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賣出 Canon PowerShot G3 之後,David老師就開始在網路上蒐集可替代的 DC 訊息。目標主要是鎖定在可高變焦(望遠端)、輕便性、VGA (640x480 30fps)錄影、錄影時可變焦、光學防手震、省電並可使用AA電池的機種。在尋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中,看過了不下數十個國內外的網站評論與實拍實錄範例,終於下定決心購入這款C/P值極高,目前水貨市價約一萬初頭的 Canon PowerShot S3 IS。
Canon PowerShot S3 IS 雖不如 G3 那樣可拍攝 RAW 檔,也沒有熱靴可加裝 Canon 420EX 外閃,更別說大光圈 2.0(W)-3.0(T) 的加持,但 S3 卻有著最遠 432 mm (Telephoto)的相對焦長、尚可堪用的最大光圈 2.7(W)-3.5(T)、對焦快速且寧靜的 USM (Ultra Sonic Motor)技術, 以及搭載了 Canon 最令人讚賞,可讓安全快門降三級的 IS (Image Stabilizer) 防手震技術,都讓日後手持拍攝遠端畫面的成功機率大為提升。此外 S3 錄影中可變焦的 VGA 畫質,不但比其它類似機種(如 Sony DSC-H5、Panasonic DMC-FZ50)更加細膩,而且還多了立體聲收音的功能,實在深深地吸引了 David老師的目光。
S3 的鏡頭實體焦長為 6mm-72mm (相當於 35mm相機的 36mm-432mm),因此它沒有廣角的視野。除此之外,S3 雖有提供 ISO 至 800 的選項,但個人認為 ISO 200 就是此機的極限。因此日後在室內低光源下的靜態攝影活動,可能還是要請出 300D 及 大光圈的 Sigma 30mm f/1.4 才行。
在家用 S3 試拍幾張照片的結果,發現此機真的相當輕巧,很適合需要輕便攜帶時使用。S3 的開機及對焦速度也十分流暢,並不會讓人有覺得不耐的感覺。另外 S3 還提供了 16:9 的 Wildscreen (寬螢幕)拍攝功能,增加了些許不同的拍照樂趣。唯一的遺憾就是,ISO 100 之後的畫質純淨度似乎比我那台老 300D 的 ISO 400 還差,以及半按快門的觸感沒有 300D 那麼的明顯。
S3 同樣也俱備了多數 DC 都有的超微距功能,但與一般 DSLR 不同的是,超微距竟是在廣角端才能實現,因此實不實用就不知道了。不過這點對我影響不大,因為我的 300D+Sigma 17-70mm DC Macro 1:2.3 的微距功能就很夠用了,因此個人對此的要求並不高。
上面這張是用最望遠端所拍攝的,當時安全快門應該在 72mm x 6 = 432,即 1/432 秒左右,然而在 IS 防手震的加持下,我竟能在 1/60 秒拍下清楚的畫面,相當於快門降三級左右,IS 真的是太神奇了。想想以往在 Canon 原廠的鏡頭上,只要加上 IS 功能的,售價通常都要再加個一萬塊左右,因此能在 S3 這台一萬初頭的小 DC 身上,輕鬆獲得內建的 IS 功能,那還有什麼好挑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