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搭上復古的潮流,25年歷史的CANON AF35ML

上上個星期,女友從她家中翻出一台很久很久以前買的相機
是她爸爸為了紀錄他們的成長而買的相機
本想說這麼久的東西,而且他們現在很少拿出來用,應該不是生鏽就是發霉
但是拿出來一看,令我大吃一驚
不多說,以下直接就請大家看照片吧

初看相機套的時候,就可以看出有一定的年份,畢竟我女友也二十多歲了
當初他們應該也是常常使用,皮套都有相當程度的磨損


雖然皮套到處都是磨損以及裂痕,但仍隱約可看出japan的字樣
現在要找到連皮套都是日本製的,應該不是那麼好找了



主角現身,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相機
當初拿出來的時候差不多就是維持這個情況
我只有稍微擦拭機身上的灰塵,以及清理一下鏡頭而已
外觀仍舊相當完好,外型看起來就是蠻堅固的


這台就是Canon的AF35ML(手還是有點晃到了)
Canon推出的第二部全自動相機,第一部裝有CCD的雙眼相機
出廠時間是在1981年7月,距今已經有將近25年


CCD??難不成是跟現在的數位相機一樣嗎?
這台相機雖然裝有CCD,但並非用於感光,它畢竟是一台底片相機
CCD是被用於自動對焦的功能上


Canon AF35ML以CCD為測距組件,是一種採用被動式三角測量的自動對焦系統


1.9的大光圈鏡頭為其一大特色,一般的自動對焦輕便相機很難與之相比
焦長為35mm,鏡頭是40mm,使用的濾鏡口徑為48mm
鏡頭外的紅圈嘛...不知道有沒有特別意義
原本鏡頭表面蠻髒的,灰塵積很多,也有類似發霉的感覺
後來經過擦拭之後變乾淨許多,但仍有點發霉或鍍膜脫落的感覺
不過不是很明顯,也照不出來


鏡頭下方這一小顆並沒有標示其功能,應該是測光用的
光圈範圍最大1.9,最小是18,快門則是1/400~1/4s,都是由相機的電子測光系統自動控制
當快門速度過慢的時候,還會發出連續的嗶聲做為警告


當時就買的保護鏡,48mm口徑
可能就是因為當初有買保護鏡,才能讓鏡頭的狀況保持得不錯


這應該是調整ISO值的轉環
當時的相機都還需要手動設定底片感光度值
轉環很緊,為了調整還讓我的手指破皮


背面的照片,相當簡單的設計
僅有開關、觀景窗、閃燈開關等裝置


廠牌和產地,不是我要特別凸顯日本製這件事
但是聽說即使是在當時,要買到日本製的也很不容易,這台多數為台灣製
所以這台應該也算是逸品吧


開關除了on/off的切換以外,還具有電力測試與自拍設定的功能
on/off應該不用介紹,切到B.C,只要有電,就會一直發出嗶嗶聲
切到self-timer,應該就是自拍功能,不過這台的自拍似乎沒用了


AF35ML是雙眼相機,觀景窗與鏡頭相平行
所以從觀景窗看出去的景色,與實際拍攝時會有些許差異
而且鏡頭會稍微擋住右下方的視野
使用閃光燈時,右方會亮起小燈表示閃光燈充電完畢,可以使用
當半按快門時,會自動對焦,觀景窗內的紅色LED亮起,以圖像式的方式表示對焦的距離
分別為一個人(近)、三個人(中)、小山(遠)


打開閃光燈的英姿
AF35ML的閃光燈需要手動開啟,撥一下閃燈開關就會彈起
這種作法有好有壞,對我而言是比較習慣


快門鈕與底片計數器
這台有個特別功能,就是可以「連拍」
只要按著快門不放,就會以每秒一片幅的速度連拍
一不小心按太久,可能就會多跑了一張吧


下方有倒片開關以及電池槽
沒有自動倒片功能,拍完需要撥一下倒片開關才會開始倒片


電力供應是以兩顆三號電池提供全機所需電力



把底片室打開,裡面相當乾淨
使用的底片就是一般可買到的135底片

介紹完相機的外貌,還是得要看看拍出來的效果
不過因為小弟對於相機不熟,也不習慣這種觀景窗
最重要的是拍攝的技術與構圖不好
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可能無法表現這台相機原有的實力,請各位多多包容
以下照片僅有縮圖,數位檔是相館掃的



由於相機自動測光,又無法立即看到結果
所以常常拍出這種曝光不足的照片
應該不是因為相片主角的關係








這張的曝光程度就比起前面那一張好多了
應該真的不是因為相片主角的緣故吧





初次使用這種相機,實在不太容易掌握
不管是構圖、對焦、還是測光等,都是個問題
不過因為這台相機對於女友家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我會小心使用,而且努力的將這台相機的能力發揮出來
(不過拍底片真的很傷,洗照片好貴喔

最後先來兩張疊疊樂,希望能搏得多一點注意

兩位主角就是AF35ML以及KM的A200
別看AF35ML沒有變焦,什麼功能都沒有
但是份量十足,跟A200差不多重呢


疊疊樂開始,老人家當然是在上位


換個角度繼續疊

p.s.在這裡我要宣傳一下,我的畢業論文需要有人幫忙
希望有大四以上的學生可以幫忙填寫問卷
網址在此:http://iopsy.serveftp.org/psy/
在八卦版上的宣傳文章: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51539&last=1129002
如果覺得這篇分享還不錯的,也請幫幫忙


參考資料:
我的赤腳旅行
CANON原廠網頁介紹
看樓主的照片
這台機子照出來有那麼一點LOMO的感覺喔
替你加分囉
Everything is a test
CANON JAPAN是台灣製的

在台灣的潭子加工區大量生產

價格在拍賣市場並不好看

因為生產的數量太多了,所以沒有合理的增值空間

這台應該很多人家裡都有一台吧~

光圈真的很大,

以前的相機都在拼光圈的,

安全快門都很不錯~~

現在的數位像機,除了DSLR之外,

大部份的F都從2.8起跳
PEACE
這台相機要是聽到有人說他拍起來像LOMO....大概會投河自盡吧~~
其實這幾張一點也沒有LOMO味啊~~
不知道alex_yeh兄從哪邊看出LOMO味的呢~~~
我家好像有第一代Canon 自動相機
我再去翻翻看
ET COMET Elnchrom 棚燈及LEAF機背有問題皆可問我
julien wrote:
這台相機要是聽到有人...(恕刪)


我不能同意你更多+1.....................

F1.9在輕便像機中算是相當大光圈了,除非是碰上Canonnet或是Konica Hexar之類的狠角色,不然連Leica的mini最大光圈都只做到F2.4。

而曝光不足原因是你那張人物是"逆光"拍攝,而相機的測光頭一方面不是TTL(throught the lens)方式,而且是採用平均測光計算,所以逆光時被攝物體曝光會不足,不過從你的介紹照片中似乎也沒看這台機器有"曝光補正"的功能,所以可能"此題無解",那就得小心取景,跟我的FED 2一樣盡量不要向著光源對幹。
cyslove wrote:
CANON JAPAN是台灣製的
在台灣的潭子加工區大量生產
雖然我從別人的資料中以為大多數的應該是打上made in ROC
但你這麼說也不無可能,不過對我們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台還能繼續用就好
台灣、日本,能撐這麼久都算好

LOMO味嘛...其實我是不太了解
沒有研究LOMO,看過幾張LOMO照片卻看不出重點

測光問題就可能像是Studio90所言
在取景的時候要多注意不要背光
不然就要適時的補光,主體才不會一片黑

感謝各位的指教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所謂LOMO從影像特性上簡單講就是不可預知性..隧道般的暗角..不應存在世界上的怪異色調..
從創作風格上來講就是無所不拍..隨時拍..不要用觀景窗..大量的拍.......

說到逆光有兩個方法解決...有人物的話可以開閃燈補光..不然就是利用調ISO來達成曝光補償~~
ptx wrote:
雖然我從別人的資料中...(恕刪)


小弟女友的媽媽以前待過潭子加工區

CANON JAPAN 100%還是台灣作的

原因是什麼我就不清楚了

( CANON JAPAN 日本佳能公司 =\= Made in JAPAN 在日本製造 )


當年的日本人作事很實在,真的在日本作的它是會打 Made IN JAPAN的


鏡頭很容易發霉,當年的CANON在台灣的鏡頭鍍膜很遜

不過因為平價,

好好保存阻絕溼氣可以撐的久一點

上拍賣買了幾台,

好像南部的賣家機況比較好,可能10幾年的保存南部下雨天比北部少吧


不過,話雖如此,犀利的定焦鏡頭,完整的機身結構

高質素的照片仍然能彌補鍍膜的不足

總之,好機一台拉~

當年要買一台像這樣的相機的人家,

經濟應該算不錯,有錢買相機也有錢出去玩拍照

所以原PO的女友應該家境不錯~~~~~

娶到少奮鬥20年
cyslove wrote:
小弟女友的媽媽以前待...(恕刪)
別這麼說,家境好不好倒是其次
重點是這台相機對女友相當重要
當初她爸爸就是為了她才花下這麼多錢
但是重點在於紀念價值而非實質價位
雖然後來也很少用,所以出現保存不佳的問題
電池蓋也似乎快要不行了
不過這幾天上Y拍卻找不到有人想賣這台
很想找台零件機看能不能自己更換電池蓋

另外,請問julien
這台有辦法透過調整ISO來達成逆光補償嗎??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