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兩周前收到Amigo兄寄來的自製白平衡濾鏡,心裡就興起一股和手中貴死人不嘗命的Expodisc白平衡濾鏡來個土洋大對決。無奈俗纏身,一直到這幾天才有空,好不容易才完成作業,也不辜負Amigo兄一片苦心。

在測試前我心裡想著「這個成本不到二百元的東西,效果和一個四千元的會一樣嗎」,說實在的,心裡的確有不小的懷疑。測試完畢之後,卻自己被嚇了一跳,說真的,兩者效果雖然不至於百分之百相同,但相當接近。

在正式看文之前先聲明,以下的測試都是個人利用手邊現在器材所做的,為了找到穩定的連續光源(我家只有日光燈和省電燈泡),還特別跑到我家附近一家複合式寵物醫院拍照。以下就測試器材及環境作簡單說明。

測試器材:Canon 350D、70-200F2.8L(室外)、50F1.8(室內)、Amiog白平衡濾鏡一片、Expodisc白平衡濾鏡一片,拍攝對象白色面紙一包。當初為了要找純白色的東西也是煞費苦心,因為不想拍出來的東西引起不同看法,好不容易找到至少我的眼睛看起來是白色的東西,我想和大家的認知也不會差距太大。

所以圖片都拍攝RAW檔,再以DPP轉成JPG檔,為了維持測試客觀性,只有縮圖沒有後製、銳化。

首先來看看兩者的外觀,如果你是「外貌協會」會員,請跳過,因為兩者外觀實在差太多了。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接下來看室外測試,當天是陰天,首先是用Amigo濾鏡自訂白平衡所得到的標準灰。
及RGB圖。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再來是室外拍攝天空的顏色。可以注意看和底下用Expodisc拍出來的有何不同。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接下來是用米國進口的Expodisc自訂白平衡所拍出來的標準灰及RGB圖。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然後是對準天空拍攝的照片。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室外測試心得,先就兩者拍出來的標準灰比較,Amigo的濾鏡拍出來的顏色較淺,經和國家地理雜誌攝影書所附的標準灰卡比對,Expodisc拍出來的標準灰比較準。兩者的RGB圖也不同,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Expodisc的RGB圖全部集中在中間調的部分,而且三原色的比例幾乎相同。而Amigo濾鏡的RGB較偏向亮部,而且藍色較多,這從實際拍攝照片中可以看出來,Amigo濾鏡拍出來的顏色較冷,Expodisc的顏色和現場肉眼所見較接近。

接下來重頭戲來了,測試在室內複雜光源下還原白色的能力。測試現場有三種不同光源,分別是黃色、白色省電燈泡及一般黃色燈泡,拍攝物體放在一般黃色燈泡的下方,所以黃色燈泡對顏色的影響最大。

先用機身內建的白平衡來看看差別有多大 。除了燈泡白平衡稍微接近白色以外,其他的白平衡拍出來面紙都明顯偏黃或紅。

第一張是自動白平衡。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日光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陰影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陰天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燈泡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日光燈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閃光燈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接下來,先用Amigo濾鏡進行自訂白平衡,拍出一張標準灰,同樣的也附上RGB圖。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然後拍攝面紙,終於看到白色了,但感覺有點奇怪,看下去就知道了。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再來拿出Expodisc一樣做自訂白平衡,得到一張標準灰,並附上RGB圖。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再來拍攝面紙,得到白色。

土洋白平衡濾鏡大對決

室內測試總結,從兩者的標準灰及RGB圖可以明顯看出,Amigo濾鏡因為在室內黃色光為主的光源下,所拍出來的並不是標準灰,而是偏黃橘色的色調,RGB圖也從暗部到亮部都有,用這個當基準去調整出來的白平衡,竟然還能拍出非常接近白色的結果,實在令人驚奇,雖然有點偏藍色調,但已經叫人感到非常意外。

而Expodisc不論在室內外,所拍出來的都是標準灰,RGB圖也幾乎一模一樣,果然是知名大廠研發出來的產品,禁得起考驗。而拍攝出來的結果也和原始物品幾乎一樣的顏色。

由於小弟個人不是很了解RGB圖型所代表的意義,所以只能約略解釋,但我直覺認為這兩個白平衡濾鏡所造成的色差,應該和RGB有直接關係。

如果你預算不多,又不常在室內複雜光源拍攝,或是對顏色的準確度沒有太高的要求,那用一片Amigo濾鏡應該就足以應付大部份場合。反之,Expodisc是你最佳的選擇。

寫這篇文章並無意評價何者較優,畢竟兩者的立足點非常不平等,一個是有專業大廠無數專家、儀器研發測試的產品,另一個則是DIY級的產品,但兩者在某些情形下,的確可以達到接近相同的效果,我想這才是測試的重點。

至於個人對顏色的形容,完全以我個人主觀及我的LCD所見為準,每個人看到的也許有些許差異,請不要口水戰。
推這篇!
這才是實驗精神啊~

不過我用底片的,所以...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個人也覺得單用 expoamigo 的話似乎不夠 OK!
加上藍線的話好像會比較精準一點,能不能考慮劃上藍線後再試試看?

不過一個台廠三四百元的東西,可以和國外三四千的東西拼,
再加上手持的方便性來看,expoamigo 已經很令人感動了......
cedarsu wrote:
不過一個台廠三四百元的東西,可以和國外三四千的東西拼...(恕刪)

這個米國的單價可能會超乎你的想像,
不是 1:10 喔, 實際上是 1:200 的差異喔!
所以說實在一點, 台灣人真的不得了.
http://album.blog.webs-tv.net/kevinbull
我用Nikon Club所提供的光泉牛奶罐底做白平衡,一樣嚇嚇叫。

Nikon Club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我覺得台灣的入光不夠均勻
如果改善入光應該結果會更好
THY wrote:
我覺得台灣的入光不夠...(恕刪)

我的看法和你相同,台灣製品入光的確有不夠均勻的問題,如果對準比較強的光源,很容易就看出兩者的差別了。
我分享一下我自製白平衡工具的測試結果
首先是介紹我用來作為白平衡設定的道具
茶行的罐子,為何選這種罐子, 因為光泉牛奶罐的顏色比較偏白, 這種茶行的罐子顏色比較暗一點,兩者比較之下, 這種罐子做出來的白平衡效果比較好.
(還有兩個次要原因 1.我不常去買光泉牛奶, 2.但是我常常去茶行買我愛喝的紅茶, 所以一直都有新貨補充,不怕搞丟或弄壞,想做幾個就做幾個,平均一個只花10秒鐘就可以完成 )


相機: Panasonic FZ-3, 協助工具:純喫茶綠茶一罐, 玻璃杯一個, 陶瓷馬克杯一個
光源: 室內日光燈, 背景: 家樂福巧拼地毯三片(其實是怕被看到混亂的房間才設背景)
1. 自動白平衡


2.手動白平衡

(上面的文字標籤誤打成牛奶瓶,不過原圖檔已經被我殺了,只留下網路相簿的圖檔,所以沒有更新)
小弟不知道該怎麼貼出RGB分布圖, 所以只好麻煩各位把原圖檔另存去比較一下RGB分佈.
台灣自製是PS板的珠花板,其實還有另一塊可以選擇,也是PS板不過是鑽石板(珠花板單體是半圓;鑽石板是9面立方體),小弟有定尺寸10mmx10mm各三片,到時會拿珠花板及鑽石板各一片給拜亞,有興趣拿鑽石板做測試的可以跟我或拜亞借,Expodisc太貴啦買不起所以沒辦法測

其實這東西很便宜,只是在不擋人財路為前題不便公佈價錢。

光泉牛奶罐的那種透光度其實也有比較正式的材料可用,全霧壓克力板跟半霧壓克力板(映像中好像還有PVC材質...忘了..),有分厚度,當然透光濾也會有些不同,A4大小也沒多少錢,好處是比牛奶罐好看點,尺寸可以自己決定還有就是上藍線比較方便。
難道我學過如來神掌也要跟你說 凸=.=
lynx6145 wrote:
台灣自製是PS板的珠...(恕刪)


可以請教一下藍線要怎麼畫嗎?
是不是直接拿藍筆畫上去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