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有他的老大哥24-70mm擋在前面,光看到多出10mm望遠端,有MACRO,只差1000塊,誰會想到選24-60mm呢?
要望遠輸24-70,要廣角輸18-50....那.....還是先看本篇主角24-60吧!
Sigma 24~60mm F2.8 EX DG for Nikon
原廠介紹:
1. 鏡身總長只有84.5mm為現時同級最纖巧之選。
2. 此大光圈鏡造工精細小巧輕盈,全焦段最近對焦僅38cm,而最高放大率為1:5.8倍,絕對適合創意近攝。
3. 2片超低色散(SLD)鏡片有效修正色散之廣角問題;4片非球面鏡片能矯正各類變形。
4. 全新鍍膜盡除耀光及鬼影等數位相機常見毛病,使色彩更能平衡顯現。
規格:
鏡頭結構 16 片 / 15 組
視角 84.1 - 39.6 度
光圈葉片數 9 片
最小光圈 F22
最近對焦距離 38cm
放大倍率 1:5.8
濾鏡口徑 77mm
體積 直徑83.6mm X 長度 87.2mm
重量 550g
外盒和相機袋
鏡頭&遮光罩
24mm端,和同廠24-70mm相反,縮鏡筒為廣角端
60mm端,鏡筒伸出2.5公分
變焦鎖定裝置,方便攜帶/24-70mm沒有
正面照,保護鏡B+W UV MRC,口徑77mm,沒有24-70mm巨大,但也不小了
和D70合體!
上空照~看看和D70合體的長度
加上遮光罩....氣勢出來了,不過技術很差,這樣拿出去會有點心虛

D70+遮光罩
Sigma 24~60mm購入已經一週了,但最近天氣有夠差,沒機會帶出去,所以先來簡單的室內照,室外照等天氣好出去拍拍再來獻獻醜

家裡空空蕩蕩,沒啥好拍只能拍電腦桌

原圖縮圖銳化 ISO200 28mm F18 10S →怎麼會開到F18自己都不知道

原圖裁剪無銳化
最近對焦距離,拿來拍拍小東西還OK
ISO200 60mm F5.6 1.3S
對焦點原圖裁剪無銳化
這樣看起來銳利度還不錯,全焦段F2.8感覺就是不一樣

SIGMA為人所詬病的偏黃問題,我身邊只剩這顆鏡頭,所以無從比較起
(之前3顆鏡和SB-800全賣光了)
不過偏黃另一個說法就是偏暖,我寧願要偏黃(甚至說喜歡),也不要偏冷

[心得分享]
目前使用感覺:
畫質佳,F2.8恆定光圈
鏡頭紮實,外觀質感還不賴
變焦環好緊,且跟NIKON原廠鏡方向相反,很不習慣
對焦聲音不小,不過也和NIKON 50mm差不多
塗裝重看,感覺不重用,像我這麼龜毛小心的人,都會擔心不小心塗裝被刮掉

為什麼我會挑這顆冷門的24-60mm,捨去廣角的18-50mm呢....
1.我有RICOH GRD,要拍風景,就交給28mm定焦的GRD
2.國外USER對SIGMA 24-70和24-60的評價很高,高於18-50,且看來成像不賴
3.嘿嘿....因為18-50mm太多人用了,TAMRON又要出17-50,怕比較心理,那乾脆買24-60mm
那有24-70mm,才差1000塊,多望遠,又有MACRO,為啥選24-60?
1.24-70mm口徑太大,訂購的ExpoDisc 白平衡測定用濾鏡不能用

2.又重又長,攜帶較不便(715g v.s. 550g ;11.5cm v.s. 8.7cm),用新買的DOMKE小白宮紀念包怕裝不下
3.24-70mm的24mm端還要伸鏡頭,感覺很不習慣
4.哪天想買濾鏡,82mm的會貴死
5.想拍MACRO,拿GRD的近拍1.5cm出來擋一擋
這樣說,好像因為有了GRD的輔助,讓我可以選擇24-60mm
但原本以為D70和GRD的表現應該不會差太多(因以前用D70+kit或其他鏡都覺得拍很爛),
但同場景拍照比比看......原圖差距還不小

以上,新手介紹,有圖再貼上來和大家分享,讓大家笑一下,謝謝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