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爸爸為了紀錄他們的成長而買的相機
本想說這麼久的東西,而且他們現在很少拿出來用,應該不是生鏽就是發霉
但是拿出來一看,令我大吃一驚
不多說,以下直接就請大家看照片吧
初看相機套的時候,就可以看出有一定的年份,畢竟我女友也二十多歲了
當初他們應該也是常常使用,皮套都有相當程度的磨損
雖然皮套到處都是磨損以及裂痕,但仍隱約可看出japan的字樣
現在要找到連皮套都是日本製的,應該不是那麼好找了
主角現身,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相機
當初拿出來的時候差不多就是維持這個情況
我只有稍微擦拭機身上的灰塵,以及清理一下鏡頭而已
外觀仍舊相當完好,外型看起來就是蠻堅固的
這台就是Canon的AF35ML(手還是有點晃到了)
Canon推出的第二部全自動相機,第一部裝有CCD的雙眼相機
出廠時間是在1981年7月,距今已經有將近25年
CCD??難不成是跟現在的數位相機一樣嗎?
這台相機雖然裝有CCD,但並非用於感光,它畢竟是一台底片相機
CCD是被用於自動對焦的功能上
Canon AF35ML以CCD為測距組件,是一種採用被動式三角測量的自動對焦系統
1.9的大光圈鏡頭為其一大特色,一般的自動對焦輕便相機很難與之相比
焦長為35mm,鏡頭是40mm,使用的濾鏡口徑為48mm
鏡頭外的紅圈嘛...不知道有沒有特別意義
原本鏡頭表面蠻髒的,灰塵積很多,也有類似發霉的感覺
後來經過擦拭之後變乾淨許多,但仍有點發霉或鍍膜脫落的感覺
不過不是很明顯,也照不出來
鏡頭下方這一小顆並沒有標示其功能,應該是測光用的
光圈範圍最大1.9,最小是18,快門則是1/400~1/4s,都是由相機的電子測光系統自動控制
當快門速度過慢的時候,還會發出連續的嗶聲做為警告
當時就買的保護鏡,48mm口徑
可能就是因為當初有買保護鏡,才能讓鏡頭的狀況保持得不錯
這應該是調整ISO值的轉環
當時的相機都還需要手動設定底片感光度值
轉環很緊,為了調整還讓我的手指破皮
背面的照片,相當簡單的設計
僅有開關、觀景窗、閃燈開關等裝置
廠牌和產地,不是我要特別凸顯日本製這件事
但是聽說即使是在當時,要買到日本製的也很不容易,這台多數為台灣製
所以這台應該也算是逸品吧

開關除了on/off的切換以外,還具有電力測試與自拍設定的功能
on/off應該不用介紹,切到B.C,只要有電,就會一直發出嗶嗶聲
切到self-timer,應該就是自拍功能,不過這台的自拍似乎沒用了
AF35ML是雙眼相機,觀景窗與鏡頭相平行
所以從觀景窗看出去的景色,與實際拍攝時會有些許差異
而且鏡頭會稍微擋住右下方的視野
使用閃光燈時,右方會亮起小燈表示閃光燈充電完畢,可以使用
當半按快門時,會自動對焦,觀景窗內的紅色LED亮起,以圖像式的方式表示對焦的距離
分別為一個人(近)、三個人(中)、小山(遠)
打開閃光燈的英姿
AF35ML的閃光燈需要手動開啟,撥一下閃燈開關就會彈起
這種作法有好有壞,對我而言是比較習慣
快門鈕與底片計數器
這台有個特別功能,就是可以「連拍」
只要按著快門不放,就會以每秒一片幅的速度連拍
一不小心按太久,可能就會多跑了一張吧
下方有倒片開關以及電池槽
沒有自動倒片功能,拍完需要撥一下倒片開關才會開始倒片
電力供應是以兩顆三號電池提供全機所需電力
把底片室打開,裡面相當乾淨
使用的底片就是一般可買到的135底片
介紹完相機的外貌,還是得要看看拍出來的效果
不過因為小弟對於相機不熟,也不習慣這種觀景窗
最重要的是拍攝的技術與構圖不好
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可能無法表現這台相機原有的實力,請各位多多包容
以下照片僅有縮圖,數位檔是相館掃的
由於相機自動測光,又無法立即看到結果
所以常常拍出這種曝光不足的照片
應該不是因為相片主角的關係
這張的曝光程度就比起前面那一張好多了
應該真的不是因為相片主角的緣故吧
初次使用這種相機,實在不太容易掌握
不管是構圖、對焦、還是測光等,都是個問題
不過因為這台相機對於女友家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我會小心使用,而且努力的將這台相機的能力發揮出來
(不過拍底片真的很傷,洗照片好貴喔

最後先來兩張疊疊樂,希望能搏得多一點注意
兩位主角就是AF35ML以及KM的A200
別看AF35ML沒有變焦,什麼功能都沒有
但是份量十足,跟A200差不多重呢
疊疊樂開始,老人家當然是在上位
換個角度繼續疊
p.s.在這裡我要宣傳一下,我的畢業論文需要有人幫忙
希望有大四以上的學生可以幫忙填寫問卷
網址在此:http://iopsy.serveftp.org/psy/
在八卦版上的宣傳文章: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51539&last=1129002
如果覺得這篇分享還不錯的,也請幫幫忙
參考資料:
我的赤腳旅行
CANON原廠網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