-40mm是一支很棒的鏡頭,但是在用過新機身前,還真的不知道竟然有這麼棒


該怎麼說,是說多花了一兩倍的價錢買機身?還是該說省了買超廣角的錢下來?搭配5D,可說完完全全發揮了鏡頭的實力


以前拍這種鏡頭,往往得退後兩步,現在卻可以向前走拍不一樣的感覺


就算是在公園,平凡無奇的景也有驚人的效果(當然在公園玩的很開心對看照片的心情也有影響啦)


針對5D的結論:
為了17-40而從350D跳到5D值得嗎?大蟲覺得超值啊~
而且在5D上並沒有看到明顯的暗角(事實上以我的牛眼來看是根本沒感覺),這點又是值得高興的了~再加上防塵防滴,這次去山形遇到的大雪也不太擔心的拿出5D來拍老婆小孩玩雪,感覺真好~

可能會有朋友問到:如果我要出國玩,我要國內幾天的行程,怎麼玩或怎麼帶鏡頭呢?大蟲的建議是就給它17-40 一鏡到底吧,舉個例子來說,大家可能會說,我要去的地方有些表演,用這焦段可能較不適合吧?是否補上小小白或更好?當然,如果您是跟團或專程去攝影,自然沒有任個問題(或問題不大),但是配上5D的高畫素,切出1/4洗還是約有3M等級,是完全足以洗4x6的照片的,所以想要玩得簡單,不妨試試這隻17-40mm f/4L,同樣的,如果在選擇第一支L鏡上沒有特殊的考量,我也會100%建議從這顆開始,無論是搭配全幅或是APS-C,都是相當合適的。

沒圖沒真相,補上表演時的照片及剪取1/4(註:均未做任何影像調整)


除了拍景拍物外,其實這顆鏡頭雖沒有驚人的大光圈,但是室內不打閃燈的效果還是蠻OK的
*偶像及朋友,Mark Buccini


心得5)我所使用的鏡頭2: canon 70-200mm f/4 L (小小白)
買了17-40後,去年公司旅遊前,所以就決心衝一隻長焦段的來拍小孩(其實本來是要拍美眉啦)
考量再三,還是買了俗名小小白的Canon 70-200mm f/4 L USM。
不可免俗,我還是把我需要的相機目標寫出來,至於鏡頭當然就是為了達到這些目的的工具:
1)拍小孩,其實最早是要等小孩去參加運動會時用的,不過看起來還要五六年
2)拍花拍草拍小蟲
3)拍遠處的景
4)拍鳥(後來才知是極高難度的),沒有5萬塊大概只能拍鳥屎

那到底拍起來如何呢?
以下是350D拍起來的心得--
剛拿到小小白時,運氣極差,放假時全部沒法拍照,索性趁上一次颱風假時,就在家中陽台拍隔鄰的雨中的九重葛,拍完後效果驚人。色彩清甜,蠻討喜的。


如同17-40mm f/4L,顏色也是非常飽和,該有的顏色都有出來,也非常合我的口味(又不太需要修片了,正合我懶人個性,哈哈)


雖然小孩還沒上運動場,不過平時拍拍她好笑的舉動也是不錯的,景深的感覺及色彩的表現,即使拿來拍人像也有不錯的水準,只是解像力驚人,所以拍小孩可以,拍老婆就...


同事使用N社的系統,先前亦購入小黑三,不過小黑三的重量及尺寸都遠較小小白驚人,而相較兩者馬達聲,小小白可說是完全無聲


結論:
優點:價格不貴(二萬元內)就可以享受到長焦的L鏡,畫質優良,顏色飽和,並且解像力優秀。並且因為體積小、重量輕、攜帶便利, 內對焦系統所以不會延長鏡身,所以拿來當旅行時的長焦鏡也很合適。
缺點:200mm還是不夠用,長焦鏡本來就很容易手振,加上沒有大光圈快門速度更加雪上加霜,所以包包有空,錢會從天上掉下來或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我還是會買三倍價格的大白吧

不能免俗的,再用5D來看看這隻鏡頭是否一樣的好--

小小白做為人相鏡,在5D上還是蠻方便的,無論是85附近或是135附近常聽說的人相焦段都有含到。


加上close up(500D),也可做近拍

沒什麼好說的,仍是好鏡一支,甚至可以說比在350d時代更好用了。

心得6)我所使用的鏡頭3: sigma 50mm f/2.8 macro
原廠網址:
http://www.sigmaphoto.com/lenses/lenses_all_details.asp?id=3252&navigator=5
先說,其實對這隻鏡頭的瞭解並不深,原因是年終拿了,趁過年前就買了。選擇這支的主因是喜歡拍點小東西,像小花小蟲什麼的,原想搭配350D使用,所以就沒特別想買另一隻經典好鏡CANON 100mm f/2.8 macro。沒想到買入沒幾天350D就離大蟲而去(要早點回來啊)。所以若有什麼新發現,會陸續補充的。

先來講缺點,這是大蟲第一隻非L鏡,因為我認為花錢在刀口上是很重要的,要不然以我的個性鐵定東想西想反而走入換鏡的命運,也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所以看到不能全時手動,而且切換又不方便,在近拍時實在很麻煩。
另外,遮光罩為鑼牙式,保護蓋也是,所以只能2選1(很鳥的設計),還有原因不明的慘白照片(目前只有一張),收鏡頭時需切到手動模式收回後再切到自動鎖上等種種理由讓我對這顆鏡頭的感覺剛開始是蠻不好的…

不過用著用著,倒也發現有不少可取之處。
或許是定焦微距鏡的關係,所以畫質較利,微距可達1:1,發色雖不如L鏡濃,感覺亦不差。輕薄小巧,好帶。價格實惠,在非全幅上的焦長更適合人相使用等。
搭配350D,其實就有很好的表現。

老話一句,沒圖沒真相,上圖了(以下均於5D上的實拍照)
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天堂

能拍到這一瞬間,這隻鏡頭就回本了

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終於把原本計畫要寫一週的機身及鏡頭心得在二天內給寫完了,其它的原訂題目請容大蟲另開主題再慢慢的補完吧
註:
1)部份內容為原發於友站(PIL)修改而來
2)flickr上都有原圖,不過都非常的大,請見諒,無電腦後製,但有均有利用機身上的風格設定
http://www.flickr.com/photos/bigbug/
我也好想要FF喔
NIKON什麼時候才有這種價位的FF啊
非常期待樓主的分享。

5D真是棒,不只輕便畫質又好。

先為您加上滿分。
嗯~拍起來真的是不錯,果然FF的DSLR還是有他的優點。

感謝分享。加分!
剛在D*View網站上看到一個5D的新品報價

5D彩虹公司貨98000水86000

有降價了!但還是好貴喔
James
加分是一定要低
cc~小弟把樓主設為contact,以便可以去看您的照片
照的挺好~分享也很棒~
期待您的下一篇~

but~N加甚麼時候要出FF
N機身本來就有135FF格式的吧

KODAK的就有兩台N家的全幅機身
14N和SLR/N都是全幅機

只是柯達的重點在於色彩還原力就是了
因為我是數位開始玩起~ 現在在回頭玩傳統~
對我來說~ 數位的1.5倍我倒覺得還好~ 所以是不是全福我比較沒那麼在意

我覺得好用就好~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lifaung wrote:
N機身本來就有135FF格式的吧

KODAK的就有兩台N家的全幅機身
14N和SLR/N都是全幅機

那兩台的價錢都不是我能接受的
而且5D都有人嫌機身等級不夠好了,柯達的更誇張了(F80耶).
好文加分囉......大蟲兄趕快將剩下部分補齊吧,很想看到完整版阿

Picture Style 果然是好物阿.....看起來的確是把後製的功夫提前到機身上面給他做完了 ,這個功能好像 Nikon 家的曲線上載,現在 30D 也有囉,我想以後會變成 C 加相機的標準配備吧。

5D 價格一直掉,真是看的我心癢癢,八萬的天險,要什麼時候才能攻陷呢?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