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話說以前有發表過一篇 老爸收藏的不知名鏡頭
本來想說這樣就結束了
沒想到又在店裡的小夾層裡找到一個不起眼的包包,本來不期望會是啥。但打開看....

這是啥?這不是鼎鼎大名的CANON嗎
先來一張包肉粽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脫衣後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沒看錯吧!這全金屬機身、紮實的手感、全機械式的快門(不需要電池).....這是啥
哈原來是台CANON早期出的機械式快門機種FTb(號稱相機介中的 坦克)

驗明正身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以及隨身鏡!50mm f1.4大光圈人相鏡耶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不過這高興在看到機頂後!隨即消失,心理唯一念頭是.......這是啥??????
完全看無啥是快門?那個轉盤看起來好像快門?旁邊有跟桿子是幹麻?左邊多了看起向開關的選鈕???

好家在!今過一天的的努力終於了解轉了大部分功能
解說如下圖(跟現代SLR差不多,但多了幾個步驟就對了,也滿單純的)
也許當那個年代的人看到目前相機也會說 這是啥吧!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隨後就開始拆拆裝裝!發現旁邊有科小電池(疑?缸不是說這是不需電池的嗎),沒錯!這台相機就算不放電池也能動作,而這小小的一顆電池是拿來測光用的!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號稱已經停產的電池....,也已經沒電拉(待在倉庫裡有1x年了)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在拆拆!唷,原來這就是底片機的樣子
[分享]這應該算是爺爺的私藏吧~~CANON的老相機(FTb)

話說這台
怎麼稱是爺爺的收藏呢
主要這台上市時間竟然是1973年,這會不會太久1973離今也有33年了
比我來大十餘歲(雖然不一定是1973年買的)

但想想這台歷經這麼多歲月,除了外表有點髒髒的,其餘功能看起來接正常(除了測光無法測試)
真是佩服當初的相機工藝!!
荷蘭仔 wrote:
主要這台上市時間竟然是1973年,這會不會太久1973離今也有33年了
比我來大十餘歲(雖然不一定是1973年買的)

但想想這台歷經這麼多歲月,除了外表有點髒髒的,其餘功能看起來接正常(除了測光無法測試)


我也有一台FTb,是從我老爸那邊"交接"過來的,不過正式名稱是FTb-N,比你這台後期。有些東西幫你補充一下。

我的FTb-N才是1973年上市的,FTb則是1971就登場了,主要的差別是過片桿FTb是用全金屬,FTb-N則有在末端加上塑膠包覆。

然後有些功能我猜你不知道順便補充一下,快門鈕下面的環可以轉動(其實就是快門鎖),A位置時快門可擊發,L時鎖上,可避免上片後不小心誤觸快門浪費底片。


自拍器的外型差別更大,FTb-N是扁型,中間有一條白線。

而自拍器其實還有一堆功能,下方的小撥桿共有三段位置,平常在最右側以便讓FD鏡頭全開光圈測光;往左一格到L位置,配合自拍器撥桿往鏡頭方向撥動(跟平常設定自拍器方向相反)就是縮光圈"景深預視"功能,也是當機器接上更老的FL鏡頭時的測光方式。最後撥到M位置就是"反光鏡預鎖",這是當龜毛到極點,配合角架進行攝影時構圖對焦測光都O.K.了,要將相機所有可能震動減到最低影響時使用,撥到這裡時光圈已經預縮,反光鏡也先行彈上,只剩下快門簾動作會產生震動而已,而這台機器本身機身已經夠重,加上快門簾是橫向布質,因此此時拍攝將幾乎毫無震動影響成像。


我極度懷疑我老爸買這台機器時是"挑過的",這號碼怎麼看都有點詭異啊.....(不過為什麼不是100100?)



這一系列機器用的是Canon所謂的QL系統,只要把底片拉到定位,蓋上機背就可以開工了,相當方便,不過相對的裡面的結構複雜得有點嚇人,反而不如不久前剛到手的Praktica的L系列,一樣是把底片拉到定位就上片,人家只用了"兩條鐵絲"而已。



底部的迴片鈕,當底片拍完時按下這個按鈕才能倒捲,不過這個按鈕可沒納麼單純喔,有看到上面的點了吧?那就是"重複曝光",沒錯、再沒有電動捲片馬達幫你算格數的時代,要玩重複曝光要不用B快門+黑卡(按到死,除非B快門能鎖起來),要不就是有像Nikon FM2的上快門不過片的特異功能,至於其他一般相機呢?放棄!不過FTb系列這個點就是幫拍攝者玩重複曝光的小工具,只要按下迴片鈕,捲動迴片桿看到那個點轉動360度(就是一圈)後,重新上快門就可以再曝光一次了。


當時配的Kit鏡,50/1.4 S.S.C.,SSC表示Super Spectrum Coating,其實跟現在的MC的意思差不多,只是當年鍍膜的技術剛開始發展,難免廠家用用些比較炫的名字來廣告。對了、撞歪的是最前面的Hoya保護鏡。

而荷蘭仔兄你的機器配的雖然也是50/1.4,不過看來應該是第一代的FD鏡頭,沒有鍍膜(就是說發霉有可以放心洗了,反正沒差.......)

這台相機電池是用PX625的型號,電壓1.35V屬於水銀電池(已停產),要是不介意可以用PX625A電池代用,外觀一樣、不過因為是鹼性電池所以電壓變成1.5V,如果測光沒有老化而且只拍負片的話這個誤差可以完全忽略,要不就是去買MR-9轉換盒或是自己想辦法用LR44或SR43(建議是用SR43)串一個蕭特基二極體減壓即可。


最後、要是機器功能都還差不多正常建議你把機器送去像四海或是老賴這種有在整修老機器的店家幫你調整一下,要是不打算買轉換盒也可以順便請師傅幫你把測光用1.5V為基準作校正,反正PX625也買不到了;這種老機器放久多少都會有快門時間不準或是其他小狀況,不過因為是"純機械"相機,所以修復的機會反而比現在的電子相機大得多,而且FD鏡頭發色濃厚(就我個人感覺是太濃,甚至到有點假的程度,不過那是跟Leica鏡頭比),保證味道跟數位機完全不一樣。
推一下老相機!
另外放上原廠連結讓大家爽一下。
http://web.canon.jp/Camera-muse/camera/1970-1975/data/1971_ftb.html

不要又收起來了,帶它出去曬曬太陽吧~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Studio90 wrote:
我也有一台FTb,是...(恕刪)

一般的傳統相機要用長時間B快門時都會裝快門線
因為快門線上面有固定鈕
可以鎖定B快門
就不用按到死啦!!
請問一下 FTB 的鏡頭是那種接環的 ?

M42 的嗎 ? 還是其他規格?

手上有一台,想找找看有沒有長焦的鏡頭。
期待高手的指點 。
此故彼,有無生滅
scotthsiao wrote:
請問一下 FTB 的...(恕刪)


FTb用的是Canon FD接環,因為鏡後距甚至比目前SLR之中已經算很短的Canon EF鏡還短,所以鏡頭幾乎無法轉接到其他機身上(RF除外),因此FD鏡頭可以說已經死了。

不過也因為鏡後距短,別的廠商的鏡頭幾乎都可以透過轉接環給FD機身用,要是找不到覺得適合的鏡頭也可以用"鏡頭+轉接環"的方式來玩,我還有一台AE-1就是這樣轉M42來玩的。

不過FTb最大的問題是它的測光系統採用"追針式"測光,就是光時是用光圈那個環上下移動符合指針來確定測光,而轉接其他鏡頭時這個機構無法動作會導致機內測光系統形同虛設,除非你經驗購可以"人工判斷"曝光或是有手持測光表,不然FTb要轉接他廠鏡頭可能比較麻煩......
推一下舊文~

我也入手了一台FTb-N黑機,賣方當成零件機在賣,1000圓含運費就標下來了!
動作都有,反光鏡髒了點就算了(可用酒精擦)。
不過我好奇的是,機頂的回捲片桿旁,序號上方,有另外一個撥桿,有ON、OFF、C,那是做什麼用的啊?

這台跟AE-1相比,機身比較大也比較重,不過操作還是很順手。
甚至觀景窗還可以顯示快門速度,大概是用塑膠片印字的轉盤吧?
還真的挺好玩的老機器!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樓主的這顆鏡頭是有鍍膜的…
因為反光是橘黃色的…
auxo wrote:
機頂的回捲片桿旁,序號上方,有另外一個撥桿,有ON、OFF、C,那是做什麼用的啊?...(恕刪)


FTb雖說是全機械相機,不過測光系統還是要吃電的,那個撥桿就是測光系統的開關。
ON,OFF不用解釋了吧?至於C則是Battery Check的意思,把快門速度轉至1/1000秒,然後把開關撥往C,此時從觀景窗中望出若測光指針有往上擺表示電池還有電,若是不動了那就是說電池該換啦...................
Studio90 wrote:
FTb雖說是全機械相...(恕刪)

原來如此啊。
我目前這台不論開關位置,指針只會跟光圈跟快門連動。很懷疑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

正常來說應該是?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