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ican 1510 Carry-on
這咖是小弟連續第三年回台灣時被買走的第三個包包
第一個是國家地理頻道的小側包NG 2343、第二咖是羅普的Fastpack 250、第三咖就是這個Pelican了
話說劣弟愛拖著登機箱旅行,
一來,下飛機不用等行李。記得有一次拎著登機箱搭機返台三四天。下飛機過海關,看頭等艙的行李都還沒上行李轉盤。我就拖著我的行李出關了
二來,現在美國很多航空公司沒有附免費託運行李。小弟愛用的"噴射藍"目前還有。但是只要一轉其他鳥航空公司,那我就省下一好幾杯星巴克了。話說現在歐洲還有飛機上上廁所要付費的不知道是哪間
三來。怕超重。一件大行李,一個登機箱,再一個背包。雖然很多班機還有送上託運兩件免費大行李,但是可以一個人帶著所有東西跑,這大概是我的上限了,再多一件大行李會搞的自己很不便。所以常把超重的行李放在登機箱 自己拉上飛機省了超重費
三點一。有時候登機箱太重。櫃檯硬不放行。重量給的少又最愛秤的大概就是EVA了吧。或是搭到小飛機頭上置物箱放不進去或是根本沒有。總之,登機箱總有要託運的時候。
於是乎、我現在要一個摔不爛的新箱子。腦海中浮出兩三個牌子但是只有一個記的起來-Pelican. 印象中看過最多Pelican 同時出現大概是CNN出外景、而記憶中摸過最多Pelican的盒子就是在B&H了。而且手邊還有一個未婚妻送的小款Pelican, 目前拿來裝硬碟。
找到不知道多久以前的B&H credit 收據。然後欺騙自己的良心說
“我不是要花錢、我不是要花錢、我只是要把之前的credit花掉“ 就這樣又進去了B&H (其實…上週才去過)
訂製款不說, Pelican 1510大致來說有三種顏色 軍綠色 沙漠灰 跟黑色。前兩個顏色我都很愛、但是看來看去對我來說可能還是黑色最好搭。所以就選了黑色款。
置於內裝、分四種:一-沒有內裝、二-自己抽取出型的海棉、三-格層、還有新出的專門給拿來當行李箱使用格層。
二的話我是不會選、那種抽取出來形狀就差不多訂生死了。
以後鏡頭只能愈換愈大。四很好但是太貴了。所以選擇三有格層的。
其中二三四空間不夠時也可以整組拿起來當成沒有內裝的方法使用。
所以就拎著這箱回來啦
每次開箱一定會來檢查的Tiger
防水泄壓筏? (應該這麼稱呼嗎) 可以讓你在壓力不同的機艙內, 或這說 讓你從高山下到平原以後還是很容易打開箱子的機關
有一點大的鑰匙洞、一般鎖拉鍊頭的勾不起來
開箱到這、幻想著應該會冒出少許白白地煙。然後裡面跑著一串數字、哪天心情不好、按下按鈕就可以把哪個山頭給炸了
空間不夠大時、亦可以把整組格層拿起來
更多開箱照 這裡
試裝
先放小白
接著放小白
再放小白
恩、可以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